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对兴冲冲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当记者转而请她谈谈“为何怕记者”时,她却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这篇文章登在3月26日的山东体育报上,很值得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体育记者一读。  相似文献   

2.
前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对兴冲冲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和你们谈,对任何记者我都是这个态度。”当记者转而请她谈谈“为何怕记者”时,她却滔滔不绝地谈了起来。这篇文章登在3月26日的山东体育报上,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张我珍藏多年的照片,作为摄影者的我当时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照片记录了1986年10月3日上午,京昆大师俞振飞、李蔷华夫妇携手下弟子,应邀去卓琳同志家作客时,主客相谈正欢的温馨场面。  相似文献   

4.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07,(7):39-39,49
今年3月3日,我接到丹阳市计经委退休干部袁杏秀的电话,说她家有抗战时陈毅和她爸爸(金坛人袁永祥)在一起的照片。她看到报纸报道我是抗战文史研究者,愿意将这张照片扫描一下寄给我。陈毅在苏南、苏中抗战八年,我未听说有金坛人士与他在一起的照片,今天听到这一消息,令我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5.
身患白血病的13岁女孩周越离开人世后,报社派我和另一名记者前往她家中采访。刚接到采访任务,我有些茫然:人已经死了,如何用镜头表现这一新闻事件?来到周越家中,听周越父亲介绍完情况,我发现卧室有一小床,床上放着一些衣物和一个布娃娃,我问这是不是周越的床,他母亲说,这就是小周越生前睡的床,那个布娃娃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于是我让他母亲简单整理了一下小床,按动快门,拍卜了“小周越带着对人生的眷恋走了”这张照片,随后我又给周越父亲要找了一张周越生前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无意中,在互联网上发现一组照片:两位电视台记者在做现场采访,而在被采访者面前一米左右(电视镜头不会触及到的地方),有人举着一张大大的白纸,上面用粗笔写着被采访者“该”说的话。 发布这照片的人给它起了个不无讥讽的标题:《“照我写的说”》。网友对此发表了很多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网友的调侃:“怪不得记者不采访我,原来嫌我是近视眼,隔得远看不见那纸上的字”。 看着网友的批判,身为记者的我很为照片上的同行抱不平:记者也是出于善意啊,那不是让  相似文献   

7.
元月15日和16日,前国家女排队长孙晋芳和她的一部分南京体院的老师同学,应邀到周总理的故乡淮安县作排球表演。小孙在球场上依然是生龙活虎,威风不减当年,可下场后,她却谢绝一切新闻单位的采访,并一再说明她是作为南京体院的一名普通学生来的,不要给她拍照、登报。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在一所小县城里采访孙晋芳这样的名人,当然是机会难得。然而,人们早已从报纸上、广播里知道孙晋芳从国家女排退役  相似文献   

8.
“119话务员熟悉我的声音” “一有任务就冲出去,这只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很多报纸登我的照片,把我写得那么伟大,太抬爱我了,受之有愧。”2003年11月13日,衡阳“11·3”特大火灾事故受伤记者之一——《衡阳晚报》摄影记者李凌在衡阳市中心医院4楼病床上,谦虚地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高露的姑娘来到门头沟区档案馆,把一本名为《我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的书捐赠给区档案馆.她说:"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笔者翻开书,两张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姑娘指着一张单人证件照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鲁鸣,原名谭潾,土生土长的斋堂人."接着又指着一张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说:"这是我父亲1964年与领导人的合影,毛泽东身后的这个人就是我父亲."接着高露讲起了她父亲鲁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据《四川日报》报道,1988年2月24日,刘晓庆在自贡演出后前往灯会观灯。当一名记者上前拍照时,刘晓庆当即声明“未经我的允许,不准拍照。”记者说:“你们不同意是你们的事,我拍是我的事,这是灯会,不是你家。”双方遂发生纠纷。案例二:美国佐治亚州一名家庭主妇弗洛拉·格雷厄姆带着两个儿子去参加商品展销游乐会。在两个儿子的执意要求下进入一个游乐厅,游玩后出来时,一股强风吹起了她的裙子,裙子把她的头盖起来,却暴露出腰部以下的部分,只有一件裤衩。当地一位摄影师抓住这一时刻,把她摄入了镜头。这张照片成了这次游乐会的宣传品。格雷厄姆夫人对此  相似文献   

11.
牛大姐——新华社高级记者,著名女摄影家牛畏予,捧出了厚厚的一叠照片. 我坐在她的住室里,一张一张地翻阅着。这位摄影艺术家的家十分简朴,屋子里挤满了书架,迎面挂着鲁迅的字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作孺子牛”。没有任何名贵的陈设,引人注目的“装饰品”是来自边疆或农村的牦牛角、穿山甲皮、树木化石、小葫芦,甚至普通的石块。这一切,反映出她独特的情趣和经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22日,我的同事,<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博客中发文,号召全国各地的网友拿起相机,拍摄自己身边政府的豪华楼堂馆所,然后将照片或线索贴到她的博客上,在文章的最后,柴静说了这么一句响亮的话:你是公民,也是记者!  相似文献   

13.
南风 《新闻天地》2006,(11):30-32
爱心无国界,一对中国孪生姐妹自幼被拆散,但她们是一对幸运的天使,因为她们分别被两对美国爱心夫妇收养。因为爱的坚持,因为无数仁爱之心的汇合,这对离散的姐妹在异国重逢,并且引发了一只小绵羊拍出两万美元天价的奇迹……姐妹美国喜获重逢在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工作的吉姆和苏珊是一对恩爱夫妻,2000年9月,他们通过一家专门机构从中国江门的孤儿院领养了一个漂亮的4岁小女孩儿。很快,小女孩在芝加哥有了新家,并且有了新名字——格蕾丝。刚到新家时,格蕾丝常常躲在房间对着从小就戴在手腕上的银手镯喃喃自语。有时,她还会对养父母说:“妈妈,我好孤独,我要妹妹,妹妹在哪儿?”吉姆夫妇觉得格蕾丝一定是太孤单了,于是经常带她  相似文献   

14.
李斌 《声屏世界》2007,(4):66-66
很喜欢《无间道》里一句话:对不起,我是警察。做了记者后,也经常会说,对不起,我是记者。 对不起,我是记者,所以我要对社会负责任。美国著名记者奥普拉对个人责任就非常重视,她从未停止过呼吁设立严格限制枪支的法律、惩罚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人。她成为电视明星后,以父亲的名义在她的母校田纳西州立大学设立了10项至今仍在设立的奖学金,她还给莫尔豪斯黑人学院提供了500万美元的资助。奥普拉说:“用这种方式活着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责任感是记者行文处世的道德基础,只有对社会负责,才能做一个良心记者。  相似文献   

15.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文章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现在有些记者理论水平差,对专业没有深层次的理解等等。我认为,与其说这是批评记者,还不如说是对搞新闻学术研究与传播的人们的一种批评。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具体来讲,没有能真正满足记者需求的理论文章和学术活动,记者又从哪里学习和提高呢? 前些天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我国的两家新闻传播类刊物,说一家有学术而无思想,另一家有思想而无学术。当然,学术和思想是任何一本理论刊物的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7月中旬,一位女记者打动了全国众多网友,成为各大网站的焦点人物,她就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曹爱文。曹爱文救人的照片一经上网,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有人说她是“新闻记者的良心”,说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也有人认为,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为救人而放弃采访的做法并不可取。记者作为新闻的记录者,当面对处于危险中的人们时,是选择工作还是救人至上,是抢拍镜头还是积极施助,在职业使命和社会公德之间如何取舍,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终极追问。2006年7  相似文献   

18.
最近陕西省某地发生森林大火,在救火过程中有9名干部群众遇难。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有家媒体用了这样一幅图片:某殉职干部的妻子拿着一只亡夫被烧得焦黑的手站在那里。图片说明是“某某的妻子已欲哭无泪”。看到照片的第一反应就是:可怕,太可怕了,让人不寒而栗。可以想象,记者是想通过照片反映殉职干部牺牲的惨烈,从文字稿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未曾想到媒体会把状况如此具体化,真是“图不惊人死不休”啊!这让我想起去年香港艺人陈宝莲自杀事件。她跳楼自杀后,有香港媒体收买殡仪馆工作人员,拍摄并刊登了她死后的照片。这件事在香港引起…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话题围绕一个记者朋友的一次采访经历展开.这是一位名叫"子夜的昙"的记者朋友贴在网上的一个帖子,先请大家看一下: 那年春季,一个7岁女孩的照片和病历被一家大型医院的护士送到了我的手中,照片上的女孩长得十分美丽,但却有着一双与她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的大眼晴.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初《河南日报》总编室接到了安徽省界首市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士德的一封来信.来信说:“两个月前,我采访了我市一对父母义务抚养一个失散女孩的感人事迹,但在采访过程中,失散女孩李小可(现名范鑫鑫)一再请求记者帮她找找她的亲生父母.然而我台只是一个县级新闻单位,影响力只限于当地,希望能与贵报联手,帮助传递这位少女对亲情的呼唤,同时宣传范子红夫妇无私抚孤的优秀品质,因为据李小可讲,她的家可能就在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