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进行的近代法制宣传、教育和训练以及革命胜利后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论述,说明与清末司法改革相比,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贯彻近代法制精神,促进近代法制的社会参与和实践方面成效卓,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法律实践是从辛刻革命时期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他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西方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对封建末期极端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和法学观点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中国近代法学和法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差异,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具有诸多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它以对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认同、继承与批判为历史演进的主线;以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和中国地主阶级法律思想的斗争为主要内容;思想流派众多,思想内容却主要集中在宪政方面;经历革新与保守的冲突,推进了法律思想传统由儒家学说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向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学说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和介绍了中国近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特点和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法律思想与主要观点,以及他主张实行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的主要观点,他的法律思想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对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古典自然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其基础的理性主义、法律价值和人文精神对当代法律制度渗透浓重,对当代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具有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相比的显著特征,诸如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是近代法律思想得以发轫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爱国、救国、治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性质上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思想传播运动,而始终伴随着政治斗争;内容上包括反帝、反封和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其发展历程上反映了中国专利主义及其意识形态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具有继承性、外发性、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吸收、转化的,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法制思想诸如变法思想、民主宪政思想、自然法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权利意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等资产阶级法治理论,通过一大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的论述、阐发,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代的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律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为研究视角,回顾和总结近代法律教育办学的利弊得失,以期对当今高校法律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直隶商会是20世纪上半叶直隶地区最有力量的资产阶级新式社团.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中介组织,它活跃于政府与工商业者之间,通过参与立法、仲裁商事纠纷、培育法律意识、引导以法维权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商事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对维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具有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相比的显著特征,诸如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是近代法律思想得以发轫的重要因素;其形成过程始终伴随着爱国、救国、治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性质上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思想传播运动,而始终伴随着政治斗争;内容上包括反帝、反封和借鉴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其发展历程上反映了中国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具有继承性、外发性、屈辱被动性和非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吸收、转化的过程,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法制思想诸如变法思想、民主宪政思想、自然法思想、自由平等思想、权利意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等资产阶级法治理论,通过一大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的论述、阐发,而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熊命辉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6):30-33,43
清末法律渊源,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的明显差异,可以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变革前,法律渊源以中国传统法律渊源为主,即律、例、会典、地方性法规、条约等正式渊源和习惯、判例、法律解释等非正式渊源。变革后,除已有法源外,从立法角度还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大纲为核心,包括宪法大纲、全国性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带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法律渊源体系,从立法角度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渊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