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7年以来,武汉老年教育研究会连续召开"老年大学如何创品牌"专题研讨会,其间,许多分校积极研究和开展创品牌活动。一年多的研讨与实践,使大家对老年大学的"创品牌"活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品牌"的提法主要源于工业生产领域,是一种产品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结晶。"品牌"的概念引入老年大学,是一种探索,也可以视为一种创新。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它与工业产品文化相通的是:优良的品质是它的基础,区别于他人的特色是它的标志,提高两个效益是它的目的,不过它更加偏重于社会效益。突出特色、创建品牌是发展老年教育新的增长点。各校都可以彰显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根据自身特点先开展"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创建活动,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以形成本地区的大品牌格局,促进本地区老年教育上新台阶、有新发展。下面是武汉老年教育研究会研讨"创品牌"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
老年大学是文化养老的主阵地,而文化养老是老年大学的责任担当。通过对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学员调查发现,老年学员在教学设施、课时学制、师资水平、教学方式、评价考核、课程体系、教育仪式等方面有不同需求。老年大学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高、重实用、非功利性,大多喜欢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而且个性化强,呈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吴珊 《科教导刊》2020,(3):189-190
"文化养老"概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产物,既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了当代人文关怀精神.发展老年教育成为构建文化养老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认为高校老年大学要充分发挥在文化养老方面的优势,要着眼于以下方面:学为结合,打造老年文化品牌;推进教学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突出学员在发挥"文化养老"作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文化养老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老年大学是推进文化养老工程的重要载体,理应发挥主体作用。但现实中老年大学在推进文化养老工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借力老年大学推动文化养老,就要提高认识,充分依托老年大学平台;拓展外延,积极开设老年大学分校;形成合力,大力发展老年社团组织;整合规划,盘活公共文化资源存量。  相似文献   

5.
正为充分展示老年大学的办学、教学成果和老年学员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杂志与各老年大学和广大学员之间的紧密联系,由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杂志社、淄博市老年大学协会和齐鲁石化老年大学联合主办,《老年教育·书画艺术》编辑部和淄博市老年大学承办的"魅力瓷都·彩耀夕阳"——淄博地区老年大学学员书画摄影联展,于2016年12月14日至23  相似文献   

6.
9月27日,枣庄市薛城区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暨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刘俊奇代表省委老干部局、省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杂志社等单位到会致辞,对薛  相似文献   

7.
正4月11日,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和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主办,上海老年大学承办的"老年教育东方论道——2018老年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有来自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和全国各地老年大学、媒体的200余人参与。在其间的主题互动交流环节,上海老年大学学员代表薛英,结合自身书画学习的感受及平时参与书画活动有关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收获,同大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最后,她代表上海老年大学向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佛朗索瓦·维拉斯先生赠送了由本校老年学员集体创作的《看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老年大学文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它能促进学员享受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发展文化,创造提供精神食粮,激发老年人的创造力;能增强老年大学对于社会和谐建设、文明进程的影响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城市经济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城市居民教育需求越来越高,社区教育也逐步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如今,为了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仅依靠有限的老年大学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这就需要整合老年大学与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创新老年教育模式,调动老年人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城市老年教育质量,保障老年教育水准显著提升。一、老年大学发展情况分析近些年,我国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引起了社会和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老年大学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高校老年大学信息化教育发展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高校老年大学信息化在老年教育业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不全面、支撑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环境基础设施薄弱、老年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缺失、符合老年人学习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等方面问题,指出了高校信息化环境下建设好老年大学具有良好的环境优势、成熟的建设模式和资源优势,并提出在业务平台、课程资源、信息标准、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进一步深化现有"互联网+老年教育"积累的有限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资源,强调新时代下办好高校老年大学信息化教育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创新的核心。通过教学创新建立符合老年学员全面发展、激发老年学员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老年大学教师和学员关系,才能使每一个老年学员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得到全面发展。老年教育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当前,老年大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接受式"和"示范模仿式",这有其优势也有弊端,因此要扬长避短,把握教学创新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说的老年大学文化,是指老年大学的精神文化。老年大学文化,既有科学文化,又有人文文化,这里重点指的是人文文化。老年大学的文化核心是老年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是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山西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1999年的一天,无意中听到历史系的周征松教授讲起他在老年大学教课的事情。虽然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已日渐重视老年教育,但"老年大学"这个名字,还是让我感到新鲜。尤其听到周教授谈起老年学员刻苦学习、执著求知的故事,更让我对这座银发学府充满了向往。就这样,在周教授的热心联系下我也走上了老年大学的讲台。如果说开始走进老年大学还是存有一份好奇心的话那么与老年大学相依相伴的13年,则让我对老年大学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种转变来自于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老年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老年大学通过文化提升老年群体的气质,在推进文化自信中发挥着表率引领作用.气质是可塑的,具体来讲,打造文化氛围、树好规矩、开展主题活动、贯穿思想教育、设置好课程等是提升学员气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2月9日,广东省老年大学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全省74个会员校1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剑杰专程到会祝贺。袁新立代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致贺辞,并希望广东老年教育事业在省老年大学协会的组织引领下,更好更快地发展。大会审议通过了《广东省老年大学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广东省老年大学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广东省老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教育供给与老年人学习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老年大学从政府投入举办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延伸。同时,随着我国老年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大学教学内容、办学形式与老年人追求的学习质量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以辽宁老年大学建设为例,从老年大学建设目标、办学定位、主要业务等方面阐述老年大学建设路径,以推动地方老年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在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召开了上海高校老年大学校长理论研讨会.上海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张兴,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校长黄刚,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缪德良,复旦大学老年大学校长沈文龙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地市级老年大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模糊认识,阐述了加强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揭示了地市级老年大学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的动力优势、人才优势、选题优势、应用优势等潜在优势。探索了加强地市级老年大学理论研究的措施与途径:即要有一个好头头,要有一支好队伍,要有一个好平台,要有一条好通道。呼吁要高瞻远瞩、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挖掘潜力;上下求索,拓宽路径,在"深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指导老年教育持续发展上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永安老年大学创办于1989年10月,2007年11月,作为山区县级市首批接受福建省评审试点验收,并被授予"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次年,学校被永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学校先后多次荣获省、三明市老年大学"创优活动先进集体"、"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  相似文献   

20.
对于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年轻时没有实现的"大学梦"在老年大学里圆了。在这里,老年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仅充实了休闲时间,丰富了业余爱好,还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年大学能够越办越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作者对海南老年大学学员的需求及学习能力作了深入分析,探求一条老年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