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虫治虫”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王心喜对生物界的互相制约的现象.中国人早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泛指鳞翅目多种昆虫的幼虫,蜾赢泛指胡蜂科、泥蜂科、蜾蠃科的昆虫。《礼记·郊特性》的“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旅行作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在穿越靠近沙特阿拉伯与阿曼边界的鲁卜哈利沙漠时,曾遇到过“沙子唱歌”的情况。行走在萨拉拉的沙丘之间时,他“突然听到一种富有生气的低沉声音,声音逐渐变大,直至变成轰鸣,好像一架飞机在头顶飞行”。在威尔弗雷德·塞西杰之前,不同年代的探险家(包括马可·波罗和达尔文)都曾对这种现象感到惊讶。关于“沙丘唱歌”现象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中国的一份8世纪的手写本资料,其中描述了在一座“唱歌”的沙丘上举行的庆祝活动,一些村民从沙丘上冲下来,以使沙子“发出一种类似于雷鸣般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何谓“夜明珠”?指传说中夜间能熠熠放光的宝珠。又名“隋侯珠”、“灵蛇珠”、“明月珠”、“夜光珠”等等。“夜明珠”,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战国策》·《楚》记载:“(楚王)乃遣使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八八《西域传·大秦》记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西汉东方朔著《神异经·西北荒注》记载:“西北荒中,有二金阙,高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晋王嘉著《拾遗记》二《夏禹》记载:“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  相似文献   

4.
第一期我国宜农荒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一‘·一“·”····“··””·”···”·“·”·”·“一石玉林、康庆禹、赵存兴、钟烈元、石竹弱(1)广东垦区橡胶宜林地选择与分等标准的探讨”·······“”··““·”···“·”·”······“·”·”·”·“·”·”·”·”···”··”·”二傅兴(11)青海地区草场生产能力及其评价“·”一,’’“·“·”,·””·”··”··”·“···”··“”·“···”·”·”···”··””·”··“·”·“一俞锡章(1钓西藏作物气候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6):377-384
超前部署基础研究立足科学发展繁荣基础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中国制造科技的现状与发展我和科学基金—十五年回眸陈宜瑜2(65)陈宜瑜3(129)路币祥5(257)张存浩5(262)“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在纪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0周年暨“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上的讲话·······························································……陈至立4(193)展望科学前沿探索中国机遇—,’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综述……  相似文献   

6.
第1期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动因、影响及对策 张蜻城市发展—区域发展的引擎 曲丹苗得雨浅析跨国公司(T’NG)在中国R&D投资本土化战略 ...·············、·························……李爱平关于构建中国生态税收体系的思考 …‘··························……李绍平王甲山对我国现行出口政策及其作用的重新认识 ’“”’“‘”“”·“···········……王建峰魏浩中国加人WTO后高科技企业发展若干问题分析 吴丹宋化民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迎接经济…  相似文献   

7.
第一期综述自然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以我国新疆为例)”·“·“···”·“·“···”·”··一”·“···”·“··~·”·····”·“·“··”···”…杨利普(1)关于我国亚热带农区草场畜牧业开发研究的探讨”·“·”·”··“·····一”·“·“·“···”····“··~··””·“·”·“·~·一廖国藩(7)从泰和县看我国亚热带山区农林牧生产布局和发展方向问题”·”·“···”·“····”·~·”···”一刘厚培、李昌华、程形(12)从绥德韭园沟的自然经济分析看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产建设方针·…  相似文献   

8.
两个“奇”的故事——技术滞后,发明梦断意大利艺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被誉为“万能的人”、“历史上最全面的天才”。达·芬奇为什么会有这些美誉呢?在1796年即他死后200多年,有人精心地整理了他留下的7000多页笔记,大为惊异地发现记载着几乎应有尽有、无所不包的重大技术发明:梯式船闸、潜水艇、飞机。然而,我们却没有看到达·芬奇的任何重大发明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据《尚书·舜典》记载,虞时即设有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负责对人民进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商周时代,不仅有国学,还有乡学;不仅有大学,还有小学,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札、乐、射、御、书、教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墨、孟、苟等又开创了“私学”。伴随“私学”的兴起,古代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逐步形成。《礼记·学记》、《礼记·大学》就是这一时期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的总结,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到西汉,汉武帝开创太学,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两汉教育,包括官学、私学,都以儒学经典为教材,虽然经师们困派别和师法不同,讲授内容大相径庭,但对于教育的主张,却在“明经修行”这一点上达到共识。唐代复兴汉代教育的传统,使学校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二,·宜视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科技·······“····““·“·”·······”··“·······“············“·“·”……顾金池(4·1)关于实行科技兴省振兴甘肃经济的几个间皿“·“····”········””·“·”·····“···”····”····……贾志杰(4·6) ·论坛·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前景和对策·““·”·“·”····“·······”················“····……户良怒(4·14) ·专论·西部开发的若干战略性间题··········“”··…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04,(10):63-63
当本·罗伯逊缓步走过肯尼索(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街道时,那情景令人联想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西部牛仔片。他的手枪公然插在腰间的一个皮制枪套里。“我总是带着武器。每个人都应注意这一点,我能够保护自己。”这位一家之主说。  相似文献   

12.
蚊帐是人们日常生活普遍使用之物,它具有保暖、挡风、避虫、防尘等多种用途,在家庭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据考古发现和文字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有了蚊帐,当时人们称它为:碉、祷、伟、帷、馒,按《释名·释床帐》曰:“帐,张也,张施于床上。”《诗经·小星》曾说:“抱表与调。”《郑笺》一书也注释:“稠,床帐屯。”远在周代,我国还发现了专门管理蚊帐的人叫“幕人”。蚊帐随社会发展,其用途日益广泛。我国到了汉代,蚊帐用于军中的有军帐、帐幕;运用车上和野外的有车帷、青庐。《酉阳杂温》就曾详细记载:“北朝举行婚礼时,用…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人才资源卜推进人才强省···…····一王庆新(1.04) 迎接人才工作的春夭...…··,…···~·····一杨照亮(l.07) 论科进步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二,’’1···一王家利(l·10) 加强企亚技禾创新体索建设大力振兴 装捌造业.二,’’···……,’·~...…,’’·…王玉刚等(3·04)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设“大而强、 富而舞”的社合主父新山东而努力奋斗一张高丽(4 .04)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做出更大贡献二f..·,’’~····-1·~···,,···……韩寓群(4·07)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制定山东省中长期 科技发…  相似文献   

14.
《预测》1984,(1)
一、中国历代的人口统计我国很早就有人口统计数字的记载。西晋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载有夏禹时的人口估计数。周代已建立户籍管理制度。周宣王“料民于太原”,是最早关于人口调查的记载。直到战国时期,各国都推行了“上计”制度,定期统计人口、土地。秦国的商鞅主张“四境之内,丈夫子女,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竟内篇》)秦统一后,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领导小组日前提出,将全面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建设与环境创新,促进武汉·中国光谷“二次创业”。 一段时期以来,武汉·中国光谷按照“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目标要求,实现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方法期冈平均响应时间与响应系数及对期刊的评价······“·”·“·······”·”·········,.·······”·…王秀成(]2,1,1)情报研究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赖永兵(12,1,9)文献收藏群体国外期刊收藏结构优化原则、指标及计量模型·························“……江海云(12,1,19)沦情报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朝阳 《软科学》1996,(4):9-11
对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傅朝阳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林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核心,是建立林业“两大体系”,实现“两个转变”的根本途径。如何从客观实际出发,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是林业界面临的突出问...  相似文献   

18.
筷子源说     
筷子,我国独有夹取食物的用具。古时叫“箸”,同“”。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纣为象署,而算子唏。”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刘义庆著《世说新语·贫悄》载:“王蓝田(述)性急,尝食鸡子,以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从上述记载可见,我国筷子的历史十分悠久。后来,为什么“箸”、“”又改称“筷子”呢?原来其中另有一番缘故。据明代著名文学家、“娄东三风”之一陆容著《菽园杂记》卷一中考证:“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容为快儿,幡布为抹布。’‘以著为“快地…  相似文献   

19.
上帝的骰子──《周易》·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第五章人身乃一小天地──经脉学说与六维空间体系周康龄中医经脉学的诸派书籍,源于汉朝以前《灵枢》、《素问》两种医书,今合称《黄帝内经》,距现在约两千多年,整个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中国历来有“医”“易”同源之...  相似文献   

20.
位于汤逊湖畔的华中大大学科技园,天蓝水碧,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其间散布着郁郁乔木和各企业特色鲜明而又风格统一的白色建筑,一派“人·自然·科技·产业”和谐统一的迷人风光。作为“中国·武汉光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华中大科技产业的形象和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