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职教育阶段设计与开发适合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校本课程,是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实效性的必要路径。艺术院校校本课程设计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兴趣。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校本课程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爱上语文课,从而实现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效性和育人价值。在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中,通过内容设计、目标、环节和评价的创新,可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策略要从管理意识的转变、管理体系的完善、推进管理民主等方面去改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管理方式,要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要从课程教材的合理选择和校本教材的合理建设两方面去抓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要从教师考核体系的完善和学生考核的综合性考虑两方面去改变大学语文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首先要求大学语文教师的自我革新。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改革与创新表现在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辅助教学,要善于运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感和现实性等方面。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语文教育应突出自己的特色,可以建立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以口才类、写作类、其他文学或文化专题类课程为辅助的课程群。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尴尬处境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课程性质决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高校、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在高校层面,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在教师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周衡  乔芳 《高教论坛》2021,(1):18-20
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大学语文在新时代国家教育方针和实施理念的发展转变中面临课程内部的调整和嬗变。新时代大学语文教育要充分激活和挖掘大学语文蕴含的多重价值资源,倡导经典教育、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坚持经典回归导向、立德树人导向和文化体认导向,致力于建构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塑造具有文化自信的内在精神。大学语文要在课堂实践中实现其课程价值,须建设声音共响、价值引领、实践导向相融合的大学语文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6.
许宜平 《现代语文》2013,(10):20-22
要改变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尴尬处境,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了解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要从教材选择,教法革新,学法指导,改进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做出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为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高专各专业的公共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完美地落实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高专教育特点,实施适应学生心理、课程结构和时代要求的教学创新,是每个高专《大学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高专《大学语文》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课程定位,探索了《大学语文》的教学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101-103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却面临着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及学科本身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就必须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大学语文摆在重要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课程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形势堪忧,难以实现课程应有的基础性、人文性、应用性多元价值旨归。项目化教学法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全新探索和重要推进。在课程单元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项目化教学具有显著成效: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僵硬的知识讲授转变为突出项目载体、从教学形式和场所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实现了能力本位全面发展的课程培养目标。由此提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整体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思路,并分析项目化教学探索中的注意点:循序渐进开展、精心设计项目、教师不能旁观、优化考核方案。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实现教材和教学有效沟通的重要桥梁,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课程建设的基本环节与重要保证。要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需要从建设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加强青年大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等方面,着力加强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20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在北京35中所评的"芦花荡"课为例,对语文课程进行考察可知,当前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处于空无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课程尚未转换立场,尚未发掘语文教材中与价值判断有关的意义领域。为此,要确立语文课程的主导文化立场;要切实提高教师的价值观教育素养;要研制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并细化"捆绑"于语文教材;要当下与未来同时并重实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具有多价值特点,经典作品更是具有认识、伦理、情感等多种价值的复合体。但在选文的三种基本价值追求中,情感教育价值取向存在严重偏离,原因主要是受"学问中心"课程观的影响。应重新定位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价值,使情感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由自发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模块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阐述《新课标》语文模块化课程价值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阅读教学和选修课教学结合、主渠道和次渠道结合的实现途径。为了保证模块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强调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积极优化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它能够承担语文课程生活化和跨专业学习和积累的使命,对于构成语文课程知识之间一体化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丰富学生情感态度和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当然要真正在语文课程中实施通识教育,还要进行艰苦的努力,一方面要建立起适应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进行广泛的知识能力的积累,这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语文课程要注重教材的整合性,改变过去分门别类讲授知识点的状况。读、写、说沟连贯通,各种知识相互渗透,这样,才能够使不同课程的共同价值在一门课程中得以实现。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探讨新课程理念下语法课程整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研究范式发生的后现代转向对现代汉语课教学的影响体现在语言价值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上。为应对这种变化,现代汉语课的教学应关注课程理念的开放与多元、教学内容的本土化与现实化、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建构和教学模式的解构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仇敏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97-102
语文课程肩负发展性教育的使命,传统课程领域的范式是课程开发,满足于语文课程历时性的工具意义。而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注重的是语文课程的共时性的人文价值。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必须凸显语文教育的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消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元对立,突出职业基础教育的特点。强调语文课程的普遍性和共时性的人文价值,必须和"技术兴趣"要旨以及具有"程序主义"倾向的"课程开发"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资源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课程意识的觉醒和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审视.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呈现一种关涉多极、空间无限的立体状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要经过教育筛子、学习筛子、语文筛子的过滤,要遵循最优化、针对性、和谐性三个原则,把握好信息捕捉、价值辨识、资源利用三个环节.语文学习要充分挖掘教材、教师、学生、校本、社区、自然、家庭、网络等领域的有效资源,拓宽语文资源开发的路径,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资源背景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主流价值观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结盟关系,是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严肃而又敏感、复杂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文学在其告别了古典主义时代后的这种价值选择,完全是知识分子精英群体的一种自觉自愿的思想行为,尽管这种选择的背后学有着更为深化层意义上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但主要所反映的还是中国人对于现代社会前景极度渴望的一种价值追求。当然,中国现代作家也必然要对此付出自己应付的历史代价,文章的主旨,就是宏观审视的角度出发,力求深入探讨主流价值观对于20世纪中国作家思想历史历程的巨大影响,并从中寻找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 of ‘harmony’ was taught by the Chinese sages as the practice of acceptance, tolerance,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patience, and is now given great importance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its attempts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country. The concept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uses a Chinese Masters course on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to analys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lications of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both for the practice of sustainability education and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general. The course encouraged students to plan and implement feasible and practical sustainability activities main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chools. Influenced by the value of harmony, the course chose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 in a pragmatic but limited way. Although the course resulted in some practical sustainability related activities, a holistic and critical view on sustainability was not evident amongst the students. However,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could be applied critically both as a criterion for evalua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s a value underlying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