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每年的高考录取中,总有一部分成绩超过相应批次省控线的考生不能被录取。很多考生及其家长对此不能理解,甚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事实上,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政策条件下,“上线落榜”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考生和家长应当正确认识“上线落榜”现象,并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理性选择、慎重应对,从而尽最大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下面笔者就“上线落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招生录取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一些相应的规避措施,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近几年广西区内高校高考录取的均分线差趋势问题,提出合理梯度分值,建立基于均分线差法的志愿决策模型,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建议。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进行更科学的分析研究,建立考生个性需求分析模型,并且为高中学校如何在新考改下适应志愿填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009年,大部分省(区市)都将实行平行志愿的高考录取投档办法,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对自己所在地的平行志愿录取投档办法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尽量避免"技术性"失误,避免发生"高分低就"或"上线落榜"的录取结果.  相似文献   

4.
高分考生落选,这种现象在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期间都屡见不鲜。优秀的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某些高分考生志愿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成为高考航程中危险的"暗礁"。笔者在多年的高考招生录取检查工作中,接触了大量高分考生志愿案例,现结合一些个案解析,提出几点关于高分考生志愿填报技巧的意见,希望能为刚扬起高三征程风帆的2008届考生们早提一个"醒"。  相似文献   

5.
高考录取前,省级招办根据当年试卷分数统计情况,将本省招生总计划与考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划线公布,这就是各批次的省控线。在知分填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的考分达到某一批次省控线,才可以填报该批次及其以下各批次的院校。  相似文献   

6.
信息波     
四川: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本科一批录取实行"二视一"投档办法艺体类院校录取新生文考成绩照顾加分20分据四川省招办消息,今年该省所有本、专科各批次志愿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以后、7月5日以前填报(艺术、体育院校填报志愿办法不变)。这在四川还是第一次。为了指导考生填报志愿,该省招办在通知高考成绩的同时公布全省高考成绩分数段统计表和总分  相似文献   

7.
录取线很重要,录取分差更重要 案例:某省文科考生小李08年高考分数是635分,第一志愿报考南京大学,第二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四川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小李在一本正常录取时,档案一直处于“自由可投”状态。在一本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时,他被当地一所一本院校录取。  相似文献   

8.
我省2007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好院校与专业志愿,关系到每个考生能否顺利地被录取到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随着高考志愿填报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已成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200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最主要的依据,《2007年在辽宁省招生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是考生和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了解招生院校录取规则,办学性质等相关信息的最重要资料。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高考志愿,省招考办副主任于涛同志.就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志愿设置、填报志愿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如下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某省理科考生刘庆,今年高考分数是505分,军检合格,高出一本省控线7分。提前批填报兰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国防生,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填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刘庆最终被兰州大学的国防生录取。  相似文献   

10.
《学子》2006,(3)
GKS平台的研发得到了全国诸多教育专家、科技人员和长期从事招生录取工作一线人员的支持与认可。该平台基于“动态平衡理论”、“概率统计原理”、“抽样调查方法”和“考生五级分类法”,有效地解决了高考志愿扎堆的问题。考生通过该平台能直观地了解到本省(市) 同类别考生第一志愿填报的动态及招生院校第一志愿填报的扎堆指数,可以预先了解哪些院  相似文献   

11.
1.填报志愿就是签“大学录取协议”吗? 答:考生所填报的高考志愿既是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现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统一填报的志愿(含征集志愿)为录取依据,省级招办按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没有按省级招办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录取。在招生政策范围内,只有考生与院校双方都同意的选择,才会圆满实现。因此,填报高考志愿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考生与院校之间按招生规则进行双向选择所签署的“大学录取协议”。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招生录取办法主要是把考生的高考分数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高校招生计划及各地考生不断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差别,各高校在同一地区每年的录取数据也不同。因此,招生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就成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笔者认为,仅仅参照高校历年的录取数据填报志愿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经济与社会因  相似文献   

13.
招考信箱     
正问:2014年各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即将进行,假如我参加了院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且合格了,请问怎么填报自主选拔录取志愿?如何录取?答:我省按照教育部规定,将自主选拔录取计划单列,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志愿填报在相应批次前单独设置的特殊志愿页面内。在录取时,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将具有自主选拔资格且已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的考生,按教育部及招生院校的相关规定审核投档。教育部规定,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高考成绩总分录取要求,不应低于考生所在省有关高校  相似文献   

14.
忽略院校往年的录取信息 案例:某省理科考生小王,2008年的高考分数是621分,高出当地一本省控线71分,他所在地是买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一本志愿依次填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但是,上海交大在小王所在省的最低录取分数为650分,复旦大学是656分,浙江大学是622分。正常录取时,小王的档案一直没有投出去,最终落选。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考志愿的填报,是考生面临的一道难题,常有考生、家长苦思数日,填报时仍不得要领。笔者从事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十多年,每年都看到有一些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未能如愿,为之痛惜。考生所填志愿是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能否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江苏省实行了高考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形式,从录取情况来看,2002年的落榜现象大为减少。552分及515分以上的考生,只要志愿填报得当,都有希望被录取。往年考生报考大学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状况也有所改变,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哈工大、吉  相似文献   

17.
有关统计显示,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80%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60%左右。由此可见,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得当对于能否被与自己高考成绩相对应的第一个批次院校录取非常关键。录取过程中,省招办按考生志愿对高校投递考生电子档案时,先投第一志愿的考生。同批次所有院校结束第一志愿的录取后,才开始第二志愿的投档(第二志愿投档只对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仍有计划余额的院校)。大多数名牌高校第一志愿线上人数多且分数高,仅第一志愿就可以录满,很少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除非该校预留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名额,才另当别论。而那些生源比较好的名牌高校,即使预留计划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也会设置志愿级差,抬高第二志愿录取的"门槛"。既然第一志愿的填报十分关键,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报第一志愿呢?下面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考志愿既是省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志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上线考生能否被院校录取,能被怎样的院校录取;同时,志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被录取的考生进入什么样的专业学习,对考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万不可草率从事,必须注意如下细节。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招生》2003,(10):40-40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免不了听到一些关于对“落榜”考生的叹息。在每年的落榜生中,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的占相当的比重。为了让考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志愿填报在录取中的作用,并掌握科学填报志愿的方法,我们将从本期开始,每期选择刊出今年各地在志愿填报上具有典型性的个例(包括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并交叉刊载),同时给以评析。我们的初衷只有一个:为了更多考生提高高考志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志愿填报篇     
<正>2017年辽宁省高考志愿采用网上填报的方式。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分为预报和正式填报阶段,正式填报又包含录取前的统一填报、录取中的分批次分阶段的征集志愿填报等环节。考生应在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国家和省公布的招生规定后,参考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按有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