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高校体育资源和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概念 ,分析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与城市社区共享体育资源是我国未来体育发展方向。当前,由于发展的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以及高校向社会开放存在的困难等原因,我国高校丰富的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高校体育资源与城市社区共享,必须借鉴高校与社区成功共享的经验,构建共享的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建立共享的人力与场馆资源,打造共享的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3.
李树伟  李朝福  赵永胜 《精武》2012,(11):66-66,68
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及社区群众体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配置高校体育资源,建立完善的向社会开放管理体系,引入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构建共享平台,以期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提高运行效率,促进了高校体育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概念,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源配置理论下我国高校体育资源及其社会共享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资源配置理论出发,阐述了高校体育资源及其社会共享的涵义,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1.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的现状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取得初步成果,如网络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开始重视、并有部分体育院系进行了尝试;一些知名体育院校和高校骨干体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成绩凸显。但是,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网络教学相比在教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在网络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实施过程及网络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思想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2.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的发展对策(1)体育院系要加强领导,营造体育网络教学环境,抓好教师培训。高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资源及其性质、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模式,以及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分析,探索在中国转型期体育资源社会性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综合作用,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学校——社会”双赢。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户外运动发展迅速,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也日趋充裕。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健身成为社会群体的迫切需求,户外运动项目以其在自然环境中锻炼的特点备受社会群体的亲睐,在户外运动社会资源短缺的前提下,实现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对高校户外运动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思政资源是高校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共创共享模式,目的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强化体育思政的育人效果保驾护航。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系统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发掘过程凸显的核心问题及模式构建路径。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发掘配置过程存在发掘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协调、共享路径不通及共创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共创共享模式时,需要立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要求,聚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特点,深入发掘体育课程教学中蕴含的内涵要素,持续创新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共创共享机制,对机制运行质量、育人实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督测评估,同时探索有效的支撑保障方式,进而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参观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武汉市10所高校的体育资源、10所高校200名师生对于体育资源社会化的认可态度及高校周边社区群众的健身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实施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从国家政策、现状、资源互补、时间、社会效应、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同时也是解决全民健身活动中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场地、器材缺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集约化视角,分析了高校园区体育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校园区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提出了构建高校园区体育教育资源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选择途径。认为高校园区体育教育资源共享是一种教育创新,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园区丰富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园区高校整体优势,推进高校园区体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广存 《湖北体育科技》2014,(11):1021-1022
对体育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制作团队的确立、拍摄脚本的规划设计、拍摄场地及软硬件设施选择布置、视频录制、后期剪辑处理和视频发布网络共享各技术层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确定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使体育视频公开课建设做到规范化。加强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姜同仁 《体育学刊》2007,14(3):88-91
对我国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园区体育资源整体利用率较低,大量优质体育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影响了大学园区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发挥。促进大学园区体育资源的整合化进程、盘活资源的内在存量、形成开放的良性循环,才是推动大学园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体操课程是我国高校体育类专业必修主干课程。主要梳理与总结了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建设近10多年来一系列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成效和经验。研究认为其主要成效在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塑"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课程建设理念;契合专业需求,构建"专修、普修、选修"多元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四结合四整合"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建设"纸质+电子+音像+网络"立体化教材;高标准、强提升,建设优秀师资团队。其主要特色与启示在于:系统研究推动课程全面发展;与时俱进加快课程改革;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多级联动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库的设计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以教育需求为前提,以实用和共享为准则,以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基于以上理念,研究《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这一课题,正是为了丰富体育教学网络资源,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充分为体育院校的教学、科研、训练服务,以实现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6.
广州大学城体育资源的共享和开发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郭鼎文  许斌  盖洋 《体育学刊》2005,12(4):89-91
广州大学城的建立,改变了每个学校各自为政进行教学的模式,实行开放式的教学,为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一个载体。通过建立体育资源信息平台,实现各所学校间的体育设施、教师和信息资源共享,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带动社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调查汕头、广州、武汉、长沙、桂林五地9512名大中小学生及家长,了解部分社区的体育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倡导"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放学后回到家庭、进入社区仍可接受体育教育、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体育资源共享,使学校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使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使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三者能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只有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的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还比较缓慢,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在很多地区有关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共享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合城市公共健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提出城市公共健身体育设施在资源共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不断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我国公共健身事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E—leaning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本,对于体育课程教学而言,其灵活便捷的教学方式能够解决“学训矛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过程记录方便、教学管理和课程资源及时有效的更新,既方便了教学管理,也为体育远程教育创造了条件。E—leaning借助网络跨越了校园空间的限制,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促使了学校与学习者之间距离的缩短,让学校教育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借助E—leaning进行体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整合,开展体育远程教育有助于现有体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体育教育资源共享,是未来学校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