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高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乐于"学",会"自学"。长期以来对于重视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2.
丁建华 《考试周刊》2010,(39):70-71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以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入境—研读—拓展"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激情引趣"、"建构学习"和"反思延伸",引导学生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提升人格,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结合教学设计及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相应地提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促进应用。通过对物理教学模式及思路的深入分析,就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效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进行了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自学古诗六步法"一拆、二释、三连、四悟、五评、六展。"自学古诗六步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爱学"、"会学"、"主动学"的现代学法。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施"自主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6.
沈辉 《考试周刊》2010,(30):193-194
课程改革,目的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质疑—探究—反思—创新"是突破口。"质疑—探究—反思—创新"教学其实质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强调教师要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来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反思创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收集资料,开展“质疑-探究-反思-创新”学习实践和研究,试图改善班级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此以开展“质疑-探究-反思-创新”学习的方法和步骤为主,谈谈开展教学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刘虹 《天津教育》2014,(21):111-113
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实现主动学习,使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落实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我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摸索出"前学引路,探究导思"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两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一条为教学理念线,即课堂教学关系是伙伴学习关系.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课堂中互为伙伴,主动汲取知识、互帮互促、个性得以发展.二是以探究为教学活动行为主线.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此,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卢炜  罗明超 《考试周刊》2011,(72):202-203
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现状,从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本质出发,重点探讨了对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把握的四个环节:以"爱学真学"为出发点,培养想象力,使学生想创新;鼓励质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敢创新;围绕"会学学会"做文章,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爱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实践了“自觉质疑—品味感悟—创意表达”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以激活学习的主体,变讲课为“导”课,变“教室”为“学室”,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导”来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一、自学质疑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语文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因为语文的学习绝对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自学质疑法的根本目的。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此法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好的预习是前提、学会质疑很关键、释疑要有目的。"自学质疑法"为主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线,并坚持"一法为主,多法并用"的原则,防止教法单调、模式化。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番禺区在2012年开始推广"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并逐渐形成受益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课前自主研学的质量的保证,是实施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如何保证学生课前自主研学的质量呢?除了制度、时间上的保证外,最关键的是编写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高质量研学案,尤其是设计好研学案中学生自学、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只有产生了质疑,学生才能够围绕着问题去思考,才能够在质疑中得到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对目前在小学课堂中质疑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质疑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主质疑与交流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质疑——组内交流——汇报评价——运用创新。一、基本环节1、自学质疑。亚里斯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起点,也是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者必先会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起点。自学阶段一般放在教学的第一课时或一节课初始十几分钟。因此,这里的自学不是指学生的课前预习,而是指根据课文类型,按一定的阅读程序或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运用已有的知…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86):40-41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把限制教师在课堂单向讲授的时间作为抓手,充分拓展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和操作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点拨、指导的能力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就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的做法有;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等。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质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疑而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入手,结合初中学生特点,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四段教学法"教学模式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共学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会学、创新学的能力为实施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此模式属再生性课题,旨在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更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创新学习的能力,力争在课堂教学中的"师导"、"生学"的关系处理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