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采用凯氏定氮法对赤峰地区八种蝗虫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八种蝗虫体内蛋白质含量都很高,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含量有些差别,其中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为78.13%;依次是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蛋白质含量为78.05%;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蛋白质含量为77.87%;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蛋白质含量为77.43%;白纹雏蝗(Chorthippus albonemus)蛋白质含量为75.51%;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Saussure)蛋白质含量为72.88%;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蛋白质含量为72.62%;含量最低的为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蛋白质含量为68.33%.  相似文献   

2.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05nm处测定毛茛中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0.0024~0.0480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n=6,RSD=0.98%),测得毛茛中总皂苷含量为4%;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毛茛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从富含酚类的茶类植物叶中提取纯净的总DNA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法,改进研磨方法并适当延长研磨时间至20~30min,选择合适的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在60℃条件下水浴保温1.5h,从野生可可茶(Camellia ptillopylla)和栽培茶类(C.assamica,C.sisnensis)植物中提取到最多且较纯的总DNA,平均含量为1267ng/μL,能直接有于PCR扩增。经玻璃粉纯化系统(DPS)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DNA。平均含量约为136ng/μL,纯化回收率平均为11%,能完全满足RAPD、AFLP、RFLP分析及测序等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稻秆中脂肪油进行提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脂肪油总量的92.64%,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鉴定,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酸21.00%、油酸29.30%、亚油酸22.89%和α-亚麻酸14.77%.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稻秆挥发性物质,测得稻秆挥发油的含量为0.80%,用GC/MS法从稻秆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2-戊基呋喃(14.98%),甘菊环(17.42%),壬醛(7.06%),辛醛(3.54%),2-癸烯醛(4.02%),1-己醇(3.38%)等.  相似文献   

5.
黄露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2):105-108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硬脂酸甲酯催化加氢产物中十八醇含量的方法,从而能够简便地对实验室合成十八醇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考察了氢气压强、载气压强、空气压强和色谱柱温度等因素对硬脂酸甲酯催化加氢产物分离分析的影响.选定的最佳分离条件为:氢气压强为0.08 MPa,载气(N2)压强为0.18 MPa,空气压强为0.1 MPa,色谱柱温度为205℃.在这种条件下,十八醇能够在5 min得到分离检测.最终测得实验室采用的两种不同合成条件下产物1和2中十八醇的含量分别为8.7%和30.1%.结果表明,合成条件2优于合成条件1,但仍需改进以提高十八醇的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以含菌秸秆、腐木叶和玉米地土壤为原料,经富集、初筛培养后,根据水解圈直径/培养天数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复筛培养,测定CMC酶活和FPA滤纸酶活,并进行了产酶条件的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4个菌株,均为细菌,其中H-3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滤纸(FPA)酶活最高,分别是0.5401U.m l-1、0.2923U.m l-1.结论:H-3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30℃,pH4.5.不含尿素,葡萄糖和纤维素含量为0.4%和0.6%.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元神安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116-3.17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99.7%,RSD=1.3%(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尾静脉取血法,对青田田鱼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液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浆葡萄糖含量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青田田鱼血液红细胞数为(1.12±0.18)×106个/mL,白细胞数为(6.7±0.12)×104个/mL,血球容积比为(52.94±26.4)%,血细胞1h沉积率为(5.22±2.93)%,血红蛋白含量为(6.98±1.22)g/100mL,血浆葡萄糖含量为(3.74±0.65)mmol/L.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3种红树植物(15种真红树植物,8种半红树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氮(N)、磷(P)内吸收率.结果表明:(1)真红树植物与半红树植物相比,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相对较低(Nmass=17.3mg/g;Pmass=1.4mg/g),N、P含量随叶片衰老而减少;(2)大部分红树植物叶片氮磷比小于31,说明红树植物存在氮限制;(3)真红树植物氮内吸收率平均为63.6%,远高于半红树植物(52.2%)以及一般常绿植物(47.0%),但真红树植物磷内吸收(53.4%)和半红树植物(49.4%)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真红树植物拥有更高的氮保存能力,使其更适应于在缺氮环境下生存.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碱土金属镁、钙、锶和钡浸渍改性的HZSM-5分子筛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对Mg/HZSM-5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Mg/HZSM-5的催化性能最好,在反应温度为480℃,甲醇的质量空速为5h-1,V(甲醇)∶V(水)=1.5∶1,Mg/HZSM-5质量分数为4%左右(镁含量以MgO计)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在96%以上,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分别为29.23%、43.06%。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孝感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血清铁元素含量分布,为制定儿童铁微量元素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城区幼儿园3—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儿童血清铁元素含量。所有数据采用SPSS12分析软件统计分析,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描述含量分布。结果:孝感市城区3—4岁儿童血清铁元素的平均水平为21.03μmol/L。儿童血清铁元素含量在10~15μmol/L所占比例最高,为22.87%。孝感市城区儿童血清铁含量偏低率为11.26%,偏高率为15.4%。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电解钇-镁中间合金中杂质铁的含量.试验确定了最佳仪器工作条件,铁在0~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研究了盐酸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等同于称样量的镁可消除基体镁和钇对铁测定的干扰.采用所确定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RSD为0.75%,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在100.2%~101.8%之间.与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制备4种不同锰镍比的TWIP合金铸铁,研究了锰镍比对Fe-Mn-Ni系TWIP合金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锰镍比从3∶2、2∶1、3∶1和4∶1逐渐增加,铸铁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含量增加。在1 050 ℃保温10 h后进行水淬,就能使碳化物分解,获得单相奥氏体基体组织。经过热处理后,锰镍比为3∶2的TWIP合金铸铁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885 MPa,伸长率为29.7%。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双环已酮草酸二腙(BCO)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建立了直接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铜的光度分析方法。在氨性缓冲溶液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CTMAB作用下,铜(Ⅱ)与BCO形成蓝色的配合物,配合物在606nm处有最大吸收,铜(Ⅱ)的含量在0~8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9×104L·mol^-1·cm^-1。该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在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掌握铁碳相图对于制定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铁碳合金相图的主要特性点和主要特性线,解决了“金属工艺学“教学与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铬铸铁(含铬〉12%)是优良的抗磨材料。在高铬铸铁的研究中,一般集中在Cr15,Cr20等高铬铸铁上。文章分析了高铬铸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高铬铸铁(铬含量〉20%)随着Cr含量的提高及各种合金元素的加入,对研究组织的变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16Mn-3.5C-3Si-3Cu高锰TWIP合金铸铁组织的影响,对试样进行物相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组织中退火孪晶的数量增加,孪晶发育趋于完善。热处理后其室温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热处理的合金铸铁拉伸变形后,产生大量形变孪晶,其变形后的基体仍然保持单一奥氏体组织,未发生马氏体相变,发生了完全的TWIP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热的浓硫酸处理废硬质合金,回收金属钴和碳化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 ,可大大降低铜 (Cu)、镍 (Ni)合金加入量 ,适当放宽锰 (Mn)含量的限制 ,得到性能优异、稳定的奥贝球铁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炉外法生产钨铁使用的原料、冶炼原理、冶炼工艺及其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