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是汉语辞格中古老的人家族。《诗经》中“赋、比、兴”的“比”,就是比喻家族的远祖。随着汉语的发展,比喻的子孙繁衍成林。宋代的陈骙,在《文则》中把比喻分成十类: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但划分嫌杂乱且有重复。到了近代,陈望道先生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开始注重于比喻的结构。在前人的基础上,濮侃在《辞格比较》(下称《比较》)一书中把比喻分成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引喻、反喻、曲喻、较喻、潜喻九种。划分之详细,阐  相似文献   

2.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句子当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虽然成语中通感辞格的运用没有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广泛,但是在成语中也存在很多通感辞格。本文主要从通感辞格的角度来讨论成语,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其他的辞格兼用两个部分,主要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成语的修辞     
成语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是富有表现力的最精炼、最简洁的一种语言形式。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是与它本身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分不开的。成语的修辞手法,概括起来,可分为辞格的运用和语音的利用两方面。一、辞格的运用:辞格最常用的是比喻。比喻运用最早。自古迄今,歌谣、谚语、诗、词赋、曲、文,无论抒情、叙事或议论,无不广泛运用比喻,因此,成语里的比喻也最多。《汉语成语小辞典》第三次修订本共收成语三千○十三,其中比喻格的就有七百五多条,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说拟喻     
拟喻,即比拟式比喻。它是比拟和比喻两种辞格的融合。客观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即决定了辞格间“非此即彼”的质的差异和对立,也决定了它们“亦此亦彼”的融合连通。拟喻作为两种辞格的交合,是意与象的奇妙组合,是人与物的典型融通。根据比拟的两种类型,我们可将拟喻分为以人喻物的拟人式比喻和以物喻人的拟物式比喻两种。  相似文献   

5.
正有些比喻类成语在辞书里只有一个比喻义,如"高高在上"喻"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电光石火"喻"事物瞬息即逝","如履薄冰"喻"做事谨慎戒惧","炙手可热"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我们能否背离这个主流意义,重新赋予它另一种比喻义呢?请看:  相似文献   

6.
成语,堪为语言的化石,在千百个岁月的风化中,它沉积着各种语言现象。就成语而言,它几乎包容了所有的辞格。如果在成语学习中有意识与辞格联系起来,即通过分析各种辞格的语言特点,有目的的去收集并掌握可做该辞格例句的成语,这样,既可理解多种语言现象规律,又能积累并掌握成百上千条成语,有着一石二鸟、事半功倍的功效。通过比喻辞格可以学到:胆小如鼠、归心似箭、口若悬河(以上为明喻);草木皆兵、余霞成绮、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以上为暗喻);破镜重  相似文献   

7.
贵刊去年第九期载《这种说法欠妥》一文认为: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基础训练6中的第三题:“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一句不是比喻句,而是夸张句。笔者认为该句是比喻句,属于比喻辞格的十种变化形式之一缩喻。比喻除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博喻、连喻、例喻、反喻、诘喻、缩喻、扩喻、引喻、较喻、讽喻十种变化形式。所谓缩喻即本体和喻  相似文献   

8.
成语中比喻的修辞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比喻修辞的文化选择:首先是寓言故事的丰富文化内涵;其次是喻体的选择带着鲜明的文化色彩;再是庄重、典雅的"四字格"形式符合汉文化的审美要求;二、比喻修辞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较喻、扩喻、倒喻等。三、善用动植物、自然现象作喻体。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除了追求立意的新颖和结构的精巧独特之外,语言的创新和富有文采,也是获取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使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巧用修辞,增添文章的形象美和错综美形象美主要是指行文中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也可化普通为深刻、精警,化具体为朦胧、含蓄与蕴藉。比喻这一辞格运用于行文中不仅可增加读者的联想,而且可以使表达对象的含义灵活变化,如变简单的明喻为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甚至博喻,不管辞格如何  相似文献   

10.
问在阅读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甲和乙有相似处,以乙喻甲;乙和丙又有相似处,在乙喻甲后,又以丙喻甲。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比喻,但它既不属明喻和暗喻,也不属借喻,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比喻辞格?有什么特点?在引文上有何表达效果? 答这是比喻中的“曲喻”辞格。因为丙所以能喻甲,是通过乙的,也就是说,在比喻过程中,转了弯子,有了曲折。例如毛主席的词《十六字令》: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