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自编"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和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农村乡镇中学留守及非留守初中生各1 200名,就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及对比分析,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农村乡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整体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留守生更甚;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为44.5%,明显高于非留守生的36%:留守生在性别之间及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初三年级学生;留守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了解的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大部分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持满意态度。有43.5%的农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是散步、羽毛球、健身操等。大部分农民每周参加2次(含2次)以上的运动;每次锻炼的时间多在30-60min之间。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以个人锻炼为主,主要目的是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运动能力和消遣娱乐。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及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测量,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为44.5%;留守生在性别之间和年级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初三年级学生;留守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状况与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佶  许宗祥 《体育学刊》2008,15(6):33-36
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小康社会实现水平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城镇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发展对策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晚上、下午和清晨;活动动机以运动健康、健身愉悦为主,活动项目简单易行、时尚性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环境意识增强,群体性活动上升,物质型、娱乐享受型休闲体育活动消费现象增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广州市汇景新城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社会压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是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中间变量;首选参加武术保健类项目、场馆健身类项目、游泳的社区居民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首选球类运动项目以及有选择性地参加文娱类体育活动有利于缓解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类压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国有大型厂矿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新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大型厂矿职工对体育的认知水平较高,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高;体育人口比例高,且每次活动时的强度达到中等程度及以上者的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呈现出职业性的特点;职工家庭体育消费仍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表现出趣味性游戏性的特点;各级工会、体育协会等组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健心运动处方对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对高中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实施健心运动处方的实验,运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价和探讨实施处方的心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通过处方的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对照组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上有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表明,北京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同年龄组水平,男生相对好于女生,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理念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者较多,锻炼年限较长,每周锻炼频次较多,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锻炼的主要项目为:长走(散步)、健美操、舞蹈和气功;(2)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参加体育锻炼5年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5年以下的老年人;(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周锻炼5次以下的老年人;(5)每次锻炼30分钟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这一研究对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东省22个地市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和运动项目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布局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运动项目多集中在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广大地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