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孙老师说     
小强是个10岁的孩子,他的父母和许多父母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愿望。他们严格管教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懂事、听话,长大了有出息。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愿意听听专家的看法。 小强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否则,老师不喜欢,妈妈也要骂。小强尽管有时也淘气,但总得来说,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小强的妈妈:小强是个好孩子,但胆子大小,自信心不强,性格也比较懦弱。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注意引导他变得大胆勇敢一些。  相似文献   

2.
刚过完两周岁生日的乐乐,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是个乖宝宝,现在变得犟头犟脑,经常和妈妈“对着干”。无论妈妈让他干什么,他都大声地说“不!”妈妈不让他干的事,他却偏偏要干。妈妈拿他没办法,只能抱怨:“这孩子太任性!”  相似文献   

3.
感恩     
我相信,你的同学斯塔尔迪从不抱怨他的老师。你用不满的语气说:"老师情绪不高,不耐烦。"你想一想,你多少次发脾气,对谁?是对你的父母,对你父母发脾气是犯罪。  相似文献   

4.
孩子太黏人     
正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5.
孩子太黏人     
面对孩子的黏人现象,要理解他的心理需求,让他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然后再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发展独立性。小末1岁多了,突然变得很黏人:只要妈妈在家,就会一直跟着妈妈,就连妈妈上洗手间,也要跟着进去,如果妈妈关上门,他就会在外面使劲敲。这让妈妈有些不解,又有点生气,怎么孩子长大了,反而变得"没出息"了呢?!  相似文献   

6.
感恩     
我相信,你的同学斯塔尔迪从不抱怨他的老师. 你用不满的语气说:"老师情绪不高,不酎烦."你想一想,你多少次发脾气,对谁?是对你的父母,对你父母发脾气是犯罪.你的老师偶尔发脾气是有缘故的!  相似文献   

7.
小华到了冬天.脾气就变得特别坏.对自己认准的事情绝不回头。稍不如意.他就发脾气.动辄与父母、老师、同学顶嘴甚至吵架.平时也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早晨懒得起床.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妈妈对此十分头疼,总是提防着他的坏脾气爆发。妈妈常常对朋友说:“小华平常很乖,他学习好、脾气好.人也勤快。可一到冬天.脾气就不行了.怎么说、怎么劝都不行。真让人头疼!”  相似文献   

8.
浅浅 《家长》2014,(Z1):73-75
正三个人的生活里,赞美少了,抱怨多了,一个不开心的妈妈怎么会有快乐的儿子呢?对话:儿子感到生命的无聊昨晚,新的班主任老师来家访。我向老师说了儿子的方方面面,有好的也有需要改进的,这些内容已被重复很多次了,但我似乎一直都没有找到更好的能起作用的方式。送走老师以后,我走进儿子的房间,想看看他开着空调盖好被没有,没想到他没睡着,一直在听我和老师的谈话。他要求我陪睡一会儿。儿子似乎漫不经心地说需要老师家访的是问题孩子。是他把自己归为问题孩子,还是他以为老  相似文献   

9.
雨涵 《母婴世界》2011,(4):90-91
孩子上小学或中学后.很多父母都会抱怨自家孩子变得胆小内向、不自信、自私、依赖性强、做事消极等等.有些家长将此归为老师教育失败的结果,有些家长则认为是别的小朋友带坏了自家孩子。极少父母能从自己身上着手查看原因。其实。孩子的许多性格缺陷往往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教育文汇》2004,(2):29-29
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物质充裕了,生活好了,为什么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幸福,体验到快乐?可不是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听到一些孩子抱怨父母太唠叨,老师太严厉,同学太无理,甚至抱怨天气太恶劣……难道生活给他的就是这些抱怨吗?生活中,那些充满美好情感的东西呢?父母的养  相似文献   

11.
沈言 《中学科技》2008,(6):19-19
有一个男生叫刘星,他是很多老师认为没办法治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上课做小动作。有一天上数学课他迟到了。老师问起原因他不肯说,老师只好打电话问了他的家长。经过了解,原来那天他的妈妈生病了,他爸爸又不在家,他是为了照顾妈妈而耽误了上课的时间。下午老师去教室布置作业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要求同学们向他学习孝顺父母的好品质。  相似文献   

12.
怕黑的女孩     
最近,文文的父母发现她变得面容憔悴而且举止反常,以往在学校里会学习得很晚才会回家,而现在变得一放学就第一个冲出校门,急匆匆地跑回家。吃完晚饭,也总是赖在父母身边,不肯进房学习。父母以为文文学坏,不用功学习,狠狠地将文文教训了一顿。而文文出于压力会慢慢移进书房,但不一会儿就会吓得惊叫着跑出来,一脸惊恐的表情,额头上也渗满了冷汗。家长和老师也觉察到文文最近变得和以前大不一样,曾经多次询问,她也是闭口不言。老师建议家长带文文看看心理医生,其父母听从了老师的意见。原来文文的父母均为一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都专注于事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 ,许多完整的家庭解体 ,许多幼儿要面对父母的选择 ,要失去一方的关爱。我园中班有一名幼儿叫席×× ,其父母离婚后 ,他判给父亲 ,他的父亲不准他跟母亲来往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被母亲悄悄地接走 ,第二个星期一下午到幼儿园接幼儿时 ,父母都没有来接 ,本班老师打电话通知他父亲 ,他的父亲来接孩子时 ,得知孩子感冒了 ,非常生气 ,对老师 :“我不接他 ,你们老师叫他妈妈来接。”甩手就准备离开 ,席××看见父亲来接时 ,边哭边喊 :“不跟他走 ,我要妈妈。”最后 ,在老师的劝说下 ,这名幼儿哭着被他父亲抱走了。看到这一幕 ,…  相似文献   

14.
洪芳 《家庭教育》2021,(2):20-21
初二的明明喜欢上了一个刚转学过来的女生,不小心被老师知道了,随之妈妈也知道了。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明明,回家没收明明的手机,并规定了明明放学后到家的时间。妈妈的做法让明明非常反感,变得更不愿意和父母说话,同时和女生走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15.
君君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每次只要同学做了他不喜欢的事,他就会大叫:"我要告诉老师!"告状似乎是他碰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老师每天都要听他"申诉"多次,若没有马上处理,君君就说老师不公平,要告诉妈妈。小朋友讨厌君君,渐渐对他"敬而远之",老师也觉得君君比较麻烦。妈妈表示,带君君出去玩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令她很尴尬。  相似文献   

16.
国外阅读学研究中有一种有趣的"杰克现象":一个叫杰克的学生常常抱怨课文没有味道,不精彩。老师们都以为他缺乏阅读兴趣,但其父母却反映他在家时非常喜欢阅读,  相似文献   

17.
正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即专制型父母、放任型父母和民主型父母。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表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和人格的成长意义重大。一、专制型父母幼儿姓名:牛牛性别:男班级:中班晚饭过后,牛牛兴致勃勃地准备帮妈妈收拾碗筷,妈妈急忙阻止了他:"还是妈妈来吧,你把碗打碎了,不是给妈妈帮倒忙吗?"牛牛有些失望,心想: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可以自己洗袜子。因为够不到水龙头,小家伙搬来了小椅子,准备站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皇帝作家"凌解放(二月河)幼时,学业很不好,不受老师喜欢,常被骂"饭桶",但他的父母不在乎,时常鼓励和欣赏他。父母在菜园子里浇菜,十来岁的凌解放提水,他一手提一满桶,健步如飞,妈妈高兴地说:"看咱解放娃多壮实,多有劲,震得地皮乱颤,真是个好儿子。"类似这样的赞美让凌解放建立起了坚实的自尊心。凌解放是我的叔叔,因常在他身边,听他多次在讲演中提此事例,深深地让我认识到:  相似文献   

19.
管理无小事     
几年前我在一所农村中学当校长,利用双休日走访老师家庭,慰问老师的父母。一位受访老师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教师的爹妈,除非去世,学校才可能派人去看看……到我家至少要坐两个小时的车,路也不好走,可校长说,就是再远,我们也要去看一看,因为我的双亲都不在了。他的坚持,分明是把我们的父母都当成他的双亲了,那学校的每一位老师,不就都是他的兄弟姐妹?我妈妈用自做的腌、酱菜招待了他们,他们还连声称赞说‘这就是妈妈的味道’。之后,又帮忙收碗,抹桌子。我妈妈特别高兴,说这哪里是领导走访老师,分明就是一大家子团聚!他们冒雨而来,还有妈妈背后的坚守,都为我今后的工作增添了无穷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章月娥 《家长》2014,(12):30-31
正重视关注"心理断乳期"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所趋,也将有利于直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小慧现在变得让父母越来越难理解。她今年13岁,上初二。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她,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父母的话,也不会对父母的安排有意见,因为她从小就接受了妈妈的说法,知道父母给她安排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