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事     
故事写真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故事里自得其乐、不能自拔。我们每天都在讲述着、聆听着、酿造着、编织着各种故事.我们自己则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故事里的人物.凄凄惨惨戚戚.或悲或喜或忧或乐.在故事情节中蔓延着的我们不由自主地以角色需要的各种状态或隐或现。  相似文献   

2.
幼儿在与故事发生关系时是一种主客观融通的对话交流。他们是在与故事对话、交流,在用自己的心灵与故事所描述的那个世界发生着积极的互动;以自己的理性思维、主观感情参与到故事所描述的那个世界中。儿童故事对儿童成长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作用。教师只要深入地体会故事,把故事的思想感情变成自己的思想感情,并恰当、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故事,一定会使幼儿受到影响,得到教育。  相似文献   

3.
学了《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次课外作业:写一则品德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一次成功经历,要求这次经历包含自信的思想,是真实的、亲身经历的,并被自己感动着、记忆着的。出乎意料的是,作业马上交了上来,连平时交作业拖拉的学生这次也积极了,52位学生52次经历一个也不少。一个个故事记录着他们曾经获得的成功,一个个成功述说着他们曾经拥有的自信。读着学生自己的成功故事,我想到了故事所包含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了《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次课外作业:写一则品德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一次成功经历,要求这次经历包含自信的思想,是真实的、亲身经历的,并被自己感动着、记忆着的。出乎意料的是,作业马上交了上来,连平时交作业拖拉的学生这次也积极了,52位学生52次经历一个也不少。一个个故事记录着他们曾经获得的成功,一个个成功述说着他们曾经拥有的自信。读着学生自己的成功故事,我想到了故事所包含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月玲 《中学教育》2006,(11):22-2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倡导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用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教育故事。成功的教育故事,有的记录着教师勇于探索取得成功的历程;有的叙说着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惊人机智;有的展示着教师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等等。撰写教育故事是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信念,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有些学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故事却让人大倒胃口,因为他们的故事大多是“下载来的”、“借来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十余载的教育教学生涯之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故事与教师幸福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困惑、彷徨,抑或是欣喜、幸福,其实,自己都浸润在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教育故事之中。当蓦然回首自己的工作历程之时,当仔细品味自己的教育人生之时,每每能够触动自己心灵深处的,依然是那些闪动着生命灵光的教育故事,而非那些僵硬死板的教研口号或学校制度的条条框框。我似乎顿然明白,  相似文献   

7.
莫兰 《广西教育》2012,(8):68-68
很多时候,故事是一种生命体验。某一个故事,从某一个人口中说出,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带着讲述者的温度,包含着讲述者的体会和理解。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故事大师,有的用嘴巴说,有的用文字写,有的用线条和颜色描绘,还有的用影像来记录。听着、读着、看着、讲着那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有时候会分不清自己是在故事里,还是在故事外。  相似文献   

8.
能帮助幼儿改正不合理行为的隐喻故事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隐喻故事与幼儿的生活世界之间要形成一种对称关系,二是隐喻故事中要蕴藏着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听隐喻故事时,幼儿会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反复思考、重新组织故事,并借用故事中的情节和隐喻来理解自己的生活,故事中蕴藏的道理和解决方案也就成为幼儿摆脱生活困境的方案,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改正了不合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每个走过或正走着这段岁月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许辉煌,或许黯淡,或许奇壮,或许平淡。似乎还在昨日,那炮火烟尘、刀光剑影,还有自己的独闯沙场、戎装凯旋。走出那段岁月快一年了,我依旧记着那故事的每一天、每一步和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才听懂心里的歌。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简单     
简单不是肤浅,不是无知,而是坦诚,是直率。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上演着自己的剧本,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大幕徐徐开启,有些人使劲地往台前挤,往灯光下挤,为了多一个亮相,多一个镜头,他们几近疯狂,甚至不惜暗中在脚底下使上一两个小伎俩;有些人戴上了面具,上演着违心的故事,说着违  相似文献   

11.
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躺在襁褓里的我们,听着妈妈的故事慢慢长大;走进校园的我们,听着老师的故事茁壮成长;能够自主读书的我们,读着自己心爱的故事渐渐走向成熟。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大都情节完整,富于幻想,语言生动而充满童趣,是陪伴我们一生的好伙伴。下面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故事     
小时候,老师给我讲述过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曾千百回,在课堂、在操场、在梦里聆听着老师们给我们讲述的故事。儿时的我,总认为老师的心里有讲不完的故事,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述着许多许多……《老师的故事》永远烙在心灵的深处。  相似文献   

13.
从小,我们就听着《西游记》《哆啦A梦》等故事长大。那时候,我们就幻想着自己也能有孙悟空那样飞天人地的本领.幻想着自己有哆拉A梦那样的百宝袋……  相似文献   

14.
时光匆匆,上海教育年度人物评选已进入第五个年头。这一年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着不平凡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事业的崇高。走过2007,一些普普通通的一线工作者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感动着我们。为他们投出庄重的一票,因为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相似文献   

15.
失眠之夜     
我们讲的故事,彼此都好像是讲给自己听,而不是为着对方  相似文献   

16.
小胖扫地     
【评介】这则生动的故事,源于幼儿生活,紧扣孩子思想实际。故事中两个主角扫地的不同表现对比明显,能启发小读者去思索。特别是故事的结尾,小胖噘着嘴巴,认为自己扫了地,“妈妈怎么又表扬玲玲呢?”潜台词是“为什么不表扬我呢?”孩子们听了故事,可能会联系自己类  相似文献   

17.
别离萧萧     
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犹如昨日的电影,反复播放于今天。不同于以前,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同学,自己的教室。那些演绎着不同趣事、烦恼,见证着大家泪水、微笑的故事,都是我们的曾经。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苏青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享有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同样历经坎坷人生,但她们四十年代的创作却具有不同的风格。张爱玲是远离自己的“传奇”,不动声色地用审视的目光纺织着自己的故事,其基调是苍凉悲凄;苏青则是在自己的故事中扮演着自己,其基调是平实热闹。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你家、我家、他家构成了这个社会。每个家庭中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看着别人家的故事有时是否觉得和自己家的有些情节相似。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却比看自己家的故事更多了几分理智。从本期开始,我们听《中国妇女报》的郝卫江讲讲她和她10岁的儿子间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与书     
从我会说话起,爸爸就在被窝里给我讲《狼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伴随着这些故事和温暖的父爱,我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