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笔墨酣畅,造型简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是对“笔”(线条)表现力的强化,体现了人物画风格的创新,以简洁的笔墨将人物的精神传达出来,达到“笔简神具”的效果,推动了宋元以来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明清时期,对这种风格加以改造,直接导入写意画的道理,形成中国人物画的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2.
意笔人物画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 ,传统中的意笔人物画一直把笔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在意笔人物画中 ,人物的结构、动态、表情、气质及一切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笔墨的合理应用才得以再现和传神 ,而笔墨也是借助表现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物象的复杂形貌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意笔人物画用笔要求厚重、稳健、力度、浑朴 ,既注重整体感觉 ,又注意每笔的用笔效果  相似文献   

3.
赖辉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81-183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空白、散点透视法以及画面时间的呈现,体现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独特魅力。以上特征对于我们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借鉴禅宗二派的分法,将中国画史分为"南北宗"的理论创新,其主要贡献是中国画流派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指向是古代山水画,对明、清两代的中国画发展影响甚大。那么既然有"南北宗"的山水画,就必然有"南北宗"的人物画,本命题就是这样产生的。南宗人物画以写意为创作形式,因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目前研究南、北宗山水画的人很多,而研究南、北宗人物画和花鸟画者"鲜有闻"。所以梳理南宗人物画发展脉络,解读南宗人物画风格流变和审美取向,具有填补南宗人物画研究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物画以人为主,是我国传统绘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人物画烙印着深厚的时代特征。以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来讲,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画中的服饰,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现当时服饰文化的魅力。文章探析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文化,以便更好地在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装文化之间进行权衡,实现服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与西方写实性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一样,中国传统人物画也是以关注现实为依归,且以叙事性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事件,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模式。但是,由于绘画材料的不同以及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中国人物画的现实主义与西方绘画又有很大的区别,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西方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是写实性的,而中国画的现实主义是写意性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工笔人物画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工笔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个艺术爱好者。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许多事物都在提倡走创新道路,工笔人物画也不例外,只有走创新路线才能让它的艺术价值得到进一步地升华,才能让艺术魅力发扬光大。如何实现工笔人物画的创新,是每一位画家需要深思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翁振新教授从事中国逸笔人物画教学和福建风土题材惠安女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卓著,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为南宗人物画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本文就翁振新教授作品的表现形态、美学特征,以及学术探求作一阐析。  相似文献   

9.
元代文人画大兴,文人画家多通过画山水画来寄托对故国的眷恋,抒写郁闷不平的胸臆,追求笔情墨趣,故道释人物画比前代更少。少数善画道释人物画的画家也多以水墨或白描手法作画,以重笔墨之趣,不似前人注意庄严肃穆的形象。由于元代许多不满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遁入佛道教,尤其全真道教的兴起,成为部分知识分子躲避战乱,寻求精神安慰的出路。所以元代善画的道士非常多,上至天师,下至一般道士,有记载的就不下四十人,其中有些人是元代,也是中国美术史上有杰出成就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我总在说,敦煌事业是从临摹起家的。敦煌研究院临摹质量的提高,与常书鸿先生制定政策有关,但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还是应该归功于段先生。我是学油画的,以前不喜欢国画的花花草草,在学校上学期间我觉得中国的人物画都不行,没有意思,那时是比较崇洋的。到敦煌来就是想了解我们自己传统的人物画,因此才来敦煌。  相似文献   

11.
赵雄  刘显成 《文教资料》2014,(34):55-56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试图从中国人物画角度围绕主题性创作这一命题 ,以主题性作品的经典范本为依据来讨论它的基本属性 ,并从主题性创作的本质特征出发 ,来探讨现代语境条件下如何面对传统 ,走向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写意人物画是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延续,本文从对传统哲学文化、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造型与笔墨,以及客观真实是艺术之母四个方面,对它的发展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中国古代人物画可以因不同角度而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这样两种分类:一是由题材的不同划分为很多种类,一是由画法的不同划分为很多种类。鉴于中国古代人物画传承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多种形态,因此对其的研究有着非常深厚而巨大的价值。本文以敦煌壁画"飞天"为例,主要谈谈关于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分支,在它几千年的发展中,唐朝是它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唐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国富民强,所以我国的文化艺术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别开生面的发展,特别是宫廷人物画的发展在此时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大量的画家投入到人物画的创作中,张萱和周畴是当时较为典型的两位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面貌完整、色彩至今基本未变。通过研究这两位画家及其作品,我们能对唐代人物画的全貌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对当代画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宋代的人物画从题材到表现形式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的局面,其艺术特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是宋代社会文化艺术的一个缩影,又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风格的形成和宋代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有紧密联系的,它符合宋人的审美倾向,被世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工笔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在现在的大型展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它、关注它,并试图把握它的主流方向.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画者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新形式、新关注点的出现会让人耳目一新,但在这众多的"新"中我们不应该被冲昏头脑,而应该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去客观地审视"新"是否符合绘画的真谛.不跟风是艺术家应具备的一种基本品质.本文试从如何认识工笔人物画、工笔人物画的现状和发展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针对现状中存在的谨毛失貌和色彩堆积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工笔人物画发展的症站所在.  相似文献   

18.
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已呈现出兴旺繁盛的景象,本文分别从题材、造型、色彩等三个方面来论述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多元化语境中,如何认识艺术的民族性,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面临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发掘出它与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的装饰性及图案的平面性上的共通之处,并能达到相互借鉴吸收.怎样把蒙古族服饰中点线面的设计以及服饰色彩的装饰性,吸收到画面的构图布局中来,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从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等方面论述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当今画坛的地位和发展意义,阐述了作者对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