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从写作特点上来看,《孔乙己》有来自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所谓无酒不成事,《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以及《红楼梦》,酒往往成为引发、连缀故事和推进叙事的动因.《孔乙已》先谈论酒店,引出喝酒,由喝酒,引出喝酒的孔乙己及其他的酒客,又由孔乙己,引出一系列关于他和那个时代的一些事件,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在咸亨酒店,围绕着"喝酒"逐渐展开了,酒是全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正>《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出场是在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为背景,以"喝酒"为线索展开叙事,"酒"在《孔乙己》一文中充当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成为文章中有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咸享酒店和绍兴老酒凡读过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人都不会忘记孔乙己经常去喝酒的咸亨洒店。当年,咸亨酒店(古人有“品物咸亨”之说,作为店号是取其通达顺利之意)在周家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是鲁迅先生的远房本家开的。有个象孔乙己这样的人常常去喝酒,此人的绰号叫孟夫子。鲁迅写“孔乙己”并非为那孟夫子写照,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牺牲品中的典型人物。当时象孔乙己这样不肯脱下长衫去做工,却已  相似文献   

4.
鲁迅曾说过,《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小说。在不足3000字的篇幅内,鲁迅不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特别深刻地揭示出了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得凝练精粹,是一篇艺术精品。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孔乙己,环境是咸亨酒店。作者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视角,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的表现和处境,将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作品开头就对咸亨酒店这样的典型环境进行了描绘,揭示出它独特的“格局”,这是一种体现严格的顾客身份的等级制格局,分为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和坐着喝酒的穿长衫的上等人…  相似文献   

5.
读过小说《孔乙己》,大家一定会对文中的笑声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多处写到笑,这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为作者的匠心独运。从结构上看,“笑”字贯穿全文。“笑”之一。“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所到的酒店——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课文开头通过对两种喝酒人——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介绍,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压抑、沉闷、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等级森严、贫富悬殊、冷酷、虚伪、势利的社会。“我”这样一个刚涉世谋生的孩子便被这样毫无生气的氛围笼罩着,是极少有欢乐的,孔乙己到店引起的笑声对我来说,当然是很…  相似文献   

6.
全国中语会第五届中学语文教学观摩赛于 2 0 0 3年 3月 2 6日在扬州举行 ,笔者有幸观摩学习 ,感慨颇多 ,其中对郑州市第 2 3中学孙玲老师所教《孔乙己》印象尤为深刻。整堂课教师抓住“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 ,可是没有他 ,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过渡句 ,将在酒店中喝酒的孔乙己分为两个阶段分析 :平时在酒店里喝酒和被打断腿后在酒店里喝酒 ,继而总结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孙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语言流畅 ,多媒体课件、电影画面运用娴熟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教师引导…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对比艺术已被广大的读者所公认,特别是中学师生在理解与欣赏这篇小说时,往往还对该文精彩对比作特别的归类分析.其中短衣帮的站着喝酒的"短衣"和"站"与长衫主顾慢慢的坐喝的"长衫"和"坐"的对比无疑易被大家关注,因为这组对比是分析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的要素之一.而平时"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中的"站"与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中的"坐"的对比分析与欣赏就容易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8.
小说《孔乙己》完成的是一个简短的记事。写了孔乙己平时到酒店喝酒被人嘲笑的几个场面。以及最后一次在酒店露面.双腿被丁举人打得盘坐在蒲包上.用两手代脚慢慢“走”的样子。从此孔乙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后没有正面写到孔乙己,只在结尾处交代:人们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只是到了年关.又到了端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孔乙己》中,动用多姿多彩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教育和孔孟之道毒害,并成为其牺牲品的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典型——孔乙己。笔者想着重分析一下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作者在人物外貌描写上运用对比手法交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小说开始介绍了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顾客的喝酒方式:“短衣帮傍午傍晚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者开始先  相似文献   

10.
张思乾  李洪荣 《师道》2006,(7):35-37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文中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艺术典型,这也是该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目光只局限于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文章对孔乙己之外的人物的刻画也同样精彩,甚至可以说是更胜一筹,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同为来酒店喝酒的酒客,短衣帮与孔乙己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都受着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之间本应当互相同情,互相帮助,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短衣帮在穷极无聊中拿不幸者的痛苦作笑料来寻求一时的快乐:“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相似文献   

11.
陈烨  孙德喜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3):40-42,67
孔乙己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在他的身上具有许多矛盾的特征.本文欲从三个方面去探究孔乙己的矛盾身份特征:穿长衫的人站着喝酒;读书人的"事"与是;去酒店喝酒的初衷与结局.对这些矛盾的解读,能让我们对孔乙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对作品的艺术与思想价值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初读《孔乙己》,觉得鲁迅先生让孔乙己扮演了一个“小丑”的角色:孔乙己死要面子,是咸亨酒店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迂腐又以设问句做标题,引起思考,激发读者兴趣。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孔乙己是“小丑”,他的悲剧看似自食其果———初读感受。喜卖弄学问,竟然不合时宜地想要告诉小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总之,初读时我感觉正是孔乙己自身的“小丑”行为导致了他的悲剧。细读《孔乙己》,便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很发人深省。孔乙己善良: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们享用。我想那些慢慢踱进…  相似文献   

13.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14.
话说鲁镇伴着时代的步伐,也踉踉跄跄地迈进了数字化。孔乙己也不甘落后,学会了上网,网兴正浓。这天,突然想起多日没到咸亨酒店去喝酒了,便急忙跑了过去。但是,来到店门口时,招牌上没了“咸亨”二字,而是改成了“一网情深”。孔乙己以为走错了地方,当看到熟悉的店伙计小D时,才一边坚定地迈步进去,一边对小D说:“这店名称不错,只是应该是‘一往情深’才对。”小D说:“这么写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网吧。”话虽这么说,可爱咬文嚼字的孔乙己看着招牌,心里还是挺别扭的。孔乙己本来是想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没看到酒菜却看到了…  相似文献   

15.
《孔乙己》一文中笑声迭起,其作用大致有三种:一造成悬念第3自然段中,掌柜是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在孔乙己出场之前,作者先勾勒了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镇以酒店为中心的社会风俗画,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既设下悬念,又笼住全文。二烘托环境在孔乙己一次到店喝酒的过程中,作者将短衣帮对他的嘲笑切分成两个  相似文献   

16.
揣摩     
《孔乙己》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可是篇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并非鲁迅自己,咱们确切知道鲁迅幼年没当过酒店小伙计,这就可以提出个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假托这个小伙计,让这个小伙计说孔乙己的故事呢? 大概鲁迅要用最简要的方法,把孔乙己活动的范围限制在酒店里,只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这件事上表现孔乙己。那么,能在篇中充当“我”的惟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人有孔乙己,有掌柜,有其他酒客,都可以充当篇中的“我”,但是都不合鲁迅的需要,因为他们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须有一个观察他们的人。于是假托一个在场的小伙计,让他来说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说的只限于他在酒店里的所见所闻,可是,如果咱们仔细揣  相似文献   

17.
服饰与身份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十分可悲可怜的又可笑的人物。他迂腐,还不愿失读书人的架子,是镇上唯一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客人。本来嘛,在酒店里站在那喝酒的都是那些衣着短打扮的劳动人民。穿长衫一般是有点地位有身份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过去,尤其是古时候,服饰往往标志了人的不同社会地位。在我国封建时代,由于政治、经济和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衣着打扮。因此,人们常以衣着来识别人。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一所初中听了一节语文课,感触颇多。在这节课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孔乙己》,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节和课文的主题,并要求学生讨论。学生从各自的好奇心出发,有的关注的是孔乙己的嗜酒,有的纠缠于孔乙己言谈举止是如何的引人发笑,讨论的都是浅表性的问  相似文献   

19.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中举>2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0.
曾潇谊 《作文》2023,(39):26-27
<正>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专管温酒。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说起话来,总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原来读过书,没有进学也不会营生,愈过愈穷,但写了一手好字,替人抄书却不老实,偷雇主家的书和纸张笔砚卖掉,被雇主家发现了就吊着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