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绘画活动1.1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展开"大班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教育的指导要点"讨论之前,先要知道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得到较快的发展。自我评价会越来越准确。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于小班与中班的幼儿得到明显的提升,自我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教师在对大班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教育指导时,要注意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1.2大班幼儿绘画活动对幼儿的意义对于大班幼儿的身心的成长来说,绘画  相似文献   

2.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冲突行为集中发生在角色游戏的进行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因角色关系发生的冲突呈递增趋势,因同伴关系发生的冲突呈递减趋势,因同伴与角色关系发生的冲突到大班时明显减少;小班幼儿围绕材料发生的冲突明显多于中大班幼儿,围绕游戏角色和游戏情节发生的冲突则明显少于中大班幼儿;中班幼儿围绕游戏情节发生的冲突明显多于大班幼儿.幼儿解决冲突的方式由以非言语行为为主逐渐转化为以言语行为为主.小班幼儿的冲突行为以被动结束为主,中大班幼儿的冲突行为以主动结束为主.研究者结合幼儿年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3.
6.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一次幼儿园组织幼儿外出,大班幼儿动作快,先列队在幼儿园门口等汽车.过了一会儿小班幼儿过来了,这时一位大班的老师立即提醒自己班的幼儿:我们让一让,让弟弟妹妹先走.应该说,这位大班老师做得很不错,她能利用即时发生的情况,培养大班幼儿关心、谦让弟弟妹妹的良好品德.但是如果我们用"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发展"这一原则来分析一下,不难看出这位老师的言行仍旧表现了"教师要求,幼儿服从"的传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每年秋季开学时,总有不少由管理大班转为接手管理小班的老师感觉"不适应".确实,习惯了大班的井然有序、有条有理,乍一接手小班,还真的一下让人感觉不习惯.但是也有聪明的老师还在大班幼儿临近毕业时,就着手开始与小班老师联系--交流接班心得,开始为可能的秋季接手管理小班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在幼儿园里,从小班到大班,我们会观察到一个有趣而奇怪的现象:幼儿很喜欢上卫生间,如果说小班幼儿是因为自我服务能力弱、行动慢而需要长一点的时间花在卫生间里。那么在为期一年的跟踪大班幼儿如厕观察时发现,大班幼儿在卫生间的时间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不难发现进入大班后,随着幼儿自理能力的增强,教师对大班幼儿如厕观察大幅度减少,此时卫生间便成为一个比较宽松的地方,可能不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可以在其自由交谈、随意活动。因此,卫生间成  相似文献   

6.
我又长大一岁了──小班和大班庆元旦联欢活动肖红辉教育目标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2.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应该争取更大的进步。3.培养大班和小班幼儿之间的感情,让幼儿知道哥哥姐姐要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要向哥哥姐姐学习,...  相似文献   

7.
我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出多种形式的亲子探究性活动,主要有小班的"家庭领养",中班的"科学传递",大班的"发现之旅",为培养思维敏捷、充满好奇、乐于探索的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蚯蚓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2.在观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蚯蚓的形态特征。 3.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画花园的一角,供小班幼儿添画。  相似文献   

9.
王文成 《早期教育》2002,(11):34-35
主题探究活动已被许多幼儿园采用,但大多局限于中大班,小班很少开展.我认为,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芽,对外界新鲜的刺激能产生兴趣,容易进入情境中,因此,在小班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是可行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把握主题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正>升入大班,幼儿充满自豪感。为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担当起幼儿园里哥哥姐姐的角色,培养其责任感及爱心,也为缓解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我园大班年级和小班年级联合开展了“大带小”系列活动,目的在于利用适宜的活动环境和丰富的游戏材料,以混龄游戏的形式,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沟通交往,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袁茵  杨丽珠 《教育科学》2005,21(6):54-56
本研究以幼儿探究活动为载体,分别在小班的观察探究活动、中班的游戏探究活动、大班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活动形式和内容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观察探究、游戏探究、学习探究活动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小班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交往能力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了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的方法(如帮助引导小班幼儿穿衣服等),帮助他们较快地适应了刚入园的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14.
陈国强 《早期教育》2000,(11):31-31
6.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一次幼儿园组织幼儿外出,大班幼儿动作快,先列队在幼儿园门口等汽车。过了一会儿小班幼儿过来了,这时一位大班的老师立即提醒自己班的幼儿:我们让一让,让弟弟妹妹先走。应该说,这位大班老师做得很不错,她能利用即时发生的情况,培养大班幼儿关心、谦让弟弟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 端午时节,芦叶飘香。我发现小班幼儿对中、大班幼儿的芦叶小制作非常感兴趣,甚至跃跃欲试。于是,我根据幼儿已有的手工技能水平,设计了芦叶折龙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期呈献的两篇活动设计,内容均为幼儿学习画鱼,其中一篇是大班幼儿的活动,一篇为小班幼儿活动,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教学,各有其方法和特点,希望给老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可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中发现或推断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幼儿园通常将科学小实验活动安排在中、大班开展,小班幼儿是否适宜开展这类活动呢?通过实践探索和案例分析,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提供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材料,科学小实验活动也能在小班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小班幼儿关注事物表象——材料应有助于凸显科学现象小班幼儿的观察水平较低,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对多…  相似文献   

18.
活动分析 小班幼儿对撕纸、剪纸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小班开展"夏天真热"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本次综合活动,通过玩玩、说说、数数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探索活动的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锻炼幼儿脚步肌肉的力量,难点是引导幼儿学会用脚丫撕纸.  相似文献   

19.
每个幼儿都有好奇心,都有求知欲,教师应尽力为幼儿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师幼互动的墙饰正是一个难得的展示平台,小班的幼儿也不例外.小班幼儿年龄小,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那样动手制作,但是,他们胖乎乎的小手掌、小脚丫也能发挥奇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早期阅读也称前阅读.是指幼儿阶段的阅读活动,即幼儿在成人指导下所进行的以听、看、说儿童读物或各种适合儿童的视听材料为主要形式的阅读.前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入小学后进行书面语言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发现,3~8岁是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激发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尤为重要.小班幼儿正处于这个时期的初期阶段,激发小班幼儿前阅读兴趣,引导小班幼儿掌握前阅读方法,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前阅读习惯、提高前阅读能力,为中大班前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小班语言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