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74-77
汉代私人讲学之风兴盛,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汉代私学比官学更好地完成了文化教育的传承任务,对汉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私学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水平,推动了儒家经学的发展,影响了学风和士风、净化了社会风气,并为挽救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做出了贡献,同时汉代私学还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两汉是经学的昌明时代,经过官方的提倡和士人的响应,经学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社会文化和士人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并深刻影响了士人的思想及文学创作,且这种影响随着经学的发展演进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分别是汉代初、中、末期的重要辞赋家,他们的辞赋创作分别体现了各自特定时代的经学影响下的不同特征,即在“风格”、“一统意识”、“体物特征”、“谶纬内容”、“讽喻成分”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两汉是中国封建教育和学术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阶段。教育上,不仅官方学校正式确立和发展起来,民间私学也承前启后,迅速恢复进而兴盛。学术上,随着“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以研究、诠释儒家经典为内容的经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汉初法制未备,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义以折衷是非”①,天下人纷纷学经,经学遂于散布在民间的私学中传播开来。私学,是指由私人或私家团体兴办,且不靠官府费用维持其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早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墨两家;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秦代虽禁而未绝,但发展受挫;到了汉代,又逐渐恢复和发展,达…  相似文献   

4.
汉代官方经学教育恪守师法家法的传授体系,师法家法主要指由官方确立为正统地位的五经博士的学说。师法的称呼起于西汉中后期;家法的称呼起于东汉中后期,或与两汉经学发展的不同状况,经学家族的兴起及范晔受所处时代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论述了“独尊儒术”后的汉代教育,指出在汉王朝以经治国政策的指导下,经学已作为官方文化,成为汉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也因此得到了很大发展。它既为巩固汉王朝的统治有效地发挥了教育功能,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代女性虽然尚没有系统规范的学校教育,但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汉代女性受教育内容丰富、受教阶层较普遍、学习途径多样。女性受到良好教育主要根源于:官方对女性基本素质的提倡、汉代官私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对才学卓著女性的赞赏。汉代女性教育与主流文化联系紧密,且深受主流文化影响;过分依赖家庭教育,难以突破家庭教育的局限;与汉代男性教育相比,则处于明显被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以后,解释、阐明和研究儒家经典的经学正式形成,儒学从此以经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继续流传和发展。因此,两汉虽有儒学、经学两种不同的说法,与政权合作的只是经学而已。政治权利支持和社会心理认同使得经学逐渐成为汉代国家意识形态,并对汉代政治、文化、教育、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古代诗学的过渡期,由于汉代经学的权威地位,使汉代诗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经学的影响,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汉代经学促进了诗学的发展;二是经学的今、古文之别导致了汉代诗学的不同特色和价值:三是汉代诗学受经学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两汉经学的盛行、通经入仕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平民百姓努力求学的热情;私学教育的发展、书籍的丰富与书肆的兴盛,为平民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蒙学教材的平民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用字需求。这些都促使了汉代平民受教育人数的日益增多,识文断字的人的比率增加,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自从汉武帝表彰六经以来,汉初一度复活的诸子之学逐步地淡出了汉代的政治生活,最终形成儒学独尊的局面。从此以后,解读六经,传扬孔学,服务现实,成为传统知识分子的终生要务,遂出现了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当代学者对此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予以研究,试图突破传统经学的方法和视野的局限,从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的角度考察汉代经学对汉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的成果也有其不足,仅从某一个层面论述儒学的历史作用而没有进行宏观的全面的揭示,其所论依然是局限于经学本身的演变和对政治某一个方面的影响。晋文教授《…  相似文献   

11.
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散文的代表作.由于身处汉代经学盛行时期,王符散文创作受到了经学经典和经学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文章结构上,体现出“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文章构句上,表现出对儒家经典句式的仿写和句法技巧的借鉴;文章论述方式和文体上,表现出受经师解经言说方式和经学论辩活动影响的痕迹.王符散文与汉代经学关系密切,是汉代经学与文学互动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2.
韩婴是汉初活跃于燕赵的著名儒学思想家和经学教育家。他潜心研究、传播儒家思想,在燕赵一带传授《诗经》,影响很大。“韩诗”被列为汉代官学的教学科目之一,也是许多私学大师学习、教授的科目之一。他对教育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学习的意义和过程、家庭教育等问题的论述,有不少合理之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学作为汉代最权威的学术,对汉代文论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经学家构成了汉代文论家的主要阵容,他们的文论思想也构成了汉代文论的主体;文论家的思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经学影响;经学家的经学阐释推动了汉代文论的发展。其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宗经意识的加强限制了汉代文论家的思想观点;"依经立义"的思维模式束缚了汉代文论的发展;经学的强势影响导致了文论研究范围的狭窄。研究经学与汉代文论的关系,是研究经学与后世文论关系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雄居汉代统治思想宝座二百余年的官方正宗学术的经学开始走向衰亡,经学的衰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经学衰微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但是从某一历史局部来看,这时候经学却出现一统的盛世,即历史上所谓的“郑玄时代”,这主要是因为以郑玄、王肃为代表的一批人对儒学改造与创新所作的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经学思维方式是围绕圣人之言和儒家经典发展而生成出来的一种模式化的思维习惯,这使得两汉经学思维显现出狭隘、封闭的特点。经学的狭隘性思维导致了汉赋文体摹拟成风,因循守旧的特点。汉代经学一方面是与政治结缘,受其约束,虽成为官方学术但没有自由言语的权力,经学的生机开始被扼杀;另一方面重承袭,好"引经据典",  相似文献   

16.
先秦典籍在汉代流传 ,经过了汉人不同程度的整理 ,甚至改造。传世的“群经诸子”,主要是汉人的文本。汉王朝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有利于儒学占主导地位 ,从而形成中国学术史上的“经学时代”。“经学时代”之形成 ,除了社会政治的“外因”,也有学术本身及发展的“内因”,那就是 :各学派的“同源异流”、“其务为治”,以及彼此间的“相生相灭”、“相反相成”,发展为各学派均“兼综”他家的自我调适。从而形成新的学术“整合”。汉代新的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源头  相似文献   

17.
儒家学说由先秦诸子学之一的原始儒学转变为汉代经学 ,其中有着内在的思想发展规律。考察先秦儒家道论 ,可以看出 ,孔孟之道重在日常的人伦践履 ,荀子论道更强调其作为认识论上的真理 ,《易传》则通过道、意、言的关系 ,把道与儒家经书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了经书的真理性。汉代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道论 ,提出了“深察名号”的认识论和“微言大义”的经学解释学 ,为汉代经学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儒家经学成为统治思想和正统学术,并对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也不例外。本文仅就汉代经学与学校教育的结缘问题,作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张岂之教授曾以东汉儒家的发展为例,提出:“东汉时期儒学以两个途径吸取了早期儒学即‘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一个是融合百家之学的精神,另一条途径就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汉代起,经学便成为儒学基本思想学术内容的主要构件。此后,经学就如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一样,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学术形态,跻身于学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汉代经学的著述可谓是汗牛充栋,王继训教授的《汉代诸子与经学》独辟蹊径,以汉代经学发展为主线,  相似文献   

20.
东汉是“经学极盛时代” ,但是后期的社会动乱使之急剧地由盛转衰。其后 ,六朝经学经历了由复苏到拓展的艰难历程。三国是儒学复苏的初始阶段。孙吴地区的经学是东汉经学的绪余 ,古文经学因统治者提倡而相对活跃。西晋经学呈北盛南衰之势。由于道家文化的兴盛 ,儒学影响力减退 ,经学研究进展不大。东晋崇儒抑玄之风渐兴 ,会稽、豫章等地学者治经实绩稍著。刘宋与南齐时期“家寻孔教 ,人诵儒书” ,崇尚儒学的社会风尚普遍形成。梁朝及陈朝 ,经学进入兴盛时期。学者多“博通经传” ,义疏都立言浩繁。其学风与实绩对隋、唐经学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