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林林总总的《金瓶梅》人物谱里,有不少宦官的身影。我们先按他们出场的次序,把他们一一罗陈于下: 童贯太尉;与高俅、杨戬、蔡京,合称北宋末年的“四大奸臣”;后又与蔡太师、李右相、朱太尉、高太尉,李太监,合称“六贼”,被参充军。  相似文献   

2.
梁山足球队     
宋徽宗宣和末年,殿帅府太尉高俅率领的神州足球队,同几个小国的足球队打了几场比赛,竟然屡战屡败,这确实令爱好踢球的徽宗皇帝龙颜大怒。他召集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众臣的面,狠狠地臭骂了高俅一顿,要不是蔡京等人求情,高俅头上的乌纱帽早就不保了。此时的高俅颜面扫地  相似文献   

3.
梁山足球队     
<正>宋徽宗宣和末年的一天,宋徽宗和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议事。最近,殿帅府太尉高俅率领的神州足球队,同几个小国的足球队打了几场比赛,竟然屡战屡败,这确实令爱好踢球的徽宗皇帝龙颜大怒。当着文武众臣的面,狠狠地臭骂了高俅一顿,要不是蔡京等人求情,高俅头上的乌纱帽早就不保了。  相似文献   

4.
侠客     
<正>(一)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向北宋徽宗时,朝堂上下已是乌烟瘴气了,一味享乐贪色的赵佶对岌岌可危的形势置之不理,大权旁落,童贯、蔡京、高俅等人轮流把持朝政,无法无天。这一时期,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所至之处民不聊生。可这天下也有难得的循吏。夔州的杨知州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之人,对奸臣恨之入骨,坚持清廉为官,可高俅等人的眼中自然难容得下这一颗沙子,一直将他视作板上钉,千方百计想除掉他。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来看,北宋后期由蔡京所主持的“崇宁兴学”有其历史必然性。北宋长期以来的右文政策,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变迁,科举取士制度在北宋更趋完善,以学田制为核心的多种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更加成熟,雕版印刷业和造纸业的兴盛以及北宋中期历次兴学已有的成就,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在教育制度方面的一系列创新都为“崇宁兴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宋徽宗、蔡京等人借北宋后期加强思想专制的趋势,大兴党禁、打击异己,不自觉地促成了这种可能性向必然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一、高太尉——“圆社高二”高俅在北宋实有其人。《东京梦华录》卷十“车驾宿大庆殿”条,写冬至前三日驾宿大庆殿,“是夜内殿仪卫之外,又有裹锦缘小帽、锦络缝宽衫兵士”十余人一队共十数队守卫。每队“各一名喝曰:‘是与不是?’众曰:‘是。’又曰:‘是甚人?’众曰:‘殿前都指挥使高俅。’更互喝叫不停。”又《靖康要录》卷七载高俅死后臣僚上言:“高俅初由胥吏,遭遇幸会,致位使相,检校三公,不思竭力图报,乃敢自恃呢幸,无所忌惮。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可见高俅确实做过地位相当高的殿前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     
中国历史上有个朝代,叫宋朝,宋朝又分为北宋和南宋。在北宋徽宗皇帝的时候,出了一些奸臣,有高俅,有蔡京,还有童贯。这些人把持着朝廷大权,干了很多坏事。所以,人们都对朝廷不满,很多人受不了,就起来造反。当时,在梁山泊里,有一伙好汉,他们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劫富济贫。《水浒传》这部小说,写的就是这伙人的故事。《水浒传》的作者叫施耐庵,他是江浙一带的人,生在元朝末年,他中过举人,还考取了进士。当时,人们纷纷起义,反抗元朝的暴政,施耐庵也参加了起义军。后来他就回家写书。《水浒传》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关于施耐庵的生平,…  相似文献   

8.
走后门     
秋月 《学子》2003,(2):53-53
用不正当手段拉关系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被人们称作“走后门”。“走后门”一词最早用于宋代。北宋年间,宋哲宗死后宋徽宗继位,徽宗任蔡京为相。蔡京上任后,排斥元祐哲宗年号的旧吏,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他们的诗文也不准流传。蔡京的做法引起了民间的强烈不满。当时有一些聪明的艺人,在朝廷宴会上演出了这样一幕用以表达不满情绪的戏。有个大官升堂断事:一个和尚请求离京出游,由于这个和尚持的是元祐年间的戒牒,结果被令还俗:  相似文献   

9.
北宋名贤蔡襄,字君谟,福建兴化军仙游人。“年十八举进士,为开封第一。(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甲科,为西京留守推官。”(明陈效修、周瑛等《重刊兴化府志》卷三九)他累官直史馆、知谏院、馆阁校勘兼起居注,历知开封府、福州、泉州和杭州,终至端明殿学士。英宗治平四年(1067)病卒于家。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谥忠惠。纵观其五十六年短暂的生涯,堪称是位才学广博的名儒贤臣。  相似文献   

10.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仁宗天圣八年登甲科进士,历官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著作佐郎、知谏院、知州、知府、转运使、三司使、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卒谥“忠惠”,著有《蔡忠惠公文集》等。蔡襄自十九岁中进士后,毕生从事政治活动,曾仕仁宗、英宗二朝。这时正是北宋王朝的统治危机日趋严重的时期,一方面农  相似文献   

11.
苏轼与高俅     
《甘肃教育》2009,(19):33-33
高俅是北宋末年祸国殃民的奸臣。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说,高俅本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经人介绍,到东京投奔开生药铺的董将仕。董将仕不愿收留高俅,转荐给小苏学士。苏学士只留高俅在府中住了一夜,又把他推荐给了驸马王晋卿。高俅在王晋卿府结识了端王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徽宗皇帝,此后青云直上。  相似文献   

12.
北宋宋徽宗时,童贯、蔡京、高俅、杨戬四个奸臣在北宋朝廷当道,变乱天下,使原本繁荣的封建经济江河日下。这时山东省郓城县县衙的押司宋江,为人仗义,扶危济困,因此有口皆碑。由于人生的际遇沉浮,宋江由一名县衙的押司而成为一名梁山泊起义的领袖,起义壮大时他接受朝廷招安,领导起义军按照朝廷的意志征战辽国,征战方腊,征战完成后宋江却被奸臣迫害致死。在这一过程中宋江始终有一颗仁义而滚烫的心灵,他一路跋山涉水,鞠躬尽瘁,探索世间的真谛,领导梁山泊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宋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使北宋末期江河日下的封建经济有所复苏,使北宋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了北宋末期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个皇帝。在位26年,任用蔡京、童贯等人,国政腐败,民怨沸腾,女真金国乘机入侵,北宋王朝旋即灭亡。他和儿子钦宗赵桓同被金兵掳往北国,过了八年屈辱的俘虏生活,最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然而,这位为政  相似文献   

14.
蔡京是北宋亡国前权倾朝野20余年的一代巨奸,历代史家对他评价几乎一无是处。蔡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因何变得十恶不赦。文章就与蔡京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蔡京肯定是权奸,但也是能员;徽宗对蔡京是信任的,更是利用的;对蔡京的历史评价定型于南宋高宗时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试论章惇     
章惇,字子厚(1035~1105年),建州浦城(今福建建宁)人,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博学善文,敏识过人,曾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遭到贬斥。绍圣、元符年间出任宰相,继续改革弊政。旧史家把他列入“奸臣传”,与蔡京、秦桧等量齐  相似文献   

16.
书品非人品     
在几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中,书法评论受到儒学的影响而提出“书品即人品”。北宋的蔡京是受到“书品即人品”评论影响冲击最大的一位书法家。但是当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现象对其文化人格所起的特殊作用,以及心理活动在书法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发现,书品与人品是不能划等号的,也即是说书品非人品。  相似文献   

17.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宋神宗天圣九年(1031年),十九岁蔡襄登甲科进士,名动京师。他历任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直史馆、福建转运使等,先后授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并知开封、泉州、福州、杭州等地。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卒,谥“忠惠”,民间称蔡学士。 蔡襄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从登进士入仕到逝世止,毕生从  相似文献   

18.
蔡京是北宋亡国前权倾朝野20余年的一代巨奸,历代史家对他评价几乎一无是处。蔡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因何变得十恶不赦。章就与蔡京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蔡京肯定是权奸,但也是能员;徽宗对蔡京是信任的,更是利用的;对蔡京的历史评价定型于南宋高宗时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水浒传>.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高俅、蔡京等一批像吸血虫一样的统治者,最具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逆来顺受、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林冲,都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宋江活捉高俅又把他放了,这事让人憋气。高俅那厮,不但是粱山好汉的“私敌”,也是国家人民的“公敌”。不少人,是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