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面对“大学语文”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中的尴尬地位,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学科定位应诺:实在“精神塑人,人文关照”;重要任务在于“面向职业,提升能力”;手段方法的运用是“情感教育,多元教学”。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最常见的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即“文学说”。只有定位准确,才有利于这门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它经历了从最初开设的辉煌到目前的边缘化。对于“大学语文”,应对其教育功能、教学方法重新认识和有所调整,使其真正与人文教育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101-103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却面临着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及学科本身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就必须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将大学语文摆在重要的地位;明确学科定位,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亚荣 《现代语文》2007,(4):111-111,120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定位。一是从横向比较,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与其它人文素质课程不同的特质,强调“语文”二字;二是从纵向比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异同,突出“大学”二字。  相似文献   

6.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过去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对中学语文"欠账"进行补课或补差,导致《大学语文》课备受冷落,现在将其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有了一大进步,然而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和文学性,也是不妥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定位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应肩负三大方面的任务: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三文"即文字-文学-人文。  相似文献   

8.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素质教育基础课,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人文素质提升的角度关注大学语文教学是"大学语文"与大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立足点。本文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现状、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角度来探究大学语文教学对人文素质提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对新时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以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从学科定位、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深入探索该课程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把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强调了其重要意义。对“大学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充分认知和极大关注,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要落实这一共识,就必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传承文化,培育青年学生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陶冶情操,提升青年学生在精神成人过程中的人文素质”这两大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课程定位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可见,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素养的熏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我不敢妄下结论。但史料解读能力无疑是历...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教育体系里,大学语文一直存在学科地位弱化、定位模糊等诸多问题,离职教育的非功利性以及社会对综合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加决定了高职教育要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文化育人的功能.本文从文化育人功能这个定位出发,从教材编排、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三大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以期能深入挖掘大学语文的深厚人文内涵和育人潜力,进而能唤醒学生心中的文化自觉,在人格层面铸就其人性和美德.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是以积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文学为依托的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探索意识、人文关怀和审美素养。大学语文教育必须注意“大学”这个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采取形式多样的“主体间性”教学,从而使大学语文教育真正有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是民族母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然而,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语文教育目前处境尴尬。大学语文教育该如何突围?路在何方?这是近年来广大高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人文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语文教育要突破当前的困境,首先必须构建能适应当代文化语境、满足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新模式,在学科定位上正本清源;其次是要完成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在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困境.紧密跟随军校教育发展历史脚步,找准课程定位,适应岗位任职需要,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着力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方可走出困境,打破目前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学语文改革在全国各高校的推进,大学语文学科定位矛盾凸显,语文学科的单一定位不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本文认为对于以实现“人文素质”为其要义的大学语文课程而言,在初高中阶段的基础语言知识文化学习后,进入大学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应当体现为交叉的人文学科课程定位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王辉 《文教资料》2008,(34):210-212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语文素质,阐述了<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学科定位,提出应该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与高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改进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其人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人文教育”和“母语教育”之争,孰轻孰重,双方各执一词,见仁见智。认为“人文教育”和“母语教育”构成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既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割,二者有机融合,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普通高校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与语文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总结了现阶段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从明晰学科定位、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及改进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通过改革与实践,使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适应应用型院校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大学语文有着极为重要的学科价值,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其重要意义方面切入阐释大学语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以期进一步引起高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