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碑》是一则革命故事。“丰碑”的本义是高大的石碑,文中用来比喻一种伟大的精神品格。课文通过对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感人故事的记述,说明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是一座无形的、不朽的“丰碑”。课堂教学时,徐老师引导学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一种抑制载重绳索参数激励横向振动的简便方法. 假设绳索底端的质量受到一个垂直简谐激励并忽略载重绳索高阶振型的影响, 载重绳索的运动方程可以用一个带有立方非线性项的Mathieu方程来描述. 根据Mathieu方程的有关理论, 在载重绳索系统中, 当索端质量垂直振动的频率接近绳索横向振动固有频率2倍时, 一旦索端质量垂直振动的幅度超过某个临界数值时, 绳索将产生参数共振.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建议在索端质量上加装一个减振器以削减索端质量的垂直振动, 进而抑制绳索的横向振动. 实验验证了该减振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定时自动林蛙驱赶器是一种用于东北林蛙一体化设施养殖过程中,定时自动驱赶林蛙活动的装置.它包括蛙棚内两侧固定的滑轮,每个滑轮连接有绳索,两个绳索一端共同与一个横梁连接,横梁下带有遮阴物;两个绳索另一端分别与滚筒电机轴连接,滚筒电机轴与滚筒电机连接;采用双绳索吊接移动钢管和遮阴物,运动平稳.通过微电脑时控开关,定时启动滚筒电机带动滚筒电机轴转动,引发固定在其上的绳索卷起或展开,使绳索固定的钢管升起或下降,从而实现定时自动驱赶功能,同时不对林蛙产生较大的干扰,创造了适宜林蛙生长的荫凉干燥环境,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荡秋千     
《课外阅读》2012,(3):69
荡秋千是靠一人在游戏者的背后,推动游戏者,或自己利用绳索的前后摆动,让身体随秋千上下起落的一种游戏。通常绳索上都系一块木板,人坐上去会比较舒服。多人玩时,会相互比谁摆动的幅度大。  相似文献   

5.
学外语经常要进行语言上的互换,即翻译.事实上,数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工具,也常常需要“翻译”.当我们遇到一个难于理解、易错或者繁杂的问题时,不妨及时转换情境,用另一种角度去解释,把它“翻译”成一个便于理解,容易接受的新的数学语言模式.这样,柳暗花明,思路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6.
易混字辨析     
一、因外形相似而误1.拌与绊拌:本义是搅和,例如“搅拌”。也指争吵,如“拌嘴”。绊:用绳索拦挡或缠住,使跌倒或使行走不便,如“绊脚石”。  相似文献   

7.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雕”当然是刻的意思,什么是“虫”呢?“虫”怎么能被雕刻呢? 原来,这里的“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秦朝时定型的八种书写字体,称为“秦书八体”. 据《说文解字》记载,八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虫书是篆书中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称“虫书”.“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  相似文献   

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音叉是一种常见的调音工具,当把一柄音叉的振动频率调到与防弹玻璃相一致的振动频率时,连子弹都无法洞穿的防弹玻璃就会裂成碎片,这就是音叉效应。东汉郑玄《诗谱序》中记载:“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以上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人生百事,总有过不去的坎,解不开的难,一旦我们找准“频率”,或善于“举一纲”,或善于“解一卷”,一切皆有可能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9.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风筝捕捉到了天空的闪电。当携带雷电的乌云来到风筝上方时,风筝上方尖细的铁丝立即从云层中“捕捉”电荷。当这些电荷传到被雨水浸湿了的风筝及其绳索上时,绳索上的松散纤维就向四周直立起来,并且电荷能从手指传遍全身。富兰克林用自己的身躯证实了闪电就是一种短暂的电流,并在一年后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富兰克林是幸运的,1753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他的朋友利赫曼也试图用类似方法“捕捉”闪电时,利赫曼不幸遭电击身亡。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中国雏鹰行动”活动时,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记自理日记的活动,效果很好。自理日记分两种,一是班集体的成绩记载簿,一是个人的自理日记。成绩记载簿挂在班级“自理检查角”上。记载采用画表格打分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按规定登记如果家中要饲养宠物,首先要按规定,给宠物上“户口”,不要私自饲养宠物,影响周围邻居。注意安全卫生当家里来客人时,要注意看管好宠物,以免惊吓或伤害来客。出门遛狗时,要给狗拴上绳索,不要放任  相似文献   

12.
当一条绳索两端受拉力时,绳索本身各处都处于伸张状态,伸长的部分有企图恢复原状的力,这种力为弹力.绳索内部任一点处相邻两段的相互作用的弹力(即拉力)称为该处绳的张力.用绳悬挂或牵引物体,是力学中常见的现象.求绳索中某处的张力时,一般需将绳索在该处分割开来.研究其中一部分绳索的受力情况.下面分非闭合绳索和闭合绳索两种情况求绳索中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吉姆是牛仔的儿子,他会很熟练地用绳索套住野马或小牛犊。有一天,吉姆骑着马奔驰在牧场上,不时用他的绳索去套他想象中的牲口。他兴高采烈地呼喊着,心里感到特别满足。突然,吉姆远远地向前面抛了一下他的绳索。那绳索不知套住了什么,在离地面五米的地方停住了。绳索套得非常紧,几乎要把吉姆从马背上拉下来。今人惊奇的是,这块草地上连一个树桩也没有。吉姆瞪大了眼睛。当他听见一个声音在喊叫时,才确信他捉到了什么东西。“喂,放开!请你放开我!”不,吉姆什么也看不见,他想弄清他套住了什么东西。他骑着马,围着绳索套住的地方绕着圈。马带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一直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热门话题,从“九大流派”的理论和实践,到“工具观”与“人文观”的大讨论,都因其各有所长又各有弊端而终无定论,至今仍是各持己见。当我们博取众家所长进行比较时就不难发现,各家各派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上,都开始关注语文学科的特异性。“以人为本,回复学科特异性”的相同理念已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观念的共同趋势,这并不是一种巧合或偶然,  相似文献   

15.
早四 激情赞颂地 一J~产产日一、 (卜里1烈旦」」I昼.只夔5 -一{石 些”昼竺2」巨」鱼}卜兰二理里7- 嘴1 一一==二二二君一 空-一5】香币·浦 旦卫卫2·}生呈卫冬 }2鱼一旦26}6·6 }厂,.}坦:盯百产飞·匡“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一 叠}门·,ll=坦旦,」卫堕}旦一乙12迢洲二}示飞 炬角仆 1.丰碑丰碑 2.丰碑丰碑 3.丰碑丰碑 照亮长夜的火 征战沙场的号 神州大地的公 m延是 旦生旦性卫迎』{Z :生巡鱼}落下一飞 灯诚风 丰碑丰碑是 丰碑丰碑是 丰碑丰碑是 6·5. 导航引路的明 先烈血染的忠 迎着大潮的春 !巨」卫1车骥 丰碑丰碑是 丰碑丰碑是…  相似文献   

16.
计量文章书籍的量词篇、章、卷、册、首、条等,考其源,各不相同,其运用对象也有所区别。篇册造纸术未发明之前,文字刻写在尺来长的狭窄竹片或木片上,书写于木片的叫“牍”或“札”,写于竹片的称“简”。如果书写的内容较多,往往需要数片或许多片,用绳索将这些写好的简、札联结起来,编缀在一起,这便是“篇”,又称为“册”或“策”。以后,用“篇”指首尾完整的诗文,如,李白斗  相似文献   

17.
1.教育科研的新背景 信息高速公路可给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实指一套由光纤或电缆组成的通讯网络系统。“公路”上运行的不是粮食、电力等物质或能量,而是信息,即载有信息的光子或电子,“公路”上的车站指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电脑)中心或计算  相似文献   

18.
剪彩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剪彩起源于西欧。古代,西欧造船业比较发达,新船下水往往会吸引成千上方的观众。为了防止人群拥向新船而发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离船体较远的地方,用绳索设置一道“防线”。等新船下水典礼就绪后,主持人就剪断绳索让观众参观。后来绳索改为彩带,人们就给它起了“剪彩”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正> 书目是著录一批图书资料,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导图书资料的工具。书目始于文争及图书之后。古时候,人们感到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记载下来,起初,是因为光有人的头脑这种“载体”已经“装”不下了,而且每个人的头脑里又“装”有各种不同的知识,这就形成了知识记载的分散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表达思想、交流经验、传播知识,于是,就将需要记载下来的知识刻于石头、甲骨、青铜、简策、绢帛以及纸上;后来,由于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  相似文献   

20.
《丰碑》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教学是要力戒琐碎的情节分析 ,抓住重点 ,加强内心的体验 ,使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得到和谐地发展。一、切入重点 ,题文联系 ,感知丰碑1.就题解题。怎样记住“碑”字呢 ?读准了“碑”,再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分析字形 ,去掉“石”是个什么字 ?换成“月”、“片”、“口”等偏旁分别又组成了什么字 ?你见过碑吗 ?一般指什么 ?“丰碑”是指一块怎样的石碑呢 ?(高大的石碑 )2 .借文解题。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 ?课文里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