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龚泽军 《图书馆杂志》2005,24(2):69-72,83
《敦煌愿文集》作为国内最早的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敦煌愿文的集校本,其对于敦煌愿文研究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在有些方面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我们选择了其中五十例,从原卷核对、字形辨认、词语训释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说明,以使敦煌愿文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敦煌历文是敦煌出土社会经济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文章对"楼上""、离""、簟"、"色物"、"栖木"五个俗语词进行考释,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误录、误释之处,从而可为汉语词汇史、辞书编纂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中土文献和佛经材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和佛教义理二维视角对《愿文集》重新校读,试作拾遗补正,以便学术界更好地释读敦煌文献并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敦煌变文的整理校勘,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日臻完善。但由于整理者以对待作家作品的理念对待变文写卷,忽视了变文写卷文本的独特属性,因此现在的整理方式也不无可议之处。本文在探讨和确定其写卷的文本属性的基础上,对变文的整理问题略抒己见,以求正于大雅君子。学术界普遍认为,变文是用于转变的底本,很少有人对此观点做更为细致的考究。其实,就现在见之于敦煌写卷的变文而言,其文本性质是十分复杂的,并非这么简单的一个解释能够概括。  相似文献   

5.
敦煌文献是俗语词的渊薮,其中包含俗语词较多的写本主要有口语辞书、俗文学作品、社会经济文书、疑伪经四类.论文在对敦煌文献俗语词研究的情况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敦煌文献俗语词的研究方法,指出当读者面对一个陌生的俗语词时,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考释:1.辨字形;2.破假借;3.考异文;4.探语源;5.审文例;6.重类比.  相似文献   

6.
西夏佛经及石窟题刻中有数量可观的发愿文,它们有固定的程式,主要包括号、叹、德、愿四个部分,变通的情况可以有因、颂等内容.这些程式可以作为发愿文判断的依据.西夏佛教发愿文类别单一,以施经发愿文为主.施经发愿文又以皇室发愿文为突出.发愿文材料在西夏佛教史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历史研究、俗文学研究、文书学研究及语言学研究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7.
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隋唐以来民间说唱文学的底本,它是在中国传统的叙事诗和民间俗文学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佛教讲经形式而产生的一种介乎诗赋和戏曲之间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将曲折动人的故事、通俗感人的语言和民间流传的唱腔融为一体,来宣扬佛法、贬恶扬善、演绎历史故事,题材有佛教、历史、民间传说和时事故事等。变文在唐、五代至宋初大兴并得以在全国广泛传播,拥有大量的听众,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据唐诗人姚合《听僧云端讲经》诗:“无上深旨诚难解,唯是师言得其真,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讲经之时,竟然万人…  相似文献   

8.
清代以前的说唱文学文献,已经发现的,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手抄卷子中的唐五代说唱文学作品("变文"),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代的"词话"等,都已整理、出版。而清代的说唱文学文献,由于留存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虽经几代学者  相似文献   

9.
《伍子胥变文》有一段描写伍子胥逃亡的文字:"潜形菌草,匿影藜芦,状似被趁野干。遂使狂夫莨菪。"(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卷一)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妙法莲华经第二卷音义:‘野干,梵言悉伽罗,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声如狼。案子虚赋云:"腾远野(射)干。"司马彪、郭璞并云:"射  相似文献   

10.
敦煌文献保存了许多唐五代时期的俗语词,对这些词语的研究有利于唐五代词汇及整个汉语史词汇的深入研究。本文考释了敦煌文献中的"憨屡生""撮""影背""矜放"等几个词语,以纠前人之失误,补辞书之阙如。经考证:"憨屡生"为一个词语,指愚笨的人,不可拆开解释;"撮"可引申有征收、索取之意;"影背"不是指影子的背面,而是遮挡、依靠之意;"矜放"不是指顾惜宽容,而是指因同情而放免。  相似文献   

11.
依据敦煌遗书索引,查阅已发行的敦煌遗书,概述其中《四分律》的现存情况。《四分律》是律藏代表作之一,其口语性特摘要点非常鲜明,是汉语史研究不可多得的语料。敦煌写本较好地保存了《四分律》原貌,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敦煌歌辞无论对中国文学史还是汉语研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而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歌辞总编》是迄今为止搜集敦煌歌辞最丰富的结集。该书博采众家,校释较为详细,是研究敦煌歌辞必备的参考书。当然。任何著作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敦煌歌辞总编》也不例外。先后有项楚、蒋冀骋、黄征等先生对其进行了商补。本文择要对《敦煌歌辞总编》校勘和考释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排比归纳、破除假借及分析内部结构等方法,对敦煌本《四分律》中的"篆"、"捒"、"指奇"等字词做了考释并加以探源,对大型字书、辞书的释义有所补正,对汉语词汇史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西藏史籍中的木雅王占卜传说的内容进行了考察,通过与敦煌变文及相关汉文典籍中同类情节的比较,并结合对该故事所隐含的文化观念的分析,可以确认其源于汉族故事。而这一故事在西藏的流传显然得益于唐代以来以敦煌为代表的河西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5.
首届“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于1996年9月4日至6日在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召开。这是海峡两岸学者第一次以敦煌语言文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大陆学者有30余人,台湾学者9人,澳门学者1人。会议由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项楚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就敦煌语言文学和文献的研究校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充分显示了海峡两岸学者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敦煌文学的研究始终是我国敦煌学研究中成绩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张锡厚提交的论文,从敦煌变文的整…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变文多为写本且时代久远,其中常有抄脱或漫漶不清之处.这就需要整理者根据语境补上相应的文字,所补文字既要做到文从字顺,也应该符合唐五代的语言习惯.对于后者,学界往往注意不够.本文分别举"諕/嚇"、"脣/唇"二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如《敦煌变文传播研究》一书的作者开篇所说:“文学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整个生存活动而发展.人类对文学活动的认识与研究也在不断地展开、深入和丰富。”然而以往的文学传播研究,一方面偏重于对文学活动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静态观照.而疏于对文学传播这一动态环节的研究:另一方面受文士主义批评意识的影响.研究者对于文人传播体系各个环节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对民间文学传播体系的研究则不够系统。正是基于对此前学术缺失的警醒,《敦煌变文传播研究》一书无论是在问题的选取还是视角切人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独创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18.
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乱""这是一场自毁长城的文化内乱,是中国文化空前的大灾难""中华汉字文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等。  相似文献   

19.
11月17日,已故国学大师启功的家属将他珍藏的218种敦煌俗文学资料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其中包括《敦煌变文集》手稿。国家图书馆将在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辟出专区,长期展出部分手稿。  相似文献   

20.
敦煌石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无与伦比的一个重要宝库,也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圣地。 自从1900年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了藏有五万余件藏经遗书以来,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它那丰富的经典和艺术宝藏震惊了世界,这一百年来吸引了东西方学者纷纷前来朝圣。倾注于研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 提到敦煌的文化艺术,都知道是指大量的壁画、彩塑像、石刻像和丰富的佛经宝藏。著名的曲子词、变文就是从这里发现的。这个发现对于我国唐五代的词的起源及其发展提供了许多实据,人们因此把它称为“敦煌曲子词”。对于敦煌遗书的偶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