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六百万份里其实没藏多少故事。新年伊始,新华社大院里贴出喜报一张:《半月谈》系列刊物发行量已达626万。其中《半月谈》416万,《半月谈内部版》150万,《时事报告》60万于是,好象平静的水面荡起了一阵涟漪,人们纷纷议论开来。不光新华社内,许多同行、读者、通讯员或者是与《半月谈》毫无瓜葛的人听了,也啧啧称奇。这《半月谈》嗨,这《半月谈》……  相似文献   

2.
以宣传时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半月谈》系列刊物,1992年订阅数突破700万份,比1991年净增82万份,在全国报刊中发行量居首位。包括汉文版、维吾尔文版、朝鲜文版等版本的《半月谈》系  相似文献   

3.
《青海藏文报》和《西藏日报(藏文版)》是全国范围影响较大的藏文党报,本文通过对其历史和现状的简要对比和梳理,分析我国藏文省级报纸的特质及藏文传媒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海藏文报》和《西藏日报(藏文版)》是全国范围影响较大的藏文党报,本文通过对其历史和现状的简要对比和梳理,分析我国藏文省级报纸的特质及藏文传媒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少数民族报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内蒙古地区的《婴报》(蒙、汉合璧)、西藏地区的《西藏白话报》(汉、藏文版)、东北地区的《月报》(朝鲜文版)、新疆地区的《伊犁白话报》(汉、维、蒙、满四种文字版)等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相继问世。但是不久民族新闻事业便出现了断层。最典型的便是我国藏文报业,从第一张藏文报纸《西藏白话报》销声匿  相似文献   

6.
从1985年起,半月谈杂志社出版的系列刊物,其发行量之大一直居于全国各报刊的首位。今年则更为引人注目。目前在许多报刊征订不怎么景气的情况下,《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却异军突起,总发行量在年初增加到525万份,比上年初一下子多出了112万份。去年8月制订发行工作计划时,我们曾提出了一个今年增长10%的目标,结果出乎意料地翻了番,增幅高达27%。由于《半月谈内部版》的期发数由去年同期的86万份增加到110多万份,这样在中央一级发行量超百万的3个刊物中,  相似文献   

7.
冯平 《青年记者》2016,(11):10-11
《西藏日报》创始于1956年4月22日,其前身为《新闻简讯》.《西藏日报》分为汉文版和藏文版,汉文版报头由毛泽东题写,藏文版报头由阿沛·阿旺晋美题写.藏文版起初是油印的小册子,后来逐步改成石印、铅印,并由开始的十日刊逐渐发展为五日刊、三日刊和日刊.《西藏日报》一方面向西藏各界人民准确、及时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向党和政府及时地传达西藏各界人民的呼声、意见和要求.近年来,民族团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与稳定和谐.本文以《西藏日报》的民族团结类报道为例,分析民族团结类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下文简称"三州地区"),相继创立了《阿坝日报》藏文版、《甘孜日报》藏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三家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自治州级党委机关报,它们是三州地区少数民族新闻的主要传播渠道。跨入新世纪,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三家报纸发展迅速,并积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但同时在多元共生的传媒生态中亦面临生存危机。本文试图对新世纪以来四川省三家少数民族文  相似文献   

9.
陈庆 《传媒》2019,(3):25-26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创刊60周年。60年结硕果,伴随着期刊集团的改革创新,四川党刊也不断寻求转型发展。近年来,《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农村版合刊为《四川党的建设》半月刊,成功创办《四川党的建设(藏文版)》和《乡村振兴》杂志,打造刊、网、微、端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取得了融合发展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春,我们采写的江西省乐安县万发龙等3户养猪专业户的遭遇一稿,先后在当年的《半月谈》第10期和《江西日报》5月23日一版头条刊登,并分别被新华社和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选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稿件被新华社和《半月谈》杂志社及《江西日报》评为好稿。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下,我们又进行连续报道,促成了事件的圆满解决,使蒙受巨额经济损失的万发龙等三户养猪专业户得到了合理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11.
到2008年5月,《半月谈》杂志已创办28年。据《半月谈》同志告知,杂志已第五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高达3.62亿元人民币。不论这评价准确与否,作为《半月谈》杂志创办人之一的我,听了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2.
王永亮  陆海燕 《今传媒》2006,(10):26-28
在政治上,《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创刊于1980年5月。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类报刊之首,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曾誉之为“中华第一刊”。在文化上,《半月谈  相似文献   

13.
去年,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记协主办、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西藏日报社承办的“心连心、手拉手,共同迈向21世纪,全国报业帮助西藏日报赴藏考察采访活动”的胜利举行,这在西藏日报创刊43年来还是第一次。对于西藏日报全体干部职工来讲,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喜讯。 西藏日报创刊于1956年4月22日,目前有汉文报、藏文报两张大报,有一份子报《西藏商报》,还有一份面向农牧区读者的藏文季刊《致富之友》。汉文报每周三、五扩为8版,藏文报仍为对开四版。两报发行量合起来为4万份,按全区人口平均约为每62人拥有一份西藏日报…  相似文献   

14.
新创     
《半月谈》推出纪念新中国60年经典系列特刊 《半月谈·新中国60年经典特刊》,是经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主办,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年出版的重要时政期刊。  相似文献   

15.
《半月谈》作为时政类党刊,无论在发行量还是在影响力上都堪称当代党刊的典范。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半月谈》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党刊发展寻求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3,(12)
《青海法制报》创办于1981年6月25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由创办初期的四开四版周报发展为如今的四开八版周三报,每周一、三、五出版。同时每周出版一期《青海法制报·交通安全周刊》和青海藏文《法制报》。 二十多年来, 《青海法制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下,始终牢记办报宗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  相似文献   

17.
在报刊如林的我国舆论界,刊龄只有十年的《半月谈》是一个谜一样的刊物。在北京各邮局“花团锦簇”的橱窗里、期刊架上,难得发现它的存在,即使有时摆上一两本,也难得引人注目。然而,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机关报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位置,却刊登出介绍《半月谈》魅力的文章;在全国新闻界有影响的杂志《中国记者》上,有人专文谈论“半月谈现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2,(6)
《半月谈》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与改革开放同龄。二十多年来,《半月谈》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半月谈》仍然歌着,唱着,鼓着,呼着,工作着,战斗着。笔者为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积极追随《半月谈》数载,常将其放置案头或枕边,细阅静思,倒也读出些“味”儿来了。现将笔者一家之言吐露出来与同仁和众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与时代一道前行张正宪1980年5月,《半月谈》在改革的初潮中应运而生。14年来,她历经风雨,一路前行,显示了蓬蓬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作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党刊,《半月谈》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通俗朴实的文风,讲解党的政策,评说天下...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半月谈》杂志社举办了一次特别活动:邀请16位特约评刊员到北京参加评刊会议,评刊员是来自全国12个省、16个地区的普通工人、军人、干部、中小学教师和离退休人员。《半月谈》杂志社出资把这些特约评刊员请到编辑部来,奉为上宾,热情招待,从总编辑到普通编辑和负责版面设计、广告发行的人员,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听取评刊员对《半月谈》系列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