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杰克是个“坏孩子”.起码.他觉得妈妈和同学们是这样认为的。 学习成绩不好.在整个年级也是最后几名.一个考试常常不及格的孩子.还经常跟同学们打架.教育无数回也没有改变.这着实让老师不喜欢。妈妈也经常拿邻居的小朋友跟他比较。你看,希姆又考了一百分。杰克.你不是个好孩子.除了调皮.你还会做什么々  相似文献   

2.
金莹莹 《科学中国人》2011,(9):44-49,82
与华罗庚为邻从科学救国之路 在上世纪30年代的江南雄镇南浔.有一户人家人丁兴旺、儿女满堂。这是一个有五个女儿和五个儿子的大家庭.排行老七的男孩于1933年5月13日出生.因为他在哥哥去世不久后出生,父母尤其期待他能健康成长.于是在他名字中加了一个“虎”字,但这一加.却使“老虎”的外号伴随了他一生。他,就是中国热能工程专家林宗虎。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2012,(9)
小曹是河海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在填写绿城集团网络职位申请表时,惊讶地发现,居然有“星座”一栏,而且是必填项目。“难道是我out了,现在找工作还要看星座?”天津的一名男青年和小曹有着相同的困惑。这名男青年发现一家婚礼顾问公司在招聘启事上.除了要求应聘者“反应敏捷,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5,(5):72-72
常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说的是该人有气度,有大将风范,不过,最近看史书,发现历代的宰相除了心胸宽广之外还有很多特点,诸如善于察言观色,善于表现,口若悬河等。一个朋友新婚,他说他娶的不仅仅是老婆,还是一个“宰相”。他是中专学历,而她是本科,他对外语一窍不通,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嘛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6.
袁艳华 《知识窗》2013,(10):40-43
1900年,斯克里亚宾进入他创作的中期转折阶段。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哲学名著,并开始接受尼采哲学、唯我意识论以及叔本华的非理性观.作品也开始倾向于神秘主义.而作于1903年的《第四钢琴奏鸣曲》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从整体来看,《第四钢琴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以前早期作品的一个总结.“启下”则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形成后的一种创作上的新起点.即他的神秘主义思想开始逐步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本文以这些方面为基点.对这一奏鸣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莹 《知识窗》2013,(1):55-55
他.这是一个暧昧而多情的音节,说出来时嘴角还残留着些许靡靡之音.在你年轻时.她曾多少次脸蛋微红地轻轻呢喃着“他”。然而。当我出现时,你甘愿从舞台上退下.变为将我送上舞台的“你”.这个平凡至淹没于人海的音节.  相似文献   

8.
侯智勇 《知识窗》2013,(1):27-27
他已经是个当红主持人,但出于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在栏目里出任串场主持人,而且留给他的位置非常尴尬:由于节目结构的限制.主持人可以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其实极其有限.不客气地说.他的作用约等于一个报幕员。或者.戏言一句,这纯属“打酱油”的差事。  相似文献   

9.
得克萨斯大学心理系教授詹姆斯.W.潘尼贝克博士对单词计数的兴趣始于20多年前。当时他进行的几项研究结果显示:遭受心灵创伤后愿意尽情倾诉的人往往比绝口不谈的人心理更健康。由此.他想知道:人们使用的每一个单词中到底隐藏了多少信息.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我”、“你”、“这”、“那”等词。  相似文献   

10.
王芳 《知识窗》2013,(7):31-31
相传古代有一个书生进京赶考,逢大雨便在一农家借宿.那晚他蹲厕所时发现鞋尖上有一粒米饭,因思一粥一饭之不易.因对物力维艰的尊重.便捡起来放进了嘴里。后来,他的考卷上.一个“主”字漏写了上面一点.写成了“王”字,这在当时不仅不能考上.  相似文献   

11.
教养的证据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相似文献   

12.
同桌张菲     
“这是新来的同学.叫马小鸣……”老班带着马小鸣向同学们这样介绍他.然后又指着最后一排一个女生身旁的空座位说.“你就坐那吧,说完这些就急匆匆地走了、  相似文献   

13.
酒和砖头     
《知识窗》2010,(7):60-60
瑞典是一个禁酒的国家。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你问吧。”法官说。“我如果吃了枣,这没什么不好吧?”  相似文献   

14.
姜紫烟 《知识窗》2010,(5):55-55
“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总会想起东方齐洛瓦。”20世纪80年代.这句广告语曾经广为流传。电视画面上,烈日当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正在艰难跋涉.他衣衫褴褛.汗流决背。不幸的是.他的水壶已经干了.正当他陷入绝望时.一台冰箱忽然出现在前方。  相似文献   

15.
朱成玉 《知识窗》2013,(9):10-10
我有一个朋友承包了一个小煤矿,干得还算顺利。他的性格有些张扬。几个有资历的矿主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有一次在酒桌上,一个很牛的矿主就对他说:“你现在到底有啥啊.凭什么这么张狂呢?”他说:“我可能现在什么都不如你.但是有一样是你不如我的。那就是年龄。你比我大10岁。这10年之间发生什么.谁都不可预料。年轻,就是我的资本。”  相似文献   

16.
大凡贪官,除了贪财好色外.似乎还有一个共同点,即特别“自信”。“幕马案”主角之一马向东被关押辽宁时,依然做着“异地做官”的美梦。被收审江苏期间,甚至声称“如果不让我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的损失”,口气特大。原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明明是“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偏偏大言不惭地自诩为“楚中良将”。有一次接受审问时,他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交待完就可以回天门了吧?在电视上露露脸,在市委大楼里转一转,继续干。  相似文献   

17.
路勇 《知识窗》2010,(8):14-14
“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留下这句哲理箴言的是托马斯·卡菜尔.他是19世纪苏格兰著名的评论、讽刺作家、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颇具影响力.到了21世纪的今日.我们依旧习惯称他为“文坛怪杰”.  相似文献   

18.
上任不久的三星总裁李健熙.决定改变三星产品全面落后日系电子产品的糟糕状况。为此.他喊出了“除了老婆和孩子.一切都要变”的口号.希望大家能改变之前懒散的作风.迅速高效地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1布里安·波洛斯基的家乡位于安大略省西南部.每当他骑车行进在自家农场旁边的石子路上时.他都会小心留神着周围的情况。他会时不时前后扭一下头.他关注的是树木的枝叶、栅栏和来往的车辆。不是从没出现过意外.“有一次.在一个没有多少参照物的地方.我在路上翻倒了。”他回忆说.“我从一个小山坡上摔了下来.耳朵差点儿被一根树枝扎穿。”幸亏问题不大.毕竟他自小在乡下长大.  相似文献   

20.
万新宇 《知识窗》2013,(15):40-40
当飞哥第一次听到我要给他写传记时.第一反应就是“我好像还活着.你怎么就要给我立传了”.飞哥是三年前才转到我们寝室来的.让我惊讶的是.除了我之外.寝室其他的人都听过他的大名。室友说.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飞哥拿着豆浆在林园路瞎转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