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丁丽 《教师》2013,(36):60-60
“真是无语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叫他们昨天预习好的,今天上课都跟不知道似的……”办公室的同事又抱怨了。是啊,似乎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也许有这几点:④老师自己不重视预习,使预习环节形同虚设;②学生不重视预习,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甚至部分学生干脆就不进行课前预习;③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以为语文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写写字词;④预习作业对于小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强人所难”。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2.
知识好比浩瀚的大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人一生中不可能总有老师陪伴,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在离开学校后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实现由教师教知识到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转变。而预习无疑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学生处于“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3.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预习就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一,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消化新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三年级开始,我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全方位预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夏建平 《教师》2013,(14):67-67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1)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有惰性,从小都没有一个良好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在课上对老师的新课内容会存在很多的知识障碍,学习往往变得被动,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2)课上没有专心听课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确实不高。他们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很多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课后我可以看书。抱着这种想法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很多预习任务,但预习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甚至会使学生养成学习敷衍、不认真的坏习惯。这主要还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的习惯。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好方法呢?文章具体谈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进行课前预习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纵观学生预习作业的反馈,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不浓,学生预习的技能、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在预习作业的指引下,通过对预习作业的及时反馈指导和评价,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陆根华 《现代教学》2009,(11):53-53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课本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这导致了他们在数学问题的表述上不确切、不简练,理解上不全面、不透彻。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前先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提倡“两先两后”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会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数学成绩得以提高的基石.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在这一学习阶段中很多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帮助其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究竟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我将从预习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