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时下,广播带“响”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似乎只要一提到广播就有带“响”二字伴随。诸如广播创新——带“响”,广播好稿——带“响”,广播评论——带“响”,广播优势——带“响”等等。广播人更是将带“响”二字挂在嘴边,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媒‘体作为交流工具,它一直沿着一条方便人们接受信息的轨迹发展。从手势到语言文字,从印刷媒体发展到广播电视,人们从传媒接受信息只需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这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越来越接近。当人们通过网络听到音乐看到影像的时候,互联网的结合图文影音信息要素的多媒体时代就到来了。  相似文献   

3.
钱笑 《新闻知识》2005,(11):94-95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电视普及的冲击,广播媒介曾一度走入低谷。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1983年的第十一次广播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和“四级办广播”的发展战略,1986年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拉开了我国广播改革的序幕,出现了广播发展中的“直播热”、“主持人热”、“板块热”、“热线电话热”等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广播新闻是通过声音符号传播新闻的,长期以来,追求其可听性是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目标。众所周知,广播新闻具有传播迅速、通俗易懂等优势,但其线形的传播方式也造成广播新闻一个最大的缺点即稍纵即逝,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最有效的传播?让广播新闻不仅可听。而且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作为第一媒体的报纸诞生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声音广播作为第二媒体诞生,至今已有80多年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河北电台历经风雨,走过了漫漫五十六个春秋,经过几代广播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迎来了事业大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近两年来。各方面的工作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电台面貌焕然一新,翻天覆地,形势十分喜人。  相似文献   

7.
刘连军 《河北广播》2005,(6):I0006-I0006
河北电台坚持一个观念:现代化的媒体要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现代化的通讯条件、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为提高广播新闻的生动性和时效性,为每位驻站记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多功能数字采访设备,记可以当场采访.编辑、电传,实现当天新闻当天采访当天播出;在职职工正在实现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电话,采编人员开始实现网上编审和交流稿件,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现代化的车队可以全天候保障全台各项工作运行。  相似文献   

8.
孙弘 《新闻采编》2006,(5):18-19
新世纪的中国广播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传播受到其他媒体的多重挤压,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媒体。要实现广播媒体在新世纪的复兴,首先得了解广播受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广播听众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研究这一变化,并从中找到相应的对策,便是21世纪的广播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无线传输与覆盖既是国家广播影视这个大众传媒手段的技术基础,更是担负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以及在灾害、战争等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动员人民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政府机器和不可替代的信息传输工具。  相似文献   

11.
《河北广播》2005,(6):1-1
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快推进事业发展,是我台的突出变化之一。台领导班子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委宣传部和扁党组指示精神,满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围绕“创建大台强台,树立主流媒体形象”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台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各项工作继续全面推进.事业建设实现跨越式、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技术是广播事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从技术层面上讲.广播是最具与新技术融合、最适合移动接收、最具伴随性的媒体。二十一世纪的广播技术创新,完全不同于以往具体、局部的设备改造更新.而是对包括技术手段、设备应用、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系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广播的新时代——墨尔本2005国际广播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FM广播、卫星广插,互联网广播等新技术使广播——这个在当今电视与网络的时代似被忘却的媒体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广播研究也在世界各国的学界激起了新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蔡万麟 《中国广播》2005,(11):10-13
这些年,广播人对于广播规律的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过去我们说“内容为王”,现在又强调“品牌为王”、“频道(率)为王”。专业台、类型台是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共识。提出以品牌、频道(率)为王,从市场战略这个角度,意义是深远的。因为毕竟只靠一两个大红大紫的节目来支撑起一个台、一个频率,已经很难了。但反过来说,节目是广播传播的核心,是广播内容呈现的基本单元,频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一经推出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全国数百家电台的多档节目都采用了直播这种形式,“火爆”的局面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广播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河北广播》2007,(2):42-43
新世纪的媒体竞争,是媒体综合实力的竞争,作为广播媒体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省会石家庄上空的广播频道(中央、省、市、县)总共22套,其中有新闻、音乐、交通、经济等多种传统类型广播,还有一些新兴定位的广播频率,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省级媒体,既不具有中央台的全局性影响优势,也略逊市、县级台的本土化特色,如何扬长避短、挖掘优势是亟需思考的问题,所以强化自身品牌建设和进行媒介推广是一项长期、系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史修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第7期本刊发表的赵水福、罗弘道所写《广播电视理论和业务研究的发展》一文基本上未涉及到有关广播电视史志研究的情况及成果,为此本期特刊登赵玉明所写的《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史修志的新进展》一文,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春兰 《新闻前哨》2001,(12):20-21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就是将广播新闻事实中的那些听众看不到、摸不到的景象、事件和事理,运用鲜明、逼真、具体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广播展现在听众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如见其人,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广播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的是具体新闻事实的形象、形态。 广播语言应该形象化,这是广播的特点和听众听觉规律决定的,也是广播新闻稿件写作的重要特点。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与文学艺术创作中语言的形象化是有区别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语言形象化,即饱蘸浓墨的描绘和精雕细琢的刻划。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则不同,它受广播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9.
彭绩礼 《声屏世界》2001,(10):27-28
题记── 维,系物的大绳,也比作 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管 子·牧民》:“国有四维”。又古人 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 地有四维系缀。 面对浪迭波涌的市场经 济大潮和扑面而来的二十一世 纪,广播向何处去?广播的生存 和发展空间在哪里?已经成为 肩负危机感和使命感双重压力 的当代广播人迫在眉睫、不可 回避的重大课题。 笔者以为,构筑未来广播 大厦赖以“四维”之所系。所谓 “四维”者,就是:节目创新,夯 实广播根基;产业创新,拓展广 播家业;技术创新,强化广播优 势;管理创新,提升广播效应。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实施“西藏新疆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工程”一年多来,西藏的广播发射率由原来不到2500千瓦,提高到4000千瓦以上,广播人口覆盖率提高了22.88%,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