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和MUC1-mRNA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分别检测有明确肿瘤病灶的2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K19-mRNA和MUC1-mRNA的表达。结果25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和MUC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00%和56.00%,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中CK19-mRNA有1例表达阳性(5%),而MUC1-mRNA则全为阴性;20例健康对照者两者皆表达为阴性。肺癌组与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间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19-mRNAandMUC1-mRNA作为外周血中肺癌的两项分子检测指标,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较好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及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不同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胸水吸收情况快,胸膜粘连、增厚少见,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胸水治疗,操作简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有利于提高我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技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内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需进行胸腔穿刺,多次引流以缓解患者胸腔压力,给予胸腔内药物灌注治疗。但原有胸腔穿刺技术需反复多次穿刺,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了污染机会,穿刺针为金属硬针,易出现气胸、血气胸等并发症。我们将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穿刺中,克服了原有技术的不足,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12月用该方法治疗1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及药物选择1.1,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52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3岁。均有病理学诊断,其中肺癌118例,乳腺癌4例,恶性淋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在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2-01~2014-02间在我院施行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术后2周,分别统计每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21例,胸腔积液18例,术后肺不张1例,总发生率为85%,治疗组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8例,胸腔积液9例,总发生率为36%,治疗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能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于术后恢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张红 《西藏科技》2014,(2):48-49
探讨胸腔置管引流术主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观察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置管引流术治疗与胸腔穿刺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胸腔置管引流术在操作时间,减少局部损伤,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优越性。结论:胸腔置管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输卵管妊娠的种植部位、非种植部位及分泌中期正常壶腹部输卵管的表达.方法 收集输卵管妊娠的种植部位、非种植部位标本各30例,以及分泌中期正常壶腹部输卵管标本17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血β-HCG及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测定各组标本中VEGF的表达,根据阳性率和表达强度进行组织化学评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种植部位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种植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植部位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分泌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种植部位组与正常分泌期组之间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输卵管妊娠活胎病例中种植部位、非种植部位的VEGF表达均与血β-HCG呈统计学正相关(均P<0.05).结论 VEGF可能参与输卵管妊娠时胚泡植入和胎盘血管网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53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ACS:180S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对6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5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分别测定CEA和CA153.结果:肺癌组CEA和CA153水平分别是15.75±18.81 μg/L和47.18±39.52 U/L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肺癌组CEA,CA153联检阳性检出率为75.00%准确性为84.07%,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CEA和CA153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检测准确性,对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在伴与不伴高血压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2例CHF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分为伴高血压CHF组(72例)和不伴高血压CHF组(80例),两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又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亚组和常规治疗亚组,同时设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和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高血压CHF组患者的ET水平和不伴高血压CHF组血浆ET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亚组治疗后均下降(P<0.05),以卡维地洛亚组下降更明显(P<0.01);伴高血压CHF组N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亚组治疗后NO均上升(P<0.05),以卡维地洛亚组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 ET和NO与高血压病和CHF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卡维地洛可改善了C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状态及血管内皮系统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肺癌患者资料50例以及肺部非肿瘤性疾病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显著高于非肺癌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清癌胚抗原水平最高,小细胞癌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最高,鳞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最高;化疗有效和化疗无效患者之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水平检测可以帮助对肿瘤细胞类型的判断,患者化疗之前以及化疗之后的血清水平改变情况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X线捡查的应用方法及意义.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胸部X线图像可显示出胸腔积液、肺门改变及阻塞性肺气肿等症状.结果:X线检查有助于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肝硬化在疾病各个阶段的观察.结论:X线检查图像分析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GF-1、PEDF、IL-18水平变化及其与不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23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82例、微量蛋白尿组(B组)70例、临床蛋白尿组(C组)71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NC)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PEDF、IL-18水平,检测ACR、FPG、FINS、HbA1c、BUN、CREA、UA、TG、CHOL、HDL、LDL、Cys-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4组患者在年龄、病程、BMI、ACR、Cys-C、FPG、FINS、HbA1c、BUN、CREA、UA、TG、CHOL、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PEDF、VEGF、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R与病程、血糖、HbA1c、CHOL、LDL、Cys-C、IGF-1、PEDF、IL-18、VEGF、BMI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FINS、TG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GF-1、PEDF、VEGF、CR EA、LDL、IL-18、HOMA-IR是A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就存在IGF-1、PEDF、IL-18水平异常,IGF-1、PEDF、IL-18水平增加2型糖尿病及早期肾脏损伤风险。IGF-1、PEDF、IL-18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2型糖尿病肾病损伤早期发现的有价值的监测指标,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6)
目的:比较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检出率、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在早期肺癌患者的检出率、图像质量的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同时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适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术前不同Pa O2水平的肺癌患者围麻醉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方法:204例行单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根据术前Pa O2水平分成3组,A组Pa O260 mm Hg~,B组Pa O265 mm Hg~,C组Pa O270 mm Hg~:C组包括C1组和C2组,C1组患者入院时Pa O2≥70 mm Hg,C2组患者入院时Pa O270mm Hg,经过准备术前Pa O2≥70 mm Hg。记录入院,术前,仰卧位双肺通气15 min,单肺通气30 min、60min,双肺通气前1 min,手术结束前1 min及ICU拔管前1 min的血气分析及术后住ICU时间,比较3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结果:Pa O2值在单肺通气30 min、60 min及双肺通气前1 min和拔管前1min水平,A、B、C组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其中A、B组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住ICU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术前Pa O2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趋势。肺癌患者术前Pa O2≥70mm Hg能较好的耐受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黄帝内经》"五脏相音"与"导引"理论,通过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引入五音疗法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并探索其疗效,为开展晚期肺癌患者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晚期肺癌住院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五音疗法联合六字诀呼吸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癌国际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的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目的评分、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生命意义感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音疗法联合六字诀呼吸操能帮助患者成功走出心理困扰而变得更加自强、乐观与坚韧,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治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在SLE分子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致病基因的候选基因.方法通过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在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中挑选4个位于SLE易感区段的基因,通过TaqMan实时PCR技术在55例SLE患者中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得到初发性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基因表达谱,确定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实时PCR结果证明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43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3倍、0.26倍,K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TRIM基因△Ct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2.94倍,IL4R基因与EGR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正常对照的0.32、0.21倍,LRC1基因的△Ct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1),基因表达水平为正常对照的0.56倍.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中,由于B细胞淋巴亚群所占淋巴细胞比率过低,基因检测数据不稳定,故未作统计学分析.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主要集中于一系列免疫相关基因,其中TRIM,KLRC1,IL-4R及EGR-1基因在患者群中变化显著,初步断定为SLE易感基因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胸腔积液是临床较常见的体征,可以是多种不同疾病的共同表现,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可由心功能不全、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引起。本文从病史询问及查体,以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胸腔有创性检查的最新进展等4个方面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思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特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7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以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5例),前一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后一组联合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B7-H3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肝病科患者血清样本共47例,根据其乙肝两对半结果而分为4组,即大三阳组、小三阳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纤维化组,并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收取10份HBsAg阴性健康人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样本中B7-H3含量,并两两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用RT-PCR的方法检测患者组样本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并分析其与B7-H3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样本中B7-H3含量为(7.36±0.36)ng/mL,高于另外4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4组B7-H3含量均为(2.12~2.81)ng/mL之间,4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组HBV DNA检测结果显示,大三阳组HBV DNA拷贝数达到(602.2±193.2)×105/m L,与肝纤维化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三阳组、肝纤维化组患者HBV DNA拷贝数与小三阳组、慢性HBV感染组相比,其拷贝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组样本中B7-H3含量与HBVDNA拷贝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B7-H3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有所下降,可能与B7-H3在患者体内重新分布有关,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活跃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甘草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增殖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甘草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毛乳头细胞72h.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含量.反转录(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中VEGF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草提取物对毛乳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加药组浓度为2.5.5.0、10.0、15.0μg/mL时.甘草提取物促进细胞分泌VEGF.增加细胞内VEGFm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提取物对毛乳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促进毛乳头细胞分泌VEGF,甘草提取物可能是通过增加毛乳头细胞分泌VEGF来促进毛发生长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静脉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 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探讨VEGF和IL-1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10例初诊未治、10例缓解期、5例复发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血清中VEGF和IL-12的含量。结果 初诊未治组的VEGF含量(521.06±163.85pg/ml)明显高于缓解组(307.62±55.40pg/ml)及对照组(262.01±141.66pg/ml)(p均<0.05)。对照组的IL-12水平(58.96±38.11pg/ml)与初诊复发组(初诊未治组与复发组的合称32.51±14.58pg/ml)、缓解组(71.67±119.09pg/ml)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正常对照组VEGF的含量与IL-1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VEGF和IL-12与AL的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