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新迎 《考试周刊》2012,(49):28-30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吴映珊 《考试周刊》2011,(41):39-41
如果纯粹地"为考试而学",会扼制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学生厌学语文、不学语文,导致语文能力下降,导致"母语危机"。这事关国家民族尊严与存亡。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保卫母语:教好语文,让学生热爱语文,并为生活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举一反三",有人指出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最主要原因。而事实上"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但目前语文教学"举三反一"比较薄弱,需要走回归路。从"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关系认识和语文教学"举三反一"的重要性出发,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两者并举来解决语文教学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教学:现代语文教学的标志 20世纪的语文教学脱胎于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教育,其标志是"语言专门化",呈现"知识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改革浪潮中,"知识化"成为批判的焦点,"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淡化知识"的语文教学的新主张,导向偏重语文实践体验的"语感"教学,以致教师和学生缺少应该掌握的最低量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是学生练"语"习"文"的"训练场"。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以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清清楚楚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把学生领到无边快乐的知识海洋?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走——课前自学、当堂训练、有机拓展。  相似文献   

6.
掌握好语文教学,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语文教学的模式问题;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思维性"三、语文教学的包容性问题:"只有语文学好了,其他的功课才能学好。"四、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五、语文学习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陈雪芹 《考试周刊》2009,(38):67-68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给学生极大的精神享受。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和谐与高度的统一。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教育发展特点中探索语文学科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整合,介绍了"网络语文"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其操作策略,从宏观中阐述"网络语文"教学的作用,以期构建"网络语文"教学的操作模式,推动"网络语文"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0.
"简简单单"的背后,是对语文课程的本体特质有着准确的把握,对儿童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简简单单,需要坚守语文教学的底线,竭力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语"、胸中有"脉",营构语文教学的醇境;简简单单,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1.
许伟杰 《考试周刊》2011,(11):41-41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在此,我就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梅学军 《成才之路》2011,(12):31-31
一、中学语文有效教学出台的背景语文教学的改革,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无论是一开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还是到后来的"洋思目标教学";无论是"应试教学"还是"素质教学"的大辩论,还是到今天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确定;期间,积淀了无数弄潮儿的灿烂智慧,语文教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是铁定无疑的。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13.
"作文先导式"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从学生体验出发,以落实学生体验、表达及阅读为先导,教学全程视教材内容需求合理的将拼音、识字、阅读以及作文常识等教学及其相应的训练环节纳入课堂中,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力、观察力及创新能力。本文简要概括"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含义,并分析该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及其实施,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一、"作文先导式"的含义"作文先导式"教学简要概括为,教师以"作文"为语文教学载体,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必须关照人,必须关注人的生活,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启发学生去主动获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三个重心转移"。即,由"应试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由"课堂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移。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流派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获得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和美语文"在古诗教学中精彩演绎,细品之,拓展了"和美语文"以下的实践操作范畴。  相似文献   

16.
林健康 《考试周刊》2012,(47):34-35
语文教学存在缺失的一面:轻视生活,漠视生命,无视生态。"生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是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所在,创建和谐平衡的语文教学内外"生态"关系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要很好地把这三者统一协调起来,发挥语文教学的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教学的最佳情境就是把语文学习放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具体实践,使语文学习生活化,这不仅是大语文格局构建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体现。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通联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进行了以下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保越 《考试周刊》2010,(33):61-62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动机教学"与"目的教学"等几组关系进行再认识,以实现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处于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新课程改革把"教育民主"、"回归生活"、"发展个性"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观教育理念,从知识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20.
范超 《教育革新》2010,(1):58-58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尤其是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理解与感悟才是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应在"读中促悟,以悟促读"。由此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读"的具体、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