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仰视与俯视     
生命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姿态:仰视与俯视。仰视是从低处看,俯视是从高处看。不是眼睛位置的高低,关键是心态。仰视的时候,只看到比我强的,认为自己太失败;俯视的时候,又只看到不如我的,就认为自己太伟大。  相似文献   

2.
雪小禅 《良师》2010,(2):9-9
没有一个人不想爱得轰轰烈烈,然而想要看到最美的风景一定要往高处去,爱情也一样.只有爱到极点才会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3.
一、计算能力对地理计算能力考查是历年命题的出题点。如2004年全国卷的第11题。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本题立意在考查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换算、海拔对日出时间影响等多个地理知识点。9月23日昼夜等长,日出时间为6时。因在飞机上,乘客看到日出的时间(135°E的地方时)在6时前,北京时间是在5时前,即C选项正确。二、图表分析能力2004年文综地理试题的图表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突出了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全国、北京、天津、湖南、湖…  相似文献   

4.
天路     
当江南花红柳绿时,高原正冰天雪地,气温零下二三十度;当都市霓虹闪烁时,唐古拉山海拔5073米高处的寒风冻雨正尽情侵袭他们的血肉之躯;  相似文献   

5.
<正>读罢熊培云先生的《自由在高处》,我对"自由"一词有了更多且更深层次的理解。自由在高处,欲得需自塑。首先吸引我的是封面的插图,我承认我是第一次看到这张图,且从看到的第一眼就被震撼到了。这是一尊雕塑的素描,一人左手执凿,右手执锤,在把自己从石头里雕刻出来。图下是易卜生先生富含哲理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是啊,自由在高处,也在平凡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3,(3):4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赋得的一篇名诗。然而,我们仔细想想,上一层楼,到底能看到方圆多少里的景致?真的是千里吗?圆圆的地球半径约6371公里,王之涣登的鹳雀楼高约73.9米,计算可知,到顶之后大概可以看到方圆30公里内的景物。而要"穷千里目",则差不多要登到20公里的高处——还是坐飞机吧。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一本期刊上,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时间”内容中的时间计算时.他借助竖式来解决问题,有效地化解了学习难点。联想到自己近段时间,正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也碰到了类似问题。如:  相似文献   

8.
川金丝猴     
《中学生物学》2009,(8):29-29
川金丝猴属于灵长目猴科,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甘肃和山西等地。川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500~3000m的高山密林中,夏时在高处,东时到低处。好合群,又是一群多达200~300只,有强壮的雄猴率领,主要在树上生活,耐寒。食物有各种树叶、嫩芽、野果、树皮、昆虫、鸟卵等。寿命是16-18年。川金丝猴为我国特产,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动物。  相似文献   

9.
竖直平面内有一圆轨道与斜轨道光滑连接,让不同的物体(如小滑块,小圆球,小圆柱体)从斜轨道h高处无初速释放,要使其落在圆轨道上指定点(如轨道最低点),对它们的初始高度,脱离轨道的位置及飞行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解释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天空     
韩少功 《中学教育》2006,(11):61-62
我枕着水波久久注目天空。 天并不是“空”,从来也不“空”。在最近的地方,我看到了密密的蜻蜓飞绕——这是我以前很少留意的。在稍远的高处,我看到了很多燕子在盘旋——这也是我以前很少留意的。在更远的层面,我看到了一只老鹰抹动着傲慢的巨影,只因为离我太远,就成了一个飘忽的黑点,在我的视野里转瞬即逝。当然,在更远更远的那里,我还看到云,那种由浅云和浓云、低云和高云、流云和定云、线云和块云组成的无限纵深:一缕金辉,悄悄爬上了连绵雪山的峰顶;一片白絮,正在飘入乌黑的深深峡谷。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100年来,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植物学家研究了有关科学献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植物学家还发现,它们的生命力要比以前强盛得多。  相似文献   

12.
YYJ 《中文自修》2005,(5):40-40
看到“‘高处’真的‘胜不寒’吗”这个题目,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往事。我是一个很乐于交友的女孩子,但却不善于经营身边的友谊。也许你会问:友谊还需要“经营”吗?以前的我一直认为,家庭,爱情,事业都需要经营,但友情也许不需要吗!  相似文献   

13.
《少年电脑世界》2011,(12):2-F0002
嘿镜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甚至不惜奉为信仰。是时代的造就,需要他们永远走在时间的前面,将他们推到了高处。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海拔地区小学生的选择反应时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海拔与小学生的选择反应时有高度的相关,从平原升至海拔2261米时小学生的选择反应0时间无显著性变化,从海拔2261米升至海拔4273米时小学生的选择反应时间明显延长;随年龄升高,小学生的选择反应时间缩短;随测试难度的增加,小学生的选择反应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听到“海拔”这个词。海拔是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你知道我国的海拔基准点是怎样测量出来的吗?中国的测量高程基准在哪里呢? 它位于青岛大港1号码头西端青岛观象台的验潮站,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8′40″,北纬30°05′15″。验潮站有一间特殊的房屋,室内有一口直径1米,深10米的验潮井。它有三个直径为60厘米的进水管与大海相通。验潮科学工作者每天观测三次,时间分别为:7:45—8:00;13:45—14:00;19:45—20:00,天天观测,从不间断。 根据长年记录获取的原始潮位资料,经多次严格计算,得到青岛验…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人往高处走”则主要是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我们知道,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平原大于山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城市大于乡村。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口分布是动态的,人口总是在不断地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7.
青铜时代     
林清玄 《学语文文丛》2004,(11):45-46,63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明说,这件作品“年轻的躯体还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全身的肌肉也都在沉睡与清醒之间,眼睛还没有睁开,尚未看到外界,当然尚未看到敌人与爱人,像一个刚刚成熟的蛹,开始辗转蠕动,顷刻间便要冲破茧壳,跳入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青铜时代     
林清玄 《学语文》2004,(11):45-46,63
近代雕刻大师罗丹,有一件早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是我十分喜爱的雕刻作品。这件作品雕的是一个青年的裸像,他的右手紧紧抓着头发,左手握紧拳头,头部向着远方和高处。眼睛尚未睁开,右脚的步伐在举与未举之间。巴黎大学教授熊秉明说,这件作品“年轻的躯体还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全身的肌肉也都在沉睡与清醒之间,眼睛还没有睁开,尚未看到外界,当然尚未看到敌人与爱人,像一个刚刚成熟的蛹,开始辗转蠕动,顷刻间便要冲破茧壳,跳入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萍  李霞 《山东教育》2004,(9):29-29
设计思想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物体从高处落下来的情景,这些物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以不同的形式落下并呈现出不同的现象。中班幼儿对科学探索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欲望,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引导他们去尝试、去探究。  相似文献   

20.
微知识     
《大中专文苑》2014,(10):76-76
彩虹是一个圆 @这个微博:其实彩虹是一个圆!imgur的网友说,在飞机上看到了非常罕见的360度的彩虹,一般的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的彩虹,所以这一幕实在难得……@博物杂志:是真的。光学上有个“彩虹圆锥”,人眼就是圆锥的尖,彩虹就是圆锥底部那个圆。在地面时,下半部被大地挡住,而位于高处时,就有机会看到整个彩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