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在给三价动词定价时,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语义——句法”的方法。三价动词的常规句法框架分为两种。一是“名十动+名十名”的双宾结构,二是“名+介名+动+名”形式的主谓结构。有些二价、一价动词由于语用功能的灵活性,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可以与三个名词性成分搭配,类似于三价动词,我们称之为准三价动词。  相似文献   

2.
“绝了”最初是由动词“绝”与动态助词“了”组成的动词短语。随着“绝了”前面的成分由名词扩展为动词,再由动词扩展为形容词,加上语境的类推扩展和重新分析作用,“绝了”不断固化和主观化,最后通过句法外置,演变成为一个话语标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绝了”具有特征鲜明的篇章衔接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这些功能在现代汉语的对话口语中得到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刘宝杰 《阅读》2008,(5):37-38
同学们,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你一定不陌生吧,你肯定发现了现在进行时句子中动词的变化比较复杂。有些动词直接在词尾加ing,有些要双写词尾的字母再加ing,还有些动词却要去掉词尾的字母e再加ing。  相似文献   

4.
语义与句法相对应,词语组合时要受到语义搭配的选择性限制,语义特征不相容的词语一般不能组合。本文以"片付ける"一词为研究对象,对与其搭配的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说明该动词的语义引申情况。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三种形式,其中非作格动词也能带宾语的语言事实使区分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判别式即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受到巨大的挑战。本文还分析了这几种不同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不及物动词后跟一个名词短语的结构(简称IVO结构)的生成机制可用高位增元论元结构来解析,而NP1+Vi+NP2结构的句法衍生过程则可用低位增元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
“每”“各”是指代词内的特殊组成部分,由于二者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似性,因而在用法上易于混淆。本文从其搭配方式与形式特点的定位,搭配能力及其差异分析,“每”字短语与数词“一”省略与否的内在关系这三方面对其句法上的搭配功能进行归纳总结,对探求二者之间的异同及其搭配特点。  相似文献   

7.
方言 《阅读》2007,(3):38-38
Hi!同学们,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中,我们看到动词的词尾必须加上ing,构成现在分词。那是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直接加上ing,就变成现在分词了呢?哦,非也!但它们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8.
“暂时”、“暂且”与“姑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首先解释了各家对"暂时"、"暂且"、"姑且"的词义之后,本文从持续时间、发生时间以及让步程度等方面区别三者的语义特征,从与名词/名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的搭配以及与助词、副词共现等方面对三者的句法特征进行辨析。最后,从句类、语体、主客观因素等方面来探讨三者的语用选择。  相似文献   

9.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句法现象。本文把英语里"there"引导的存在句与汉语中"v 着"类存在句进行对比分析,从其结构形式,动词特点及语法意义等方面讨论他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中,介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介词对于句子来说,起到连接各个成分的作用。介词在整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比其他词都多得多,但是,对于介词如何搭配和使用,很多人还是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本文对介词的含义和结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和探讨了介词和其他词如何搭配。介词和各不相同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搭配,可以表达各不相同的意思,也可以表达一样的意思。而同一个名字、动词或形容词和各不相同的介词搭配,也可以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动词是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亳州方言中的情态动词均能表达情态系统中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情态语义。表达情态语义的情态动词基本上对应,但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表达要求或请求,建议或提议,不满或责难,承诺或意愿等语用功能的方式基本一致,但表达效果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短语动词是英语语言实践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词语组合。它既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语法单位。其语义繁多,句法功能和结构复杂,记忆、归纳较困难。为便于理解和掌握,应从结构、句法、语义等方面对短语动词进行深刻地分析和确切地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学习者对使令动词"让、使、使得、强迫"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汉语学习者能够完全习得使令动词论元的有生性限制,但使令动词句法功能的习得却处于未完成状态.由于致使结构论元的有生性限制具有语言共性,二语学习者可直接从UG中提取相关语言特征,因此该句法-语义接口的习得对学习者而言不是问题.而致使结构在不同语言中的参数设置不同,汉语学习者需要识别汉语及其母语的语言特征,因母语负迁移或其他原因导致特征组装失败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英语中的不及物动词,诚如其名,是不可以接宾语的。但现代英语句法中却偏偏出现了不及物动词接宾语的怪异现象。对那些专门从事句法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则是见怪不怪了;有的甚至试图为之立论,想说服人们相信不及物动词可以接宾语。本文则试图通过对大量的实例进行剖析,来证实所谓的宾语其实就是状语。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爸"和"爸爸"是基本称谓词.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二者在搭配、句法分布和语用上的差异,得出结论:"爸"在名词的典型性方面不如"爸爸",其主要语用功能是作称呼语,而且多用于面称;"爸爸"的句法分布更广、内嵌度更深,而且还具有用于文章或新闻标题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保定方言“揍”的语义以及语法化演变路径进行分析,讨论其进入“X了”结构的动因。研究发现,“揍”具有明显的语法化路径,主要与注意力视窗的开启与变化有关。“揍”的语义经历了“打(人)”义—“做”义—“打碎”义—“把事情办砸了”(结果义凸显)—不如意语义特征。相对应的句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用作动词,后跟指人宾语—用作动词,后跟指人、物宾语—用作动词,语义成分含有结果义—用作补语成分,凸显结果义—脱离述补结构,能产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多词动词系指“动词 介词”、“动词 副词小品词”、“动词 副词小品词 介词”等固定搭配词组,同一种搭配往往表示多种意义,这些意义多半不是该组成词本身含义相加的总和。多词动词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多数可由一个单个动词作为同义词。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证了否定句"无以……为"、"毋(勿)……为"、"不(未)……为"等句尾的"为"字是施事动词,具有前置宾语和句法功能,其宾语总是要求紧靠在"为"字之前,它对宾语有一定的选择性,名词、动词或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可以做它的宾语,而人称代词"吾、汝、之"等不能做它的宾语."无以……为"等习惯说法是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强调宾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泰语显性使动句使用频率高,但在句法结构形式上存在差异,泰语显性使动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不局限于某一种句式,对应情况较复杂,分布在"把"字句、兼语句等多种句法结构形式中。汉泰语显性使动句的语义结构都包括使动词、施事、受事、谓词四个部分,且施事是否出于主观故意造成使动结果受到句法形式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英语的主要特征就是词汇化高频动词的广泛使用,本文介绍和讨论了非词汇化高频动词的重要性。继而讨论了基于语料库证据和语料库证据驱动的非词汇化高频动词搭配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以及统计测量手段。主要有基于数据的方法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具体做法有利用索引证据、参照类联接,检查和概括词项的搭配情况,以及计算搭配词,采用统计手段,靠数据驱动研究词语搭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