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能决定其采取何种实现形式,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种实现形式也反映不同的所有制性质,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进行社会主义企业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股份制的性质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所有制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经济范畴。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组建的,视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利用股份制搞活、搞好公有制经济,而决不是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行私有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一论断是党的十五大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一论断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巩固、发展公有制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公有制的性质和其实现形式,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所有的经济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  相似文献   

4.
从所有制运动规律看 ,生产资料所有制可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两种类型及其单一私有制、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四种结构。所有制的内在矛盾主要是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中所有制构成表现为上述四种结构 ,其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矛盾的结构形式成为现代社会所有制运行中的主要活力形式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不同的是 ,资本主义推崇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推崇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从而标明了它们的不同社会性质。我国属后一种结构形式 ,对我国当前的这种所有制结构的理解 ,应坚持矛盾论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落脚点在于深化所有制改革,所有制是可以也必须改革的,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并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也应当多样化。所有制的改革必引起收益分配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公有制的含义所有制是指从社会宏观层面上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混合所有制是我国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落脚点在于深化所有制改革。所有制是可以也必须改革的。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并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也应当多样化。所有制的改革势必引起收益分配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从所有制运动规律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可分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两种类型及其单一私有制、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四种结构。所有制的内在矛盾主要是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中所有制构成表现为上述四种结构,其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矛盾的结构形式成为现代社会所有制运行中的主要活力形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不同的是,资本主义推崇的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推崇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从而标明了它们的不同社会性质。我国属后一种结构形式,对我国当前的这种所有制结构的理解,应坚持矛盾论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纯净性被打破了的旧的公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新的公有制的形式是怎样的?既然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什么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中没有公有制的规定?包含有“一国两制”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将来怎样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三个问题成为新长征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难以跨越的雪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决定,使我们跨越了这座雪山。这一决定不仅蕴涵了马充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深邃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是指所有者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同其他人,尤其是同劳动者发生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出现的,它是对私有制的否定.不是任何国家所有制都是公有制,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所有制才是公有制;股份制是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说股份制就是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指的是两条:一是量上占优势,二是质上有控制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生产力的社会化性质,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只有公有制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突破了“一大二公”的传统所有制结构;所有制形式只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手段,没有高级、低级之分,评价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的标准,只有“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处于过渡状态的“混合经济”,要从质与量统一的观点把握“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不完全等同于公有制经济,要辩证地看待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原始共同体中 ,公有制以“共同占有”和“个人占有”并存的方式存在。一方面 ,“集体人”是占有主体的整体 ,公有必须体现为“共同占有” ;另一方面 ,“集体人”由个人组成并由个人来体现 ,即公有又必须体现为“个人占有” ,“个人占有”是“共同占有”的实现形式。“共同占有” “个人占有” ,这就是公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遗失物归属是遗失物拾得制度的核心内容。关于遗失物归属有不同的立法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采取拾得人不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我国民事立法在遗失物归属制度上,应确立拾得人可以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履行了法定义务;非为不法行为;法定期间届满;失主不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15.
This discussion explores the journal’s special issue from the construct of ownership and how it relates to participatory design. I examine the articles of researchers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offer data-centered perspectives and data-driven suggestions. These works suggest how to best involve different stakeholders and I examine how these initiatives can affect participants’ ownership giving voice to change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办学校的所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权问题是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教育民办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重新确立,有些原有的相关政策与民办教育发展需要产生矛盾,有必要对此加以重新审视和讨论。要通过确立举办者所有权,研究和确定办学者的权利与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在对企业的个人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国企产权改革的思路。作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也是性质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政策工具。因此,国有企业应基本上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企应实行分级所有,分类管理;要让劳动直接拥有资本,并通过市场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交易。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视野中的所有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所有权情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但国内尚无相关论述。该建构包括四个基本内容:心理意义上的所有权,心理所有权的定义,心理所有权的理论基础和心理所有权与法律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心理所有权在未来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社会所有制"或"公众所有制"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以"扬弃私有制"取代<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消灭私有制",并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来否定公有制和消灭私有制的一般原理的科学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由唐至宋,国有土地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尤显于"系官田产"的产权变动,不管是从私有转为国有,还是由国有转为私有,附着在田产之上的"亲邻关系"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呈淡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