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听力理解为大多数非英语国家的人学习英语中的弱项。一般认为,学生的英语语音基础差、词汇量少、对英语语法结构及句法掌握不够、缺少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听力材料的内容不熟悉等等,都是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听力理解属于口头表达形式范畴,人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与书面语相同的词汇释义,而对一些简练达意的口语习语、习惯用语不熟悉或从来未涉及。在听力过程中,有些文化障碍几乎是随处可见,听者明显地感到缺乏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而影响到对听力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将有关教材对听力理解中常出现的文化障碍及习惯用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听力过程中,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同样重要。试从影响听力理解水平的文化因素着手,进一步讨论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导入英语语言的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何春梅 《海外英语》2011,(11):93-94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听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听音过程中,文化背景和语言知识同样重要。该文从文化语境理论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导入英语语言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用具体的实例阐述了非语言障碍也能阻碍学生正确理解听力材料,分析了学生由于缺乏目标语言的相关文化知识所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建议通过介绍一些英语单词的起源,以英语为母语的那些国家的文化特点及习俗和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从而提高他们对听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都思彤 《考试周刊》2012,(50):83-84
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学习。英语的听力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文化背景的差异一直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在听力训练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提高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6.
语音和推理是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语音和推理对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同时指出:通过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和了解英语国家背景知识的方法,来增强语言加工能力,提高语音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隐喻的理解受文化影响和语境的制约。英语短对话听力中的隐喻性表达影响着学生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重视词汇教学和文化知识的渗透,同时要帮助学生借助语境,发挥联想,培养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的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那为何听力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呢?如何克服听力给学生造成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值得各位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一、学生面临的听力障碍1.听力理解中的语言障碍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听懂所学语言传递信息的一个过程。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有可能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最终效果。妨碍听力理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学已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相通是文化交流的基础.认同中西文化差异,尊重并理解西方国家文化特点,才能增强英语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模式,加强阅读和听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实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英语新闻听力是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听力理解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要消除学生在新闻听力部分所遇到的理解障碍,需要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结构知识三方面着手。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角度,探讨了提高英语专业新闻听力教学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言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并在日常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本文在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本原则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承担着引领整个社会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的培养只能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下完成,民族文化是构成人文精神的历史基础.古代文学课程所具有的哲学思想、历史思维和文学审美特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善于挖掘本学科中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与培养的知识和因素,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学文化史教学应具文化的感染力,应有文化史的深沉与厚重,让学生透视文化内容,获得历史的情感与智慧。大文化就是广义的文化,即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大文化视角注重民族性、整体性、过程性和价值性。从大文化视角进行中学文化史教学可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过程性,尤其是人的活动,可领悟到民族性,让学生感受到思想运动中人们的积极投入、奉献智慧,甚至是牺牲生命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英语语言的关系,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对文化的理解力。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开扩知识视野。强化他们对英语语言的运用。文中通过对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性质和重要性的阐述,分析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本课程教学的利弊,为教学改革找到了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教育,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培养;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对人文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亦不够深入。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存在缺失现象。通过概述我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活动创新提高我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是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中聚集了学校近半数的资产和多年办学积累的文化精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给学校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是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重要前提。文章介绍了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分析了造成他们听力障碍的因素,包括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水平和听力技能。然后从传授语言文化知识,改善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对策:首先应该把好语音关,其次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还要有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精听和泛听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听力技能,提高他们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全球化趋势下频繁的国际交流。纯粹学习语言知识而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是无法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师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从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的视角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实施原则和可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教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庸的武侠小说,虽为通俗文学,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蕴含着侠义思想、爱情观念、处世准则等人文精神之光。学生通过学习金庸小说,可以感受到忧国忧民的侠者之风,体会到纯洁坚贞的爱情之美,领悟到诚信善良的为人标准,同时也学习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