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敏 《现代语文》2009,(5):82-83
一、何为“真语言”缺失 “真语言”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意义交往的语言,即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真语言”是促成“教”与“学”真实并存,融会贯通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思维实践。语文课堂中的交流认知过程是语言实践的思维过程,是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碰撞或相融。在“教”与“学”之间不能实现有效交往时,语言就不能实现自身的构建,也就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致使师生之间交流认知出现阻碍。诸如沉闷课堂里的灌输,学习者偏离课堂教学以外的思维,学习者不思考惯性思维的答题等。这在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在师生之间并未产生真实的心灵碰撞,  相似文献   

2.
论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而学生之间的交往又受着师生交往的指导调节。因此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①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交往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教学中的每一步都包含了师生的交往动力学。师生关系既影响学生学…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互动型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在新课程中,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大冬 《江苏教育》2006,(1B):27-2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交往.数学课堂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纵观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存在着真正交往与虚假交往,互动式交往与应答式交往这两对不同的形式。只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互动式的师生交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教育教学中决定其系统生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师生关系的建立应是内在生成而不是外在强加的,即应在师生的真正交往中实现。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存在着交往数量少、质量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课堂缺乏生命力等问题。在交往过程中注重公平、对话和理解,重视交往在建构师生关系中的作用,是建构新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让师生在真正交往中建构一种和谐的师爱生敬关系,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理解现行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流与相互影响,它既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  相似文献   

10.
过程教学思想主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处理好思维结果与思维过程的关系,突出思维过程的教学。一道应用题列出解各式,这是思维结果,列式的依据和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这是思维的过程;一个公式是思维结果,公式如何推导而得是思维过程。思维过程为思维结果服务,思维结果是思维过程的必然产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思维结果,就必须突出思维过程的教学。一、充分呈现师生双边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或某个例题的解法,都应把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完全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活动使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中 ,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因此 ,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没有交往 ,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 ,教育活动便不能产生。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能力的培养过程、智力的发展过程 ,而且还是情感的沟通过程 ,心灵的碰撞过程。由此看来 ,师生交往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具体表现方式。师生交往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同 ,人们对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合作、促进教学相长的交往过程。目前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形式性、不平等性、伪饰性和工具性倾向等。为了提高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交往观,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有效对话,注重提高师生的课堂教学交往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创建多种教学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研究》2016,(2):15-19
大学是探究学术、培养人才的场所。信任是大学师生学术交往的前提和基础,是师生在长期学术交流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学术认同。以课堂教学为例,当前影响大学师生信任关系的重要阻力有二,一是师生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时间严重欠缺,二是师生课堂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双向隔离。为此,必须搭建师生对话平台,增多课堂交流时间,创设开放课堂,加强网络交流。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过程很大程度依赖于课堂对话。而师生和生生之间在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得以尽情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拉近学生之间的思维程度,使所有学生在同一思维平台上进行沟通,从而达到认识上的共享和共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过去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建构课堂教学中真实的师生交往是关键。当前,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存在一些不真实的现象,这已对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分析不真实交往的成因,明确师生之间真实交往的特征,建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往,从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交往,师生教学交往的效果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交往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对师生课堂教学交往的优化进行了讨论,试图以此来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和互动。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同时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充分思考,从而达到师生双方思维的和谐“共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下面就举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和互动。从根本上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同时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充分思考,从而达到师生。双方思维的和谐“共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下面就举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