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同时也在一线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笔者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就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抓手.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以坚持"以人为本"不放松.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承担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教师,班主任担负着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即"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这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改进和完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所谓"踏雪留痕,雁过留声",班主任的有痕教育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首先,教育有痕源自于大爱无痕。用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标  相似文献   

3.
刘红兰 《教书育人》2012,(19):13-14
微型德育课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中小学德育形式,是指教师以某一品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综合课型,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课",它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是促使德育形式多样化,提高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新尝试。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开展微型德育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一、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微型德育与传统德育课相比较而言,具有时间短、切入点小、灵活性强和教育深刻等特点。但如何捕捉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时机,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不能发现社会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韩淑娟 《文教资料》2009,(20):125-12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中学德育管理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时代的有用人才,应本着确立"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指导思想.因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深刻把握师德内涵是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而要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关键在于教育。为此,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建设"十字德文化"(即仁、义、礼、智、信、忠、孝、笃、悌、恕)的教育理念,并把该思想渗透到学生德育中去。在教育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义"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它对容易叛逆的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义气"一词在《辞源》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刚正之气",二是指"忠孝之气"。围绕"义"的主题,笔者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德育活动。一、以文化环境影响人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等价交换和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深扎根在人们头脑当中,由此产生整个社珑会价值观的嬗变.这种社会现实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及教师、学生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冲击学校"德育"工作.目前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理论家皮亚杰曾深刻的阐述道:学生、教师和课堂构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我国提倡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育依然难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为本",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笔者主要以当下的小学语文为教育对象,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出发,深刻阐述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本文从"师"的内涵出发,探讨成长为教师的基本前提要求,教师凭借什么素养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价值所在。认为要想成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终身学习;通过自己的道德、情感、知识、技能教育学生;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格健全、精神丰满、充满生命活力的人。  相似文献   

9.
张敏 《考试周刊》2014,(47):172-172
教育不但是一种专业技术,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本文通过两个垃圾篓的案例引发思考:同样的德育目标实现过程由"教育—养成"转变为"养成—再教育—再深化养成",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智慧型教师要讲究德育教育艺术,在遇到棘手问题时适时转换思维,换一种策略,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然而,中学德育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作为现代学校的主力军,90后成长的环境较之以前已大不相同。伴随着身心的日益成熟、知识面的扩充,加之网络、媒体的影响,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现象与以教师、家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维格格不入,从而衍生出一系列道德问题。离开德育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我们的德育教育被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但总的来看,目前中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而且人们逐渐认可了新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本文深刻分析了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小学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但是,人文性的教育在实际教学当中也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品德方面的良好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笔者也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几点自己的见解,希望给其他的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真实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为提高课堂有效性,不断创新各种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笔者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深刻认识到新课改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入贯彻教材的"核心"理念,深刻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因为这是开展创新教育、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事业中一直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那"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更是对于今天的德育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感悟,班主任工作中应爱学生;会讲理、尊重人,做好生活教育;内修素质。  相似文献   

14.
教育无小事,关键多关注!如今中学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难,教育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很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心声",更已蔓延成一块"心病"。学校和教师该如何以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德育?并让德育达到有效教育的效果?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的深思。而"悄悄话,教育大"是有效的德育艺术方法。能很好防止学生再犯错误,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润滑剂和桥梁。更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刘青 《教学与管理》2021,(10):11-13
德育敏感性,即捕捉德育契机的能力,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能力.在德育成为教育"重中之重"的当下,德育还存在很多短板,其中较为突出的短板是部分学校将德育教育课程化,非德育课教师德育敏感性缺失,重视教书、忽视育人.提高各任课教师的德育敏感性,从"德育课程"向"课程德育"拓展,以课程为载体将德育渗透到每门功课的教学中,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小学校新型语文课堂的建构,国学素养成为语文教师素养的要素之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涵盖各类经典,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个人身心修养方面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有很大的挖掘价值,正是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教育平台之一,也是高校专业教学服务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重要支撑。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行的名师课程资源进行MOOC化教学和制定《古代文学德育论纲》分类分步指导学生经典阅读,变教师"坐而论道"为学生"互动参与",以专题形式实践探讨国学思想价值的挖掘与国学经典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为培养未来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纪文 《现代语文》2012,(7):158-159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如春风吹绿了荆楚菁菁校园,吹暖了大江南北万户千家。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盛况空前的教育教学活动,深有感触。笔者认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尤其应抓住教学的根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笔者追求的教育特色;注重德育,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美善心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步入成熟境界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何谓教师教育智慧,其内涵构成究竟有哪些要素?学术界一直语焉不详。笔者经过一番探究梳理认为,所谓教师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深刻体验与执著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教育过程所持有的一种深刻洞察、精确理解、迅速判断等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其内涵基本构成为:知识为前提、经验为根基、思考为钥匙、情感为动力、能力为形态。  相似文献   

19.
幸福教育是以教学、德育、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培养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充分享受幸福"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中,德育课程教学由于其自身内容的思想导向性特点,决定了它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平台。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幸福教育,是作为整体的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教育时象的特殊性及英语教学的现状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对<英语课程标准>和新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以具体实践为例,从教师、教学、课外等方面探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