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述了总有效容积2000m3的新型UASB装置,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木薯酒精废水的启动运行和污泥含量控制的过程.当反应器稳定运行时,容积负荷可达7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2d,污泥保持量在30%-41;%,COD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COD小于500mg/L.  相似文献   

2.
利用两种生物膜技术处理高校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氧化法优于生物转盘法;在停留时间为4h,接触氧化法对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78.5%和75.6%,出水能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随着气水比的增大,CODCr、NH3-N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其适宜的气水比为15∶1;出水CODCr浓度随CODCr容积负荷的增大而升高,合理的CODCr容积负荷为6~8kgCODCr/(m3.d).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CBAF),对炼油碱性污水硫化物进行了预处理实验研究,初步探讨其去除机理。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pH等对污水中硫化物的影响。当水力停留时间为32h,溶解氧不小于2mg·L^-1,pH范围在5~8时,硫化物平均去除率达到99.5%,且循环式生物曝气滤池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污水处理设施缺氧/好氧(A/O)与生物曝气生物滤池(BAF)联用处理尼龙66盐生产废水,取得较好的效果,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GB8978—1996的第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为污水的再生回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级隔离曝气生物滤池对炼油废水进行了生物氧化预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各级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当水力停留时间为7.95 h,气水比为8时,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90.3%,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为99.3%。装置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当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中污染物浓度发生大幅变化时,仍能稳定运行且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有效容积为100L的中试规模A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和启动过程中颗粒污泥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100d的启动运行,洗出沉降性能差的颗粒污泥,保留了大量活性高、沉降性能好的颗粒污泥,启动结束时反应器的有机负荷达到10gCOD/(L·d),COD去除率达859/6以上。反应器启动结束后,颗粒污泥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颗粒污泥平均直径由0.78mm增加到1.18mm,颗粒污泥沉降速度最大达到70.2m/h,比产甲烷活性几乎是接种颗粒污泥的4倍。  相似文献   

7.
为强化去除分散养猪冲洗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基于生物沸石吸附-再生和固体碳源强化反硝化技术,构建多级生态沟渠系统,并考察其间歇运行性能及水力负荷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沟渠进一步处理分散养猪冲洗水(先经序批式 ABR 处理),出水平均 COD、氨氮(NH +4-N)、总氮(TN)和总磷(TP)分别为192.0、25.74、60.64和2.63mg/L,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水流量为5L/d 时,2号沟渠平均硝酸盐氮(NO -3-N)累积量为75 mg/L 左右,NH +4-N 去除量为65 mg/L 左右,二者大致平衡;稻秆充足时,3号沟渠对 NO -3-N 的去除量为80 mg/L 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为15 mg/L,臭氧与废水的接触时间为60 min时,废水的B/C由0.1提高到0.23左右,印染废水的生化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当BAF的停留时间达到3 h时,出水的CODcr为48.22 mg/L、BOD5为9.54 mg/L、SS为8.17 mg/L、色度为18时,出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污水具有水质不稳定,可生化性好,污水中悬浮物浓度、氮和磷的含量较高等特点.以四川省茂县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为例,探讨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在小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的适用性及处理效果.通过计算关键技术参数(污泥负荷:0.15 kg·BOD5·kg^-1·MLSS·d^-1);排水比:1/4;反应周期:进水2h,曝气4h,沉淀0.8h,出水1.2h)以及时污水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DCr进水浓度:244~434 mg·L^-1,出水为21 ~40 mg·L^-1;BOD5进水浓度:150 ~250 mg·L^-1,出水12~20 mg·L^-1;NH4-N进水浓度:25~45mg·L^-1,出水2.0~6.0 mg·L^-1;TP进水浓度:2.0~5.4 mg·L^-1,出水0.2~1.0 mg·L^-1.CASS工艺处理污水的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1B要求,CASS工艺适用于茂县城镇污水处理.研究结果可为偏远的经济落后地区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运行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处理制革废水中常用SBR工艺,试验探讨了不同HRT、进水pH、COD负荷、NH3-N浓度、活性污泥浓度的运行参数,研究S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在进水COD为1500~2000mg/L、NH3-N为150~250mg/L、pH为7.5、运行污泥浓度在3.0g/L左右、曝气时间为18h时COD去除率能达到95%左右,NH3-N去除率达到97%左右,其出水能够达到一级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5-叔丁基-1,3-间苯二甲酸、1,3-双吡啶丙烷与醋酸镍以1∶1∶1的摩尔比在纯水溶剂中反应合成了镍的配合物{[Ni2(L)2(1,3-dpp)2(H2O)]·H2L}n(H2L=5-tert-butylisophthalic acid,1,3-dpp=1,3-di(4-pyridyl)propane).通过红外以及X-衍射分析,确认了其化学结构.Mr=1112.02,晶体属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a=35.166(4),b=20.051(2),c=17.115(2),β=95.003(2)°,V=12022(3)3,Z=8,Dc=1.229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0720,wR2=0.1901[I>2σ(I)].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一类特殊拓扑空间一θ-复形和θ-复形的图的定义,然后讨论了日一复形的图结构,从而更加形象直观地描述了口一复形中顶点、开滤子与闭滤子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结论:(1)设K是口一复形,G为其图,则对任意的中心滤子点U,有2≤dG(u)≤3;(2)设K是θ-复形,G为其图,则在G中不存在循环图;(3)设θ-复形K的图G为树,则在G中任意两个中心滤子点均由唯一的途径连接;(4)设u为中心滤子点,口为边滤子点或者顶点,则有d(u,v)=2m-1,m∈ω.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氢键连接的二维超分子配位化合物[Cu(mal)(tpm)(H2O)]·2H2O(mal=丙二酸,tpm=三吡唑甲烷),并用元素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624(2)nm,b=0.79318(14)nm,c=1.7526(3)nm,α=90°,β=102.352(3)°,γ=90°,V=1.8501(6)cm^3,Z=4。中心Cu(Ⅱ)离子为五配位,处于扭曲的四方锥配位环境中。晶格水与配位水形成较强的氢键将配合物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癫痫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12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TZ(戊四氮)组、VPA(丙戊酸钠)组、Gb(天麻素大剂量)组和Gs(天麻素小剂量)组(n=24)。对照组和PTZ组分别以生理盐水(4mL/kg·d)灌胃;VPA组给予丙戊酸20mg.kg^-1,Gb组和Gs组分别给予天麻素200mg.kg^-1和100mg.kg^-1;每天1次,连续7天。造模第一天,除对照组大鼠外,余者均腹腔注射戊四氮75mg/kg,记录动物行为学变化。于致痫后12h、2d、5d和7d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细胞化学术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致痫后12h,P11Z组Caspase-3有微量表达,其余各组几乎无表达;2—7d。PTZ组Caspase-3表达增加。与PTZ组比较,Gb组、Gs组及VPA组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VPA组比较,Gb组和Gs组Caspase-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能降低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制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制备了水基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实验讨论了温度、镝与钕的配比及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pH值对磁流体稳定性,改变工艺流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在n(Fe):[n(Nd3+)+n(Dy3+)]=14:1,n(Fe3+):n(Fe2+)=1.70~1.75,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Nd3+):n(Dy3+)=1:1,25%NH3.H2O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2)以明胶作为表面活性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 mL载液0.005 0 g,包裹温度在55℃左右,包裹最佳pH=4。该条件下制得黑亮的水基镝钕铁氧磁流体,其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高。在可见光的照射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看到明亮的磁光环产生。同时,还对产品的黏度、磁化强度、表面包覆情况、稳定性等进行了相应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分离技术代替板框对霉酚酸发酵液的过滤,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澄清和浓缩实验.采用陶瓷膜(0.1μm)和S-372纳滤膜技术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研究,研究了膜系统的通量、加水倍数和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陶瓷膜加水4倍时,霉酚酸的收率可达96.5%,平均通量可达160-180 L/( m2·h);纳滤对霉酚酸的截留率和收率均达到98%,霉酚酸效价可浓缩到21 g/L,通量为25 L/( m2·h)左右,与板框滤液效价相比,提高了3.5倍.结果表明: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工艺在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板框过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然后以一定比例的镝钕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选择淀粉为包覆剂制备水基稀土复合铁氧磁流体.考察了镝钕的用量、包覆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包覆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粒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实验总结出适宜的条件:在n(Fe):[n(Nd3+)+n(Dy3+)]=30:1,n(Fe3+):n(Fe2+)=1.70~1.75前提下,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Dy3+):n(Nd3+)=4:1,25%NH3.H2O(A.R.)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以淀粉作为包覆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mL载液0.0050g,包裹温度在50℃左右,包裹最佳pH=2~3,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水基稀土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的要高.  相似文献   

18.
灵芝凉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灵芝凉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温高压法提取葛根等药质有效成分,浸提条件为:料水比1:20,0.1MPa,121℃,0.5h.与茶提液进行调配时,通过添加包埋剂(β-环化糊精)和甜味剂(木糖醇糖浆与蜂蜜)得到口感清爽、色泽均匀、体态澄清的灵芝茶饮料,最佳的成分配比为:灵芝提取液25%(V/V),茶提液35%(V/V),β-环化糊精1%(W/V),甜味剂6%(V/V).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灵芝凉荼的最佳防腐护色方案,成分配比为:山梨酸钾0.20g/kg,抗坏血酸0.03%,柠檬酸3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