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工艺美术(APPLIED ART)委员会 缩写:ICAA 主席:Lis Granlund博士瑞典斯德哥尔 摩 秘书:Jacgues Perot先生法国波城2、考古与历史(ARCHAEoLOGY&HIST- ORY)委员会 缩写:ICMAH 主席:D.Wolfgang Herbst教授东柏林 秘书:Teodora Tomasevie一Buek博士 瑞士3、建筑学与博物馆技术(AReHITEeTuRE & MUSEUM TECHNIQUES)委员会 缩写:ICAMT 主席:Ar,.yani Herrelnan墨西哥.墨 西哥城 秘书:maria Liisa Lampinen女士芬兰 赫尔辛基4、保管(eoNSERVATION)委员会 主席:Christian Lahanier先生法国巴 黎5、服装(COS…  相似文献   

2.
3月28日,美国圣母大学常务校长卜立群(Thomas G.Burish)博士率代表团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副校长会见了客人,人大新闻学院院长助理雷蔚真副教授及传播系教师王莉丽博士参加了会谈,与来访的美国圣母大学访问团进行了交流。随团来访的还有刘氏基金会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刘伟民先生、圣母大学门多萨商学院副院长罗格·黄(Roger Huang)先生、亚洲事务总监刘战(Jonathan Noble)先生以及驻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马兰女士。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加强档案学博士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拟于2006年6月在北京举办中国第二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坛邀请并欢迎全国档案部门及各高校的档案学博士(含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的相关专业博士以及有关档案学者参加。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档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惠玲博士担任名誉主席,主席和执行主席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国俊教授和张斌博士。论坛以“自由开放的学者对话、广泛深入的问题分析、多元多维的学术话语、理性…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1994,(6)
开拓现代目录学的新天地──全国首届目录学博士生毕业纪实本刊特约记者昌华一方1994年6月底,我国首届目录学三位博士生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批目录学博士,载入中国目录学史册。《中国青年报》7月20日以“我国有了图书情报学博士”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新闻观察”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的文章。文章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 “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刘涛 《现代传播》2005,(1):97-100
2004年岁尾, 中国传媒大学2004 级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博士生展开了一场关于“电视艺术: 存在及其未来”的学术讨论。事情的起因是该专业文艺美学方向博士生刘涛的一篇文章《审美地存在着———中国电视艺术应有之境》, 在中国传媒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仲呈祥先生将此文在课堂上作了郑重推介, 激发了众位博士生们参加讨论与争鸣的热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先生主持了这场讨论。事实证明, 在两位先生的引导下, 本场讨论沿着以学术为本、以真理为本的道路, 保持了正确的方向, 而且走向了深入。对此, 仲呈祥教授的评价是:“《审美地存在着》一文从哲学层面观察电视艺术创作现状, 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间‘深刻的片面’与‘片面的深刻’都值得关注, 而博士们的积极讨论正体现着一种激活思维, 启迪智慧, 探讨真理, 和而不同, 力图走向全面、辩证的努力。”曾庆瑞教授的评价是: “当前电视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深深忧虑的现象, 有许许多多病态的文艺思想和劣质的文化产品充斥荧屏, 这样一群肩负着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博士生们来积极探讨‘电视艺术: 存在及其未来’的沉重话题, 是尤其令人欣慰的。”  相似文献   

7.
5月21日上午,在古色古香的北京大学燕园三院,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主持了《中国旧书业百年》(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品评会。朱天俊、白化文教授,《中国图书评论》杂志执行主编陶铠先生,该书责任编辑、科学出版社沈红芬女士,本书作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先生,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王永富硕士,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刘洪权博士,以及北大信息管理系博士生范凡、邓咏秋、汪琴、许欢等出席,与会者就该书的学理价值,以及正视中国旧书业的现实困境求索振兴之路等发表了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该篇报道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讨论,先后有30多家报纸、网络媒体转载,包括新浪、网易、新…  相似文献   

10.
图书资讯学在台湾--台湾大学黄慕萱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1月14~19日,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系主任黄慕萱教授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邀请,莅临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几天内,黄教授就以下专题作了专场报告:①何谓资讯科学;②资讯计量学的新进展;③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评价。藉此机会,《图书情报知识》编辑部专门组织了一次“信息管理学博士生VS台湾资讯学教授”的学术访谈。博士生们就当前国内的图书情报(资讯)领域中的研究重点、热点问题,向教授提出问题,寻求台湾同行的见解,了解双方研究思路的异同,开阔视野,寻求新的研究突破口。黄教授就博士生们提的话题及疑问,做了简…  相似文献   

11.
曹巍 《现代出版》2004,(1):22-25
赖德胜:1966年生,江西省安远县人。经济学博士,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收入分配、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7)和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1),先后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00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和北京市“五四”奖章(2003)。  相似文献   

12.
《新闻爱好者》2011,(16):99
李本乾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传播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  相似文献   

13.
《传媒观察》2023,(9):F0002-F0002
钟新,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专家,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院系动态     
全国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在湖北黄冈召开本刊讯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专家、学者在湖北黄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把脉”。到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近1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甘惜分教授、方汉奇教授,我国新闻学第一位博士童兵教授到会并发言。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认为,2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5.
深圳商报主任记者甘险峰先生是20世纪最后一位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他也是2000届复旦惟一的新闻学博士生)。我知道,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即便在离开学校在媒体从事新闻实务之后也没有懈怠。他的勤勉终于有了成果。不久前,险峰博士的专著  相似文献   

16.
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馆长、卢氏暑期研究院(LuceSummerInstitute)院长米勒博士(Dr.RushMiller)的邀请,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博士于2004年8月1-7日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担任“卢氏暑期研究院”教授,讲授“中国图书史”课程和“中国数字图书馆进展”专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俗史(六卷本)钟敬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近读钟敬文先生主编的《中国民俗史》总序,颇受教益。这篇"总序"本是钟先生对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讲话,经董晓萍教授整理,冠于《中国民俗史》书首,题为"总序"。"总序"纵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态势,并时时提到一些国外的民俗学研究的论著并加以评论。总序针对博士生的培养路径,较广泛地讨论了读书与治学方法的问题,而在博士生如何选择、确定学位论文论题方面,多所措意。读完总序之后,我的感受和认识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8.
一则博士生用跳楼换取毕业证的新闻在网络上激起了不小的波浪,笔者搜索到一些新闻报道和评论,其标题如下:《博士生的“跳楼秀”再揭导师老板化内幕》、《“博士跳楼秀”能否换来学术的回归?》、《博士跳楼秀大学丢了魂》、《跳楼要的不是毕业证,是博导的良心!》、《“博士跳楼讨证书”暴露大学师德的沦丧》、《“跳楼讨证”是中国大学的悲哀》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徐铸成先生撰述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对报人张季鸾先生的功过是非,重新做了比较公允的评价,是值得赞誉的。但其中关于张季鸾先生早期活动片断等史实,多有舛错,列举如下:1、张季鸾先生赴日留学的时间徐铸成先生写道:“我看过美国人编写的《中国近代名  相似文献   

20.
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90.7.8)荣誉奖·一等奖新华社穆青冯健周原民部元平虹儿德承国正海李李陆周藏阮 范 邱坤生亭元 林正曾乔叶裕报报报日军日 通讯社、报纸类: 言论稳定压倒一切(90.6.4) 舍孔雀而取凤尾(90.10.19) 消息百家“三资”血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90.9.1钓 宫峰学成博士乐当“炉前工”(9 0.n.7) 宝钢“小人物”推动了国家金融政策调整(90.12.钓 (空一缺), 通讯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90.1.6) 京郊四胞胎应征记(90.22.23) 老台胞寻女奇遇记(90.3.10) 版面(空缺, 新闻摄影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9 0.9.23) 广播类: 消息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