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利用生活经验 ,引出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认真钻研教材 ,挖掘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提炼出生活中的数学材料 ,利用学生头脑中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引发一种学习的需要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我们的实践生…  相似文献   

2.
数学,读起来深奥,学起来抽象,我们身边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书本中数学问题的呈现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但难懂,对初中生来说是水中月、镜中花。本文拟从我们身边取例阐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正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应当将数学教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儿童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那如何才使我们教师的数学教学生活化?下  相似文献   

4.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化的数学资源大量存在于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不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更收获鲜活的知识。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问题走向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呈现的是死板机械的数学问题,学生感受的是简单的数字和复杂的图形。学生面对这些单一枯  相似文献   

5.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更高层次上服务生活。因此,我们要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相似文献   

6.
数学广泛存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从生活中去感悟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最终达到研究数学的目的,这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常采用的手段.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的泛化和唯生活化现象令人担忧,似乎学习数学就必须与生活联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工具.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好数学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帮助、提供便利.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生活化.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和现状,根据存在问题,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妹霞 《考试周刊》2009,(25):101-101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巧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展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学中忽视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意义,因此,我们倡导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现状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遇到一些学生.在生活中能言善辩、机敏过人。一旦遇到数学问题就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显然不是学生智力上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数学与生活割裂了.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在他们的心中构建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11.
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除了课堂教学这个途径外,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要提倡生活化教学,要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感悟、理解数学知识,并且逐渐学会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本文对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做了简单的探究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21世纪的"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因此,我们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幂的运算也不例外,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需要用幂的运算解决的问题. 一、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一般人都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肃,冰冷的学科,理论性强,枯燥乏味,甚至会认为数学与生活联系不大,学不学都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在我们的周围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被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没有数学知识,我们社会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文明.因此要想让学生打消对数学的偏见,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必需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先从身边的数学讲起,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了数学的知识,做到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们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时候,往往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弱所以都感觉很难,找不到解题思路,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候老师可以把应用题所涉及到的题型进行分类: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费用问题等几种题型.然后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细致讲解,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真正的理解并掌握解题的技巧,以便做到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遇到一些学生,在生活中能言善辩、机敏过人,一旦遇到数学问题就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显然不是学生智力上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数学与生活割裂了.那  相似文献   

16.
顾明 《考试周刊》2010,(21):93-94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干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7.
郜文静 《青海教育》2006,(12):42-43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数学与生活隔离,知识与应用脱节。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知识不是目的,关键是应用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与生活     
现实生活中,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敏锐地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其实本质就是生活问题,教数学其实就是教孩子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总结生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相似文献   

19.
洪玲 《江西教育》2003,(16):26-26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东西,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我们应善于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20.
张兴 《成才之路》2014,(33):89-89
正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数学因素,积极发现这些因素并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开拓多种应用路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发现并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应用意识。一、用眼观察,探寻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