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华  黄稳定  鲁俊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2):208-212
为了改善RFID无线传感网络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安全隐私容易泄漏的问题,在现有安全协议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双重认证,通过安全性检测可以有效抵御重传攻击、窃听、位置跟踪、非法读取以及假冒攻击等不安全问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通过对协议建立理想化模型,利用BAN逻辑形式化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证明其安全性。通过软件仿真模拟RFID系统,对读写器和标签的双向认证进行仿真测试,证明了协议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有效保证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运用分布式RFID询问应答认证协议,Elgamal密码系统、认证机制和可验证门限秘密共享等协议对标签数据认证查询.该策略不仅查询可靠,还具有保护被查询对象和查询结果隐私安全等特点.通过其安全性能分析和效率分析,说明了本协议具有高效的性能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的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改进方案。该认证协议改进方案对RFID移动支付系统安全性进行了加强,与原有方案相比,能有效抵抗窃听、重放攻击、假冒等各种威胁,可以作为基于NFC技术的RFID移动支付系统的阅读器和电子标签进行双向认证协议。在改进认证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RFID移动支付系统隐私保护模型。通过该模型,RFID移动支付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些无线射频识别RFID协议易受到重放攻击,设计一种基于时间戳的移动RFID认证协议,认证过程中,阅读器带上时间戳常量,有效地避免一些动态RFID协议中存在的阅读器重放和冒充攻击问题.本文采用伪随机数和共享密钥机制,提出一种轻量级的移动RFID认证协议,实现阅读器、服务器和标签的双向认证,分析表明,给出的协议能有效地抵御各种攻击,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随着标签制造成本的下降,RFID技术大规模应用已成定局,但人们对RFID普及应用所遭受的安全与隐私威胁还不够重视,甚至认为资源严重受限的标签会免于病毒攻击。该文分析了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般安全与隐私威胁及其系统的安伞缺陷.着雷讨论基于RFID的入侵、病毒原理和移动RFID的隐私威胁。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3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通过安全性分析,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论证了改进协议的安全性能,探讨了RFID系统安全隐私问题应对措施。该协议与以前常见的认证协议相比更适合低成本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7.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内显示出其强大的优越性,随着标签制造成本的下降,RFID应用将更加广泛,但安全和隐私问题不容忽视。该文分析了当前RFID的安全与隐私威胁状况,提出并比较相关保护方案,最后分析RFID的系统缺陷、缓冲器溢出、代码植入、蠕虫等RFID系统可能会遇到的攻击。  相似文献   

8.
RFID系统中标签计算能力低、资源受限等对感知层安全带来很多威胁,因此设计一种高效、安全、计算简单的认证协议是保障物联网安全的重点。现有认证协议所采用的加密算法较复杂、运算量大。利用视觉密码无条件安全、解密简单的特性,构造一种新的RFID认证协议,可弥补传统认证协议的不足。使用视觉密码实现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认证,并在认证后更新标签中的影子图像,可有效抵御位置跟踪、窃听、重放、非法读取等攻击。该协议具有前向性安全、成本低、安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新一代的自动识别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针对RFID系统面临的攻击和协议中重点注意的问题,分析现有的基于Hash函数的协议的不足,最后提出一种阅读器与标签双向有效验证的协议,能有效解决跟踪定位威胁;同时该协议也具有抵御冒充、重放等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RFID射频识别是一项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快速自动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但RFID在获得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和考验.本文主要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风险、安全需求、可能遭受的攻击类型、安全机制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旨在从技术层面分析和解决射频识别系统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减少因隐私和安全问题给射频识别系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To address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raceability networks, a multi-layer privacy and security framework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four facets: a security model, 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ccess permission and privacy pre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s that are needed in an RFID system, a security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security requirements that include privacy of tag data, privacy of ownership, and availability of tag identity is introduced. Using this model, a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at can be used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privacy preservation is then developed. In order to manage the number of parties, data records of items, and complicated transitions of access permissions in an item-level traceability context, a well-designed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is proposed to parties that can prove the physical possession of an item;meanwhile, to address the privacy issues during data sharing in an RFID network, a vision of database systems tha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rivacy of the data they manage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RFID认证协议的研究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FID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讨论了现有基于哈希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的特点,并给出一种基于哈希函数的RFID同步认证协议在Linux 2.4内核操作系统下的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RFID认证协议在不失信息保密性及反克隆等安全性的前提下,执行效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环境下的RFID系统中标签数目众多,读写器面临着同时阅读、修改多个标签的状况。在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标签的识别和信息的读取,降低系统时间开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RFID安全协议的改进,在系统中采用双密钥技术,提高了服务器与标签之间的认证效率,实现了认证的快速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移动无线射频识别网络隐私安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在各种行业中。未来的射频技术出现新的趋势,阅读器被集成到移动设备中。而移动射频的技术的使用者是大量的普通用户,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是移动射频技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隐私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隐私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必须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法》。要解决该法调整范围、对象,商业秘密权的内容、归属、丧失,侵犯商业秘密权责任,司法程序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RFI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将蔬菜供应链系统划分为种植地模块、加工厂模块、仓储模块、运输模块、销售终端查询追溯模块、RFID模块等6个模块,建立了蔬菜安全供应链的RFID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我国物联网技术在蔬菜供应链管理中推广应用,实现蔬菜质量安全的全面跟踪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与普通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存在差别。本文认为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应该特殊保护,应该在保护其核心隐私的基础上对其隐私加以限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殊保护的五条原则: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保守国家机密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职务适应性原则、公开场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