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2日,关于数字电影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放映了一批数字电影,令观众耳目一新。据了解,这是数字电影首次在国内放映,其观众也成为国内首批数字影片观众。 这次放映的数字电影共有5部,放映影片的上海影城是世界上近20家数字影院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能够放映数字电影的影院。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引进了DTS、SDDS等高科技放映技术,而DLP(数字光影技术)是其最新引进的技术项目。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告诉记者,DLP技术的运用是世界电影发展史的重大革命,该技术用计算机和数字放映机代替传统的35毫米电影,…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正在翻天地覆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电影工业正经历着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近年出现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已经在世界各地应用起来,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多部电影的数字化放映。现今经过好莱坞认可的数字放映系统主要由数字电影放映机和数字电影服务器两大部份组成。完全不使用胶片作为放映媒体,具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11,(7):63-63
流动放映系统主要面对农村地区和社区,而数字电影中档系统主要面对中小城市的专业影院。在1.3K数字影院系统出现之前,中国电影市场分为高端市场和农村市场。高端市场放映系统采用与DCI接轨的2K放映系统,主要在大城市专业影院放映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吸引着"高端"电影爱好者。农村流动放映系统采用自有格式,主要放映农村公益影片,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4.
曹荣荣 《视听界》2009,(3):76-77
在整个电影产业中,电影放映业是承担影片价值实现的环节,也是使电影投资获得回报并得以再生产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电影放映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直接为影片与观众架起一座桥梁。然而能否让更多的观众愿意通过这座桥梁来观看影片,则是这种经营管理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院线制的实行,中国电影放映业的繁荣局面逐步显现。面对放映市场的激烈竞争,江苏本土院线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有哪些对策,这是其在谋求发展中所要面对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挎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从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影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1997年5月,加映在美国影片《山崩地裂》前的“新飞电器”企业形象广告片,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贴片广告。  相似文献   

6.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7.
传媒资讯     
《传媒》2004,(1):4-7
政策《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等发布根据规定,在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逐步放开的基础上,再次降低门槛。中资单位在连续以单片形式拍摄了两部电影后,就可成立电影制片公司;发行过两部国产影片和发行过两部电视剧的公司可在本省申请国产影片发行许可。今年,电影创作中的合拍片已占到国产影片的三分之一,《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管理规定》除要求主要演员中境外人  相似文献   

8.
刘欢  孙宏 《新闻前哨》2010,(5):94-95
电影的盈利模式包括票房收入以及后电影市场。目前,我国电影在生产、发行、放映上的脱节。相互不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电影企业对放映的影片内容、质量,事先所知甚少。中国电影人更多地重视电影产品的开发和制作,对后电影产品开发则相对弱视。随着电影产业的日益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9.
陆劲 《新闻爱好者》2011,(2):103-104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广受青睐,同样作为一种广告媒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资金的注入,促进了电影贴片广告的发展。电影贴片广告是指将企业产品或形象的广告与影片一同拷贝,并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叶,电影技术在欧洲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后,上海的戏院里就出现了“西洋影戏”.当时,不仅放映的影片来自欧美各国的,就连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的,也都是些外国侨民.最早在中国摄制新闻纪录片的劳罗,便是个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的意大利商人.1908年3月,他用一架木壳摄影机在上海试验性地拍摄了《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接着又于同年11月在北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丛析     
风格独特的电影放映厅四川省电影公司从今年二月开始,利用自己丰富的藏片,举办文艺片专场放映。到目前为止,他们除每周固定举办中外名著改编的电影专场。中外各种获奖影片专场外,还为大专院校学生们开设了英日语原版片专场。为照顾到城郊各院校学生看片方便,还将放映时间定在每星期三晚上和星期日白天。  相似文献   

12.
1895年12月28日 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正式宣告电影诞生.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年代,苏联进步电影在广‘大解放区广为放映。因为没有译制,观众只有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讲解简要情节来了解影片大慨。当时,在整个旧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充斥着形形色色打着半文不白字幕的西方影片。1948年1月,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二十多个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固话”的电影,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日前在京向学界放映了馆藏的部分中国早期纪录电影与国民革命影像,这也是这批影片首次公开。专家、学者围绕这批纪录片的历史及艺术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在为期2天的中国早期纪录电影与  相似文献   

15.
辰目 《传媒》2012,(8):1
正小时候在家乡当小学生,一听说村子里来了电影放映队,晚上要演电影,心里就甭提多高兴了。早些吃了晚饭,给母亲说一声,先去占位子(给母亲、家人和自己放凳子)。接着电影就开始放映了。记得那时正式影片放映之前,总会放一些新闻片,后来知道那就是纪录片。有时放几个新闻片子,有时就放一个片子,都不算长,约有几  相似文献   

16.
这种靠“大片”来支撑国产影片票房的畸型倾斜,几乎使中国电影这座本来就不高的塔倒塌2006年,中国内地共拍了电影330部,其中用胶片拍摄的220部,还有110部是用高清拍摄的;能进入影院放映的影片约150~160部左右。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估计约为26亿元。不过,尚未计算出来国产片占了这26亿的多少,外国电影又占了多少?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冲 动  何方智 当兵五年,与电影打了五年交道,已经记不清自己放映过多少影片。领导和战友们的肯定 ,说明我本职工作干得还算不错。然而,不知何原因,看到科报道组的战友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纸上 ,我的眼也红了。“他们能在报上发表文章,我为什么不行 ?”不服输的心理使我产生了写稿投稿的冲动。   因为我是个放映员,时时处处与各类型的影片接触,于是我想到了写影评 ,我开始留意每一部放映过或未放映过的影片。   记得去年那个晚上,我刚放完《咱们的退伍兵》这部影片,战士们就议论纷纷,当时我也在纸上随便发表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孙宝国 《青年记者》2016,(24):80-81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主动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中.从2003年开始,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乡土电影的主导元素.本文从文艺政策和形态特征两个方面,对产业时代的中国乡土电影加以分析. 文艺政策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审查暂行规定》(国家广电总局第18号令)、《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目的是降低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领域资格准入门槛,吸收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电影产业;激活电影流通领域,推进国产影片发行放映;压缩政府审批程序,推进产业快速发展;鼓励电影作品创新,让电影作品更好地面向群众市场.  相似文献   

19.
作者原稿: 《洼里村王福耕办起家庭电影院》本报讯(通讯员焦薇莉)每星期六和星期日,天一擦黑,顺义县南彩乡洼里村王福耕家的庭院里就聚满了前来看电影的农民。王福耕自办的这个家庭影院,开办两个多月来,已放映二十多场,农民观众已逾万人。五十二岁的王福耕是顺义县电影发行公司副经理。他看到家乡农民看电影有困难,便花七百多元钱购买了一套电影放映设备,并与公司定了租借影片的协议,利用星期六、日回家休息的时间,在自  相似文献   

20.
聂焱 《新闻通讯》2008,(9):24-25
百年来,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技术和艺术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变革,但始终没有改变胶片成像、银幕投映的制作放映方式。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字技术进入电影创作领域,给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把电影的表现空间拓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从电影的前期准备、现场制作、后期剪辑、特技效果到传输发行放映诸多环节,都成为数字技术驰骋的疆场。数字技术甚至打破了以往电影的制作方式,数字高清摄影机已运用于影片拍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