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富有活力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消除学生学习后的疲劳,促使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其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班级也能说话"。  相似文献   

2.
虚拟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云 《时代教育》2009,(9):138-139
在虚拟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对推进高校德育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优化高校育人环境、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通过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班级",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拓展高校班级文化内容,促进班级文化传播,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构建优秀的班级文化,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具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笔者选择了"忠"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忠"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有忠诚无私、忠于他人、忠于国家及君主等多种含义。在建设班级"忠"文化之初,笔者带领学生搜集有关"忠"文化的资料,并最终定下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携"忠"  相似文献   

4.
生态视域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其核心是寻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高度整合,促进班级成员的"生态人"发展。但目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对学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存在着种群缺少生存与发展空间、主体关系失衡、群体活力与凝聚力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构建生态化虚拟网络交流空间、加强种群主体关系的生态化管理、多维度提升种群活力等方面入手,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延伸。班级文化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的发挥,需要班主任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特色班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班主任在带班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学校文化的内涵,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需求,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定制"属于学生和班级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6.
"90后"高职学生是个性更加鲜明的群体,物质的相对富足和精神的困乏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巨大矛盾。班级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基本的组织,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在"90后"高职班级创建班级文化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同时秉持共同的信念和相同的价值观,完成"部分"和"整体"的互相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功,能够让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班级文化建设并不是管理策略的简单堆砌,它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集中体现。因此,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理念建设小学班级文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周翀 《考试周刊》2014,(11):171-172
<正>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班主任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塑造、锻炼学生,无疑比说教更有效果。班级文化建设应该被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位,而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从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收获。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环境文化对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班级文化建设能感化、教育、诱导、启发、激励学生,通过文化熏陶、精神引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级文化建设要做到"六让":让墙壁学会说话;让名言激励斗志;让图书启发智慧;让兴趣爱好个性化发展;让自主化管理生根发芽;让班风、学风凝聚活力,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0.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级文化"这一"无形巨手"对班集体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班级文化"在班级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成果,对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和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魂魄,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建设,会出现班集体涣散等现象,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通过开展演讲活动建设精神文化,符合班级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立足班级学情,制定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学生围绕目标,通过情深意切的演讲,达到激励、引导或劝阻的目的.演讲活动的运用,能使班集体朝预期目标有序迈进,健全班级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愿景、班级意志、班级形象的综合反映.邯郸现代中专学校近年来在班级名称、班级标志、班级旗帜、班级口号、班级誓词、班级格言、班训班规、斑歌斑花、班级板报、班历班会、文化快线、班级沙龙等方面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中,体会到班级文化建设能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使学生的群体观、审美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关系和谐,班集体由此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学生由此获得共同发展.班级文化是提升班级管理品位的需要,是加强班风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小学班主任在培养人才这方面的重要性。教学模式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意味着小学班主任要克服更多的难题,遇到困难应当没有畏难情绪,理性处理,确保教学工作成功完成。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也不例外。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尤为重要,充满文化氛围的班级活力四射,激情澎湃。学生们可以从中收获许多,心灵得到洗礼。  相似文献   

14.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级文化"就像是一只隐形的旗帜,指挥着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有利于落实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身心健康地持续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16.
张包灵子 《文教资料》2013,(22):130-132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多数学生认可的价值取向。一个健康的班级文化在个体的交互作用中。让每个个体获得满足感,不仅个体能得到激励,班级文化也能得到更深层次的认同。集体建设的基础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渠道。适应形势需要的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完善民主的制度往往能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但制度有其一成不变等缺点,在班级建设中应注意"立"与"破"。本文从"破窗效应"、"护花原理"出发,探讨两者在班级建设中的关系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班级虽小,但是作为稳定的教育组织,同样需要考虑深层的建设问题。在教育组织更加迫切关注文化要素建设的今天,班级建设也需要慎重考虑如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激发和提升班级组织的活力与效率。而在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中,很多班主任经常从"家"的隐喻来建设班级文化,期待让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土壤,它对学生思维、思想、能力、价值的影响和渗透是直接而明显的.经过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直面"大众文化,承认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人格态势、学习状态与大众文化的联系,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口,从完善学生人格和提高学生能力两个方面人手,利用、借鉴大众文化的资源进行班级改造,探究在大众文化传播的强势下,班级"新文化"建设的契机和方略,拓展学生文化成人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下培育形成的班级形象、奋斗目标、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班级文化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集体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教学与管理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