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月17日,一年一度被视为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的普利策奖又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这是该奖项第90次揭晓.<达拉斯晨报>(Dallas Morning News)的一组以"拍摄卡特里娜号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后所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混乱状况"(普利策奖评委语)为内容的、题为<卡特里娜飓风>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其中一幅<纸质拖鞋>是一张颇富情趣性的摄影作品(见图一).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4日,第89届普利策奖揭晓,其中,调查性报道奖被授予<威拉米特周报>的尼格·贾奎兹(Nigel Jaquiss of Willamette Week),以表彰他对美国俄勒冈州(Oregan)前州长性侵害一名14岁女童案件所做的深入、严谨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2,(5):64
首次授奖在线新闻网站2012年普利策奖揭晓2012年美国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上月中旬在纽约揭晓,《费城问询报》赢得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评委会宣布,《费城问询报》报道费城地区学校暴力事件引起关注,促进了一系列关于学校安全措施的教育改革,因此获得"公共服务奖"。  相似文献   

4.
2000年度"中国彩虹奖"对外电视节目评选会,于2001年4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评委会共收到中央电视台及26个省级广播电视学会选送的83个节目,分为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外语节目、栏目及文艺节目4个项目评选.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28个.其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大主教五大教区主教祝圣典礼在北京举行>获新闻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世纪梦园>,义乌电视台,金华电视台,金华有线电视台合拍的<故乡的女儿>,北京电视台的<民政局里的林科长>获专题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我想回家>、<英语频道开播晚会>、<"人大"开幕>获外语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新闻60分>(2000年2月7日),内蒙古电视台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获栏目及文艺节目一等奖.同时还评出了3个单项奖,中央电视台的<我想回家>获得最佳摄影奖和最佳音效奖,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中国APEC2001>获得最佳剪辑奖.  相似文献   

5.
日前参加了北京新闻奖优秀新闻作品的初步阅评,恰值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2009年作品)揭晓,并刚刚看到了德国报业新闻写作最佳形式奖(2009年评出)的译文,信息交集中感悟感慨交集,所获所思述于此,愿为正在新闻实践进行时的职业记者、编辑参考,并作为<职业记者,要到新闻现场去>(<新闻与写作>2010年2月号)的续篇.  相似文献   

6.
刘君 《新闻采编》2005,(3):27-28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的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作为新闻的一种特殊的文体,特稿借文学手法,通过使用与小说相联系的叙述及修辞技巧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随着新闻报道的深化和多样化,“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趋势使传统的纸质媒体增加了以特稿、通讯特写等为主的专栏或专题报道,在摆脱了传统消息写作的平铺直叙,给读者以细腻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华尔街日报>的社论是我们长久以来引以为荣的传统.早在1902年,查尔斯·道就开辟了"回顾与前瞻"专栏.如今,该栏目仍在<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目报欧洲版>的社论版中保留出版.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期,<华尔街日报>凭借其所有人兼经营者巴伦的报道和评论而崭露头角.二战后,出版业巨擎伯纳多·卡各把<华尔街日报>打造成一家全国性的报纸.而今,<华尔街日报>发展成享誉全球的权威性报纸.而真正为<华尔街日报>赢得最初两项普利策奖的,是威廉·亨利·格莱姆斯和佛蒙特·瑞斯特分别于1947年和1953年撰写的社论.  相似文献   

8.
第73届普利策奖于3月30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揭晓。本届普利策奖共设21个项目,其中新闻奖14项(包括两项摄影奖),文艺奖7项。普利策新闻奖被公认是世界上声望最高的新闻奖,其文艺奖在美国虽非最权威,却也向来为国际文艺界所瞩目。普利策奖是美国跨世纪的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原籍匈牙利)于本世纪初创立的,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主持评选和颁发,每年一  相似文献   

9.
19世纪90年代,一个身穿黄色衣服,没有牙齿、咧嘴傻笑的"黄孩子"突然风靡美国,这个"黄孩子"就是普利策<纽约世界报>连载的连环画<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0.
动态     
《青年记者》2012,(13):82
普利策奖"册封"采编新力量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2012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今年的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中出现了两家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和"政客新闻网"(Politico)《,纽约时报》评论此现象"标志着新闻采编一股新力量的崛起"。此外,作为美国本土奖项,今年的普利策奖却罕见地颁给了一家外国媒体:法新社。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重点.配套政策和措施,亮点很多,本文结合报刊业的实际情况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2.
沈仕卫 《青年记者》2008,(10):32-35
赵拴,<贵州日报>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1992年从一名高校教师改行从事新闻工作,5次获中国新闻奖,2次获<贵州日报>社"人才奖"、199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员,2004年荣获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5年入选贵州省首届十大.都市年度人物",2007年获贵州省"十大影响力人物"称号.同年获中国新闻人物最高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成为贵州新闻界获长江奖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呼唤新闻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892年普利策提出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款200万美元,资助其创办一所新闻学院.由于担心普利策的<世界报>的自由倾向会损害大学的声誉,哥伦比亚大学谢绝了普利策的捐款.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出版之前,已经是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世界是平的>更奠定了他"趋势大师"的地位.他的影响力早已不限于美国.他在<纽约时报>每周三、五见报的国际事务专栏,透过其供稿系统,固定被全世界700多种报纸转载.转载之频之广,无人能出其右.他经常得奖,如今已是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审.他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有5所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新闻工作之余,他还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下面就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评论特色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信息窗 普利策新闻奖揭晓 美国普利策奖评委会4月10日宣布了普利策新 闻奖获奖名单,《华盛顿邮报》成为最大赢家,获得公共 服务、批评和专题摄影三项大奖。 《华盛顿邮报》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作品是凯瑟琳· 布关于华盛顿智障者之家冷漠和虐待其成员的报道, 获得批评奖的作品是亨利·艾伦关于摄影的评析,获 得专题摄影奖的作品则是卡洛尔·古茜等三人拍摄的 关于科索沃难民的照片。  其他主要奖项的获奖情况是:《华尔街日报》以关于美国在后冷战时期的国防开支和军事部署的报道获 得国内报道奖,并以保罗·吉戈特关…  相似文献   

16.
一、普利策奖昭示美国新闻界揭丑传统 为全世界新闻界瞩目的普利策新闻奖每年4月份揭晓。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提名作品昭示的是美国新闻报道以负面报道为主的“揭丑”传统。  相似文献   

17.
苏蕾 《新闻实践》2008,(4):63-64
200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与2006年相比没有出现类似"卡特里娜"飓风报道这样的获奖焦点,主题较为分散,但获奖作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普利策的评奖倾向:揭露腐败,关注弱势,比如对大学体系任用亲信现象的调查报道,对单身母亲以及患病儿子的摄影报道。值得注意的是,第91届普利策批评奖颁给了《洛杉矶周报》的食评家乔纳森·戈德(Jonathan Gold),这是批评奖设立38年来餐馆批评第一次获奖。  相似文献   

18.
夏一鸣(以下用□代替),张黎敏(以下用○代替) □听说<纽约客>是美国的"杂志之王",能否谈一谈<纽约客>? ○所谓"杂志之王"可能是指它获"国家杂志奖"次数最多.不过, <纽约客>的确值得一谈.一者,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纽约客>居然能以编辑而非市场为导向,实有"君子杂志"之风范.二者,它在内容上"深耕细作",追求作品之"永恒价值",所创造的"高雅的格调"为"崛起的"美国赢得了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80后"的悲观情绪及其出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后"并不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群,而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写作群体.他们现身文坛,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主要代表人物是韩寒(代表作<三重门>)、许佳(代表作<我爱阳光>)、郭敬明(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张悦然(代表作<樱桃之远>),等等.  相似文献   

20.
裴高 《新闻记者》2008,(11):53-54
荣获第十七届上海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好人崔永元>(<解放日报>2007年9月14日发表,作者为该报记者严欣、陈俊珺),是一篇描写认真践行"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座右铭的主人公的特写.文章深入细致地描述了崔永元在"深刻的为人之道"指导下做好事做好人,揭示了他对于慈善机制的思考,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具较高水准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