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人民日报重新提出“刹住长风”的时候,我们想借贵刊一角,赞一赞广播新闻上“短”风范例:《江苏快讯》。《江苏快讯》,是今年6月1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新节目。问世时间虽短,却受到听众的普遍重视和欢迎。我们这里不少人听《江苏快讯》已成“瘾”,迟睡觉,少休息可以,不听《江苏快讯》,象丢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或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只要键入http://www.xinhua.org,http://cww.com或http://www.china.com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进入因特网新华社网站,获得更快更多的新闻、更详更全的资料。 一、上网先看“新华社快讯” 新华社快讯是新华社为网络用户免费提供浏览阅读的快讯新闻。快讯每天播发国内、国际新闻80条,有信息量大、时效快、短而精的特点。内容涵盖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和重要地方新闻、台港澳新闻。快讯从每天清晨9时至深夜23时不间断发稿,重要新闻随到随发。通过新华社网站读者可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信息,而不必要等到晚上的电视新闻和第二天的报纸新闻。快讯是网络用户了解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 为方便读者查阅,主页上还设有免费的“热点关注”和“报刊要闻”栏目,及时报道当天新华社热点新闻和国内主要报刊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3.
消息的结尾所不同于其它新闻体裁的结尾的是:消息的“尾”,有的明显,象“豹尾”,有的不明显.象“兔尾”(恕我打个蹩脚的比喻);有的“尾”大而长,有的“尾”则短而小;有的“尾”是在叙述新闻事实清楚、完整后,听其自然,立即收住,这种“尾”在消息写作中占多数。而有的“尾”则是在叙述新闻事实之后,来一句或一段话对新闻事实进行说明、补充、交代,或来一段描述,呼应新闻的开  相似文献   

4.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  相似文献   

5.
新闻改革是一个大题目,从哪里入手?我们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把提倡写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在报上开展短新闻竞赛。我们所以把提倡短新闻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扩大短新闻竞赛的成果。我们的报纸从1979年4月开始,在一版举办了《今日快讯》专栏,每天发表“短、快、新、活”的消息十条左右。读者反映,这个专栏象打开的  相似文献   

6.
《新华日报》刊登短新闻的《今日快讯》专栏,到今年1月20日止出了整整一千期,刊登了上万条比较新鲜的消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有的同志问:你们快讯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下面,我们从编辑工作角度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今日快讯”、“金三角快讯”、“今日新闻”、“刚刚收到的消息”等栏目在各报相继问世,人们称这些栏目的稿件为“新闻快餐”,“吃”起来特“香”。近年来,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顺手牵“羊”地为“新闻快餐”加“菜”,或许是迎合了快讯编辑的“胃口”吧,一年多时间,竟先后被《南通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及省、市电台采用快讯稿件40篇。为“新闻快餐”加的“菜”从哪里来?根  相似文献   

8.
时下,倡导采写短新闻,特别是现场短新闻已蔚然成风,这对新闻改革和改进文风确有好处,随之带来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在短新闻中能不能和要不要适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主张“能”和“要”的人为数不少,他们的根据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持相反看法的也有人在。有人认为,既然是短新闻,短小、精悍,就不必面面俱到,使用背景材料,会把新闻拉长;也有人认为,三五百字的短新闻,篇幅小,容量有限,只要把新闻主体事实写清楚就行,有的人为了赶时效,来不及收集和使用背景材料就仓促成篇。  相似文献   

9.
快讯与信息     
“快讯,快讯,作用非小;传播信息,牵线搭桥;富国利民,频传捷报;天天报道,家喻户晓”。这是一位读者对新华日报的《今日快讯》专栏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所给予的评价,虽然说得过份一点,但一语道出了快讯与信息的密切关系。人们常说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开发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工作。新闻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赖于经济基础而建立,又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基础,尤其重视信  相似文献   

10.
我们每天收到的快讯稿件,少则十多篇、多则二三十篇,通常每天只能选用七至十篇,多数来稿不能被采用。这些稿件未被采用的原因有哪些呢?经过初步的分析,大致有三条。第一,发稿的盲目性较大,不注意稿件的新闻价值。有的通讯员常常将一些琐碎的、无多大新闻价值的事写成“快讯”发给报社,以为“乱箭齐发,必有一中”。其实,这种稿件很少被采用。有的通讯员则不然,他们懂得估量快讯的新闻价值,能选择有价值,有新意的内容写稿,稿件的采用率自然就高一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新华日报在新闻改革的锣鼓声中,开辟了以短,快、活为其特点的“今日快讯”专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和新动向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一般只反映“什么事”。通常不再说明“为什么”。这类新闻的特点,是时间性强,报纸电台上大多数短新闻,尤其是快讯、简明新闻、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之类,都是动态性新闻。怎样写好动态新闻?根据动态新闻短、新、快的特点。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会抓动态。有些动态,初看没有什么了不  相似文献   

13.
贵刊第九期刊登的《冯森龄谈“现场短新闻”》,很好。一、指导性强。现在提倡写现场短新闻。但如何搞,这篇文章作了回答;二、具有权威性。冯老是前辈,也是当代名记者,并以采写现场短新闻见  相似文献   

14.
长垣县广播站在新乡市广播宣传评比中,连续4年保持总分第一名。他们成功的主要经验是发稿达到短、快、活。短是多发300字以内的短新闻。市局要求新闻短稿率达到65%以上,他们的短稿率达到80%。快就是多发快讯,即多发当日新闻。市局要求每月新闻发快讯不少于27篇,他们每月平均达到60篇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个农村教师,新闻写作爱好者。在教书之余,酷爱阅读、收集小言论。 爱读各种报纸杂志,《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小论坛”、“随感录”,《农民日报》的“大家谈”,《中国青年报》的“新语丝”等报刊的言论文章吸引了我,每篇文章我都要认真地读上两三遍,有的剪下,有的抄写,放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是专门刊发专栏小言论的栏目,自1980年1月2日设立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随机选取了"今日谈"栏目刊发的635篇专栏小言论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今日谈"专栏小言论的文体属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今日谈"小言论属于微型新闻评论文,具有新闻性、引导性、微型性、群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是作者亲临现场通过耳闻目睹掌握第一手材料后采写的一种具有可信性、可读性、趣味性、生动性、直观性和感染性的新闻,读后能叫人感到亲切、轻松和愉快。这种新闻有的报纸把它叫做“现场实录”,有的叫“现场见闻”,有的叫“目击式新闻”,也有的叫“脚板新闻”。它是近年来新闻改革中新闻界创造出来的一种有别于一般新闻的一种独特的新闻文体。它一出现就受到新闻界的青睐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欢迎。首都新闻界开展“现场短新闻”有奖征文之后,把现场新闻的创作推向了高潮。现在不仅  相似文献   

18.
新闻写得太长,是个亟需改进的问题。新闻写不短,原因是很多的,这里只谈一点,就是思想方法上求全。写大的主题是“大而全”,写小的主题是“小而全”,写指导工作的新闻,总是爱写全面经验,搞上若干条,大一二三四套小一二三四,内容繁复,篇幅冗长。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下半年中国记协发起开展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以来,迅速波及到全国各地新闻媒介,竞相辟出目击新闻、实录新闻、现场特写、视觉新闻等栏目或节目。目前,对现场短新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方兴未艾,趋向深化。这里,笔者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见解,愿促进讨论。“现场短新闻”的界说对于现场短新闻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试从语法学和接受理论的角度对现场短新闻的内涵作些简略的分析。“现场短新闻”是个名词性的词组,由五个词素组成。前两个和后两个词素分别组成了“现场”和“新闻”两个合成词,中间的“短”字是个单音  相似文献   

20.
《涉县农民竞选“花椒大王”》(以下简称“涉文”)是一篇800多字现场短新闻。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体裁中的微型武器,一般篇幅较短。写现场短新闻要善于抓拍最富表现主题的闪光瞬间;要写出“鲜”味,像带着晨露的花,像刚出笼带着热气的馍,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涉文”不失为这样一篇作品。该文在河北日报首批“通讯员消息佳作擂台”评比中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