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玮 《陕西教育》2005,(11):9-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全面的能力、健康的体魄,更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班主任应当不断研究在班级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可以说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得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优秀的医学高校医学生,不仅要学好医学专业技能,而且应增强人际沟通心理素质能力的修养。具有成熟理性稳重健康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实践的生活学习及未来的工作中娴熟地运用好。加强培养高校护理学生健康交际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既是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更是未来护理工作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4.
柳峰 《考试周刊》2013,(21):133-134
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肖龙江 《教书育人》2000,(14):43-45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类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福利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这一宣言指出人的健康包括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该组织还强调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心理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他们的创新意识、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地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健康的心理素质必不可少.当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存在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情绪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增强教育塑人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提出:21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培养学生敏锐的认识能力、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以及具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由于21世纪是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相融合的时代,所以21世纪的人才是必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的综合素质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心理素质。21世纪的人才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如下:1.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要有爱心,善于协调人际关系。2.要具有健全的智力与学习能力。未来的世界发明创造多,知识更新快,因此,不仅要培养青年一代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3.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10.
面对 2 1世纪的激烈斗争 ,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具有较全面的能力 ,而且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是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一、认清功能 ,明确目的近年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关于人的“健康”的三要素 ,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 ,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  相似文献   

11.
杜淑艳  孙宝明 《职业技术》2006,(10):118-118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没有打好心理素质基础的人才是有缺陷的人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的要求。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生表现出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学生,教育者应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不良个性倾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和谐的山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类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福利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指出健康包括三个要素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该组织还强调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面对 2 1世纪的激烈竞争 ,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具有较全面的能力 ,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 ,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心理…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得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他将来能否成才的关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的。心理学家预言:未来的社会公民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强健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健康心理素质。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面向未来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社会将是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递快捷、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21世纪除了对人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外,更需要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应对挫折的承受力、强烈的竞争意识、与人共事的合作能力以及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能力等等,这无形中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现在的中小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担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要在未来社会中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并走在发展的前面,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采取多种类型的、开放的心理教育模式,解决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扰,优化他们的心理结…  相似文献   

16.
赵正铭 《教书育人》2000,(18):40-42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表明: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强健和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得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新时期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健康的身心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吴莹 《华章》2010,(20)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体育教育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第一”教学理念,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