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分别对世界大运会的创办理念、组织模式、项目设置、举办地点和赛场氛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重塑赛事理念,促进赛事健康发展;创新竞赛组织模式,彰显赛事特色;调整项目设置,增强赛事针对性;多元配置比赛门票,提高上座率;完善比赛地点遴选机制,提升赛事影响力。最后,呼吁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应改革竞赛机制,重塑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教体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对山东省13地市有关"教体结合"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传统学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学校的管理体制不顺;项目布局和设置不合理,优势项目不突出;体育传统学校和后备人才学校生源出入口衔接不畅;输送后备运动员的质量有待提高;经费缺少和活动偏少制约发展.并提出如下对策:加强课余训练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有偿训练和输送制度,完善管理和奖励政策逐步建立以重点中、小学为龙头,体校和运动学校为两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新形势的发展训练基地的模式;改革现行青少年竞赛制度;突出奥运项目,兼顾全运会、大运会,重点发展优势项目;深化管理体制,分工明确,共同管理,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3.
运用SWOT分析法,对冰雪马拉松项目在我国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优势在于依托"马拉松热",形成赛事成熟机制,体育+旅游+文化形成品牌特色;劣势在于参赛者健身常识不足、赛事医疗急救缺位,地域性、季节性因素限制赛事发展;机遇在于冰雪体育备受青睐,冬奥会背景下体育政策红利;挑战在于项目起步阶段群众基础薄弱,同类项目的竞争。对此,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我国冰雪马拉松推广策略:融合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安全系数,安全防控到位;扩大资金来源,加快赛事市场化;打破地域季节限制,推进北冰南展西扩。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即将于2012年9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市场开发情况。研究结果为:每届大运会主办城市都不一样影响大运会与城市人文环境相融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具一格的赛事品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赛事运营模式是主办城市的市政府牵头、成立赛事委员会来对赛事进行运作管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每个赞助等级的赞助企业过于单一并且不知名。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市场开发方式有:赞助商计划、特许经营计划、纪念品开发计划、其他项目开发计划,并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逻辑分析法探讨江苏区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色等.江苏体育文化在基本特质上与江苏文化具备相通性;省内文化差异与融合共存,优势项目布局反映出特定的文化基调;区域性赛事和民俗项目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江苏体育精神作为价值内核引领江苏体育文化发展.建议:江苏体育文化发展应关注和回归人本,立足于本土和地域特点,圈带联动,提升文化传播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前东德和前苏联在经历动荡的统一与分裂后,其中一部分体育体制被保留了下来。对比转型前后德国和俄罗斯体育的发展,可以发现,德国和俄罗斯的体育强国地位不容质疑,其体育发展模式和理念也可为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结合中国体育的发展,认为中国未来体育发展方向可循:借鉴转型后的德国、俄罗斯体育,建立融文化、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竞技体育模式,同时向大型赛事、传统体育、整体项目全面均衡发展相倾斜;回归体育本质功能,创建全民体育,但同时不忽略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价值功能、赛事规模、项目设置、赛事区域分布与运营主体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赛事发展的对策:强化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与相关服务业有机结合,突出文化娱乐性;加快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突出赛事主题,提升赛事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历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阐述大运会宗旨及理念。主要结论:由于各高校积极地探索体育的实践与创新,大运会取得了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但高校体育工作仍存在忽视体育教育等问题。建议:扩大大运会影响;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全民健身战略、奥运战略、建设体育强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建设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发现,诸多困境还影响着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场地设施不足、体育活动与赛事开展不充分、组织建设不完善、机制建设滞后等。建议从政策、经费、场地设施、活动与赛事、服务的监管与评价等方面方面入手,更好地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民运动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运会的举办对于推动农村体育发展,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建设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中国历届农民运动会举办地点变迁、赛事项目设置、运作模式、发展演变、赛事体制与规模等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其变化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我国农民体育的世界传播、促进农民运动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薛原 《新体育》2013,(8):52-55
第27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7月12日在俄罗斯喀山落幕。在国际大体联的自我描述中,大运会是国际顶级赛事,国际大体联是仅次于国际奥委会的世界第二大综合体育组织。从参赛人数和设项规模上来说,大运会的确不小,但这项赛事如今的影响力正有下滑的趋势。由于缺少一流选手的参加,大运会的竞技水准已无法同奥运会和单项世锦赛相比。瞎山大运会在国内激起的新闻热点,也仅有中国男足4比1击败巴西队一场比赛。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策略:逐步取消试点申报政策,形成多种形式的项目布局;扩大招生比例,加快"一条龙"培训体系建设;推进教练员岗位专职化,引入教练员职称评聘制度;完善竞赛体系,打造赛事品牌;构建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的三级管理体制;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实施科教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回顾我国已举办的3届全国体育大会。全国体育大会赛事体制逐渐成熟,办赛规模及名气逐届扩大,项目设置有利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提出多城市共同举办体育大会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与栏目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电视体育频道的发展与栏目设置提出建议。主要结论:一方面,栏目化是电视体育频道生存之本,这主要体现在它加强了体育频道的整体性,能优化传播效果;有利于创造品牌栏目,提升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等。另一方面,电视体育频道是栏目的载体,这主要体现在栏目化要与体育频道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优质的电视体育频道有利于品牌栏目的建设;专业体育频道有利于扩展赛事类栏目的内涵等。建议:构建整体化的体育栏目体系;坚持以受众为本位设置栏目;加强跨媒体合作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社会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田径赛事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省田径赛事市场运作的因素有体育经济环境因素、体育政策环境因素、田径赛事产品质量因素、田径竞赛环境因素和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观念与素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30多年来大学生运动会发展历程的解析与回顾,得出结论:大学生运动会在参数人数上增加了2.35倍;在运动项目设置上增加了4倍;在运动成绩上不断创造新的大运会记录。在发展"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下,中国大学生运动会需要发展,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在运动比赛中获得的好成绩,而且要使其产生一种"蝴蝶效应",不断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带动全民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高等院校体育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找体育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律,为我国高等院校完善体育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建议:适度扩大课程领域;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协调统一;加强体育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微观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温祝英 《体育学刊》2011,18(3):26-28
中国体育价值正向价值双重性的方向转变。由于我国体育价值的双重性及主体需要的多样性,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选择需遵循如下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体选择相统一;兼顾全面与优先发展相统一,主动引导与强制促动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经纪是指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的策划包装、推广融资、组织实施等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居间体育赛事、行纪体育赛事和代理体育赛事3种形式。我国在几年前就开放了赛事市场,体育总局每年1次的赛事招标会就是赛事商业化的标志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经纪人在体育赛事中的作用如下:1.选择包装策划推广体育赛事:对于体育经纪人来说,第1步就是要分析赛事,从众多赛事中选择有经纪价值的目标赛事。体育经纪人在策划体育赛事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申办赛事条件、进行谈判、获得该项目赛事的居间、行纪或代理资格,签订相关经纪协议。体育经…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8,(9):756-758
通过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马拉松+旅游"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发展策略。研究发现"马拉松+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地方政策支持、进入门槛低等优势,但由于马拉松赛事在近些年增长过快,在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拉松赛事发展以及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建议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加强马拉松办赛水平完善赛事组织管理工作,并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相融合,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民体质健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