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背景: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满5周年。5年来,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这将是继1986年突破1万亿元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迈上的第11个万亿元台阶。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指标。198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01亿元,突  相似文献   

3.
正新兴国家大力充实外汇储备目前新兴市场货币汇价正经历自2009年以来最长升势,报道显示,除了中国以外,12个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发展中国家过去3个月来增加340亿美元(约人民币2117.亿)外汇储备,截至4月30日止,总外汇储备提高至2.98万亿美元(约人民币18.56万亿),是彭博通讯社自2008年有纪录以来的高点。  相似文献   

4.
199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7万亿元人民币;200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仅一步之遥就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仅一个10年啊,中国就达到了世界经济第四强国。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文明的不断创新,人类正在实现甚至超越古往今来所有圣哲伟人的梦想。那么你呢?回忆一下10年前的你,曾是幼稚懵懂……看看现在的你,正值青春飞扬……是否想过十年以后,你又会怎样?10年以后,你是时代的骄傲,在世界科学或文明的浪峰里踏浪;还是成为社会的栋梁、商业的精英,为社会和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在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355亿人民币.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然而在中国对外贸易工作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诸如频繁遭遇反倾销,对外贸易科技含量低,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等问题.本文尝试将公共物品的被概念引入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分析中去,首先介绍了公共物品概念和相关理论,然后针对中国目前对外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努力挖掘其中存在的公共物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原因探索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开始,计划经济体制曾一度在全世界走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显露出与生产力发展的不相适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掀起了经济改革的浪潮。尽管各国的具体时间、方案、程序不尽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向市场经济推进。纵观我国的改革历程,我国的改革也是以市场  相似文献   

7.
据权威部门测算 ,2 0 0 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 8.6万亿人民币 ,按现行汇率折算将突破 1万亿美元。这表明 ,我国综合国力迈上1万亿美元的大台阶 ,我国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对此 ,我们从政治、经济、哲学等角度作一分析。从政治常识角度看 :1 体现国家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 ,我国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生存发展迫切要求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朱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第一次突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在实践上,则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高度集中的政府职...  相似文献   

9.
政治     
第 卷 (选择题 ,共 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分 ,共 48分。1. 2 0 0 2年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率达到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元大关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美元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跃居全球    。A.7.8%   10万亿   610 0亿  第二B.8%  10万亿   50 0 0亿  第二C.8%  10万亿   62 0 0亿  第一D.7.8%  10万亿   650 0亿  第一2 . 2 0 0 2年 12月 3日晚 ,经过国际展览局第 13 2次成员国大会投票表决 ,中国在与俄罗斯、墨西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二是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形态.在现实中,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突破了科社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经济体制,突破科社的第二个条件,已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1.
《山东电大学报》2004,(1):56-56
与过去2 0多年相比,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还是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产业、市场和观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都已有了一些显著变化,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这些新变化可以概括为“五新”: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总量从一位数上升到两位数,上了一个新台阶。2 0 0 2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10 .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也首次接近10 0 0美元,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起飞时期;就经济发展的速度看,目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增长时期的上升阶段。2 0 0 1年GDP增长7.5 % ,2 0 0 2年增长8%。今年一季度增长9…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后期的改革理论指导是以前期的改革理论指导为铺垫和基础的.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市场经济)为辅,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出发点,它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打开了一个缺口,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中一次重大的突破.随着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一缺口越来越扩大,最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经济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 《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蓝皮书》)预测,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而2002年的GDP增长率甚至可能超过2001年,达到7.8%。 蓝皮书预测,2002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4.24万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进口2640亿美元,增长8.6%,出口2760亿美元,增长6.7%。 综合各种因素,蓝皮书认为,如果2002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保持在7%到8%,甚至略…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农民工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显现出诸多的弊端。文章论述了农民工体制的弊端,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后勤的现状与改革的目标 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和师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和保障。改革开放20年来,高校后勤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深化后勤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工作格局尚未完全突破,学校办社会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现行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学中加强现代经济思想教育的思考周家慧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到各个方方面面,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对教学工作来说,除专业设置外,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一课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在诸多领域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进行外向型经济的探索,主动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学生在初中很少了解这场变革的艰辛,因此在教学时应把握力度,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自学,教师重点抓住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史实背后的因果必然联系,使学生在文明互动视角下形成大历史观,即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和全国教育经费来源一样,正在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结构。1990年、1991年和1992年中国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经费收入总量分别为102亿、114亿、139亿(人民币元),其来源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改革的目的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运行机制 ,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当前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些重点高校已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对于地方高校 ,尤其是中小城市中的地方高校 ,由于地域特点、社会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改革的步伐比较迟缓 ,仍然存在观望、徘徊不前等现象。其原因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外 ,在认识上也存在着某些误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两课”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 ,在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问题。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 2 0多年 ,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打破 ,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 ,但是 ,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被打破 ,新的体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 ,出现了许多矛盾、磨擦 ,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解释不了的问题。例如 ,有的老同志看到私营企业发展起来 ,认为是资本家又回来了 ,就说 :“辛辛苦苦几十年 ,一觉醒来又回到解放前。”有的人看到外资经济发展起来 ,就把《社会主义好》的歌词改为 :“社会主义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