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以来,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在这个竞争形式下,很多高校组成考试联盟,比如目前的“北约联盟”(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主)、“华约联盟”(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主)、“同济联盟”(以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主)。  相似文献   

2.
考试是高校招生常用的工具。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联合招生考试是联合招生的工具,其产生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目的是为招生服务。自主招生联考是自主招生的新形式,其产生主要由教育内部发展规律所推动,着重于提高考试本身的公平性、科学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耿银平 《教育》2009,(2):17-17
新年伊始,各高校2009年自主招生考试就紧锣密鼓开场了。不少平时文化课成绩拔尖的学生,却在自主招生考试中“落马”。其实,自主招生考倒的不仅是“书呆子”,更有现行的学习理念、认知惯性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考招生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在于过去政府集中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向考录分离,高校自主招生转变。统一考试与高校我自主招生权并不矛盾,在统一考试的基础,实行考录分离,高校自主招生是招生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自主招生权存在下放不够,也存在高校在使用权利时自律不够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高校自主招生的全面过渡。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推出A计划B计划"、"北大等7所名校将联合举办2011年自主选拔考试"、"浙江大学新加盟清华等五校自主选拔联合考试"、"北师大2011年首次设立‘学科兴趣生’招生类别"……近日,接二连三出现的有关自主招生的消息亮点频现,让人真切感受到,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季"未到先热"。河北省2011年高考报名将于12月开始,2011年的高考招生工作也随之拉开序幕。相关院校自主招生政策也在陆续出台。2011年自主招生领域有何新变化?目前自主招生的院校都有哪些?河北省近两年自主招生的情况怎么样?高校测试都注重些什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将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6.
在2011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全国有33所著名高校结成了4个招生联盟,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国家985工程一期、二期重点建设的高校.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获得了自主招生考试权利,自主招生考试已经引起了考生、家长、一线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自主招生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一些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具有较强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昨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按笔画为序)等5所全国名校招生部门宣布,将在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中举行联合自主招生考试,我省高校有关人士认为,此举对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9年,清华、上海交大等五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可以说是招生改革的一项重要事件。在考试前,学生、家长、教师都在猜测,自主招生究竟考啥?2010年1月10日,五校公布了国家教育考试中心所出的自主招生考试样题和参考答案。看后考生和老师纷纷感叹:题很活,想考好不容易。而笔者对于物理试题的评价是一个字:高!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13,(3):57
2013年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仍继续实行"北约"联考模式。预计"北约"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方案将于本月底向考生公布。"北约"成员由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微博)、武汉大学(微博招生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微博招生办)、香港大学等11所高校组成。该联盟的自主选拔联考将在各省主要城市同时进行,考生可就近选择,一经确认,不得更改。具体地点将在本  相似文献   

10.
梁会琴 《物理教学》2013,(2):60-63,67
本文介绍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它依据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以能力立意为宗旨,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所有试题都没有超过高考大纲,但是整体难度高于高考试题,体现了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高校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解析,是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理科尖子学生迫切需要的,也是高中教师辅导学生所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从2003年起,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教育部允许28所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2005年全国又有4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才华出众、有个性特长的考生,有可能进入理想的高校;实行多年的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制度正在开始变革。自主招生考试的试点可以改变在原有统一考试下存在的许多弊端,比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高校自主招生“扩版升级”。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学生司2006年工作思路和重点》。新增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1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使自主招生高校总数达到53所。同时,允许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在计划总量5%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自主招生是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权利。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起发展迅速,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清华、北大、同济等高校纷纷各自结盟,究竟是为了掐尖抢生源?还是为了减轻考生压力、降低考生成本,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本文通过对自主招生联考的利弊分析,认为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应该扩大院校范围,建立反馈机制,并加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探索自主招生制度改革12年以来,一直纠结于考试,被"唯分数论"绑架,自主招生"联考"成为考试的主流模式,自主招生因考试而不断被诟病,最终迎来一系列的限考令。就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建议从五个方面着力:其一,认真总结经验,尝试迈出新的步伐;其二,以人为本,摆脱"唯分数论"惯性的牵绊;其三,瞄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目标,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四,放宽视野,尝试学习借鉴世界著名高校的经验;其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我们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联考成为自主招生考试的一种新形式。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具有降低高校招生成本、考生选择机会增多、招考公信力强等优势,但也存在考试公平性欠缺、招生与人才的培养相脱离等不足。未来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应朝着明确联考定位、维护联考公平、探索联合培养拔尖人才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蓝崑 《文教资料》2009,(19):205-206
自主招生是我国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积极探索.从2001年试点以来,自主招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经历了9个年头.在这9年时间里,上级主管部门、各试点高校以及众多的考生家长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招生模式都在不断摸索、改进和尝试.本文从自主招生的发展、招生模式、考试类型等方面对自主招生进行了小结和分析,希望自主招生在引导基础教育、促进人才选拔方式多样化、改善生源结构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自主招生政策自从推出之日起,就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高校的自主招生是如何组织考试并选拔录取的?能否保证公平公正?它对应考者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这样的招生方式?在本文,作者对考生所关心的这些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18.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作为突破统一高考体制束缚的推进制度设计改革的举措,对于国家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施行至今十余年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推进,为探索在统一考试招生的体制内实行高校自主考核评价录取的招生制度改革树立了典型。随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数量的逐步增加,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实现"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为高校选拔丰富多样的创新人才,高校自主招生制度需要在组织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突破以应对新形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高校实行了部分招生计划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各地中学推荐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培养潜质,或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高校自己组织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两轮考试确定自主招生的对象,但入选考生依然要参加全国的统考。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涉足破冰之旅,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钩。1185名上海高三考生完成了复旦大学自主选拔“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预录取300名考生,这些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直接入读复旦大学。这意味着“面试”将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高考考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刘盾 《考试研究》2015,(2):92-93
<正>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同年1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本次自主招生的改革重点主要包括推后考试时间、取消联考、优化制度等方面,与以往自主招生"小打小闹"的改革相比,有重大的调整变化。以往,各个高校的自主招生初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2月或3月。譬如,2011年至2014年"北约"高校联盟的自主招生初试时间分别为2月20日、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