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正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小树不修不成才”,惩罚在教育中正起着“修剪”之功能。实际上,做错了事必然要受到惩罚,只不过有的是及时的,有的是稍滞后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学校教育中的惩罚功  相似文献   

2.
就像有的孩子爱吃咸,有的孩子喜欢吃甜一样,面对浩瀚的图书,很多孩子“不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有的孩子钟情恐龙,有的是公主控,有的则非冒险侦探不看,有的只关注动物,我儿子却天生是植物狂人。不知道是从小带他到野外活动多,引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兴趣,还是他身体里早就潜伏着一条植物线。  相似文献   

3.
一上小学,我父母同事的孩子,与我一般大的,就在学校、在学习成绩上“建功立业”了:有的是班长,有的是年级考试的第一名,有的是校田径运动队的成员……而我呢,平民老百姓一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家长当着外人的面说自己的孩子笨,“真是个苕,怎么教都教不醒”;有的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淘气,“一天到晚闯祸,一点话都不听”;还有的讨厌孩子问这问那,“瞎问什么,一边玩去!”如果您也这样做过,您是否想到,您正在扼杀孩子的心理健康!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5.
再过几天,孩子们又该期末考试了,有的孩子还将面临着毕业大考。这个时候,不光是孩子,就连作为家长的您恐怕也很紧张。为此,“家庭医生”一栏特意邀请专家从考试期间孩子的饮食营养、孩子自身如何减压并提高复习效率以及您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以便您和您的孩子一起轻松地度过这个“考试的季节”。  相似文献   

6.
为父母者,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有出息”的,因此就不惜一切满足孩子。有的是孩子要啥给啥,无度地娇惯纵容;有的是大鱼大肉侍候孩子,鞍前马后陪着孩子,无微不至照应孩子;有的甚至是为了孩子不惜牺牲个人的前途和事业。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盼望孩子学习好、有出息,然而,却往往事与愿违,种下了关爱,却收获了埋怨,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2011,(1):4-5
“您的孩子报了兴趣班吗?”这是很多幼儿家长之间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于兴趣班,有的家长认为是培养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兼通的绝佳途径,有的家长则是“别人报,我也报”,让孩子成为“跟风”的牺牲品……极端的例子是,  相似文献   

8.
铁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应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以为,铁路幼儿园的“铁路”特色,在于它可以利用“铁路”题材,向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 一、可以利用幼儿最接近的人,培养幼儿爱铁路、爱铁路工作、爱劳动、爱父母、爱劳动人民的良好道德情感。铁路职工的孩子,他们的亲人中,有的是司机,有的是乘务员,有的是车站售票员、服务员,有的是养路工、信号员……遍布铁路的各个系统、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小孩做算术题老出错,常把“=”看成“-”,把“×”看成“÷”,有时草稿纸上写得还对,一抄就错了。您说,孩子为什么这么马虎,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治治我们家这个“马大哈”? 答:孩子学习马虎,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有的是对学习缺乏兴趣,缺少责任感,学习起来敷衍了事;有的是缺少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总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家园沟通的实效性,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展其才,使家长园地会“说话”,确实成为家园沟通交流的窗口。一些家长只重视智育,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结束时,往往只会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小一班开设了“考考你”专栏,设置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家长做答,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育儿观念。例如“: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都有谁?”有的家长能脱口而出,有的却支支吾吾。“您的孩子今天高兴吗,为什么?”“您的孩子今天提问了什么问题?”此类问题的设置,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家长观察、关注孩子,转变育儿观念。同时,教师在和家长“说话”的过…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孩子学习弄虚作假的话题之一亲爱的家长,当您翻开孩子的作业本看见的全是红色的钩时;当您捧着孩子的试卷跳入眼帘的是您所期待的好分数时,做父母的您一定是甜在心里,喜上眉梢。当然,这也许是您孩子努力的结果,但是您知道吗?有的也许并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可能是他的“好戏”迷惑了您的眼睛。这,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先让上小学的孩子来告诉您,下次再请上初中的孩子来谈谈。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中,您是否发现有的孩子总是把玩具、用品收拾得整整齐齐,不用父母提醒,也不容别人翻乱;有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会自觉地订个“学习计划”,把看书、画画、  相似文献   

13.
李霞  徐吉志 《山东教育》2005,(1):123-124
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小树不修不成才”,惩戒在教育中正是起着“修剪”之功能。实际上,做错了事必然要受到惩罚,只不过有时是及时的,有时是稍滞后的,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学校教育中的惩罚功能是通过“惩戒”手段,  相似文献   

14.
老师被罚     
王艳 《中国德育》2008,(10):86-86
这次我又把《石榴》一课里“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一句中“绿黄色的叶子”读成了“黄绿色的叶子”。这帮孩子发现老师又出错了,马上来了精神,他们有的自豪地喊道:“老师,您又读错了!”有的还大声埋怨起来:“老师,您怎么又错了?”……  相似文献   

15.
“硬件”考察 孩子两三岁了,应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呢? 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的类型。幼儿园有日托、全托、半日托等类型,分别招收不同的对象。有的幼儿园只招收3~6岁的幼儿,而有的幼儿园具有托儿所性质,也招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有的幼儿园只有日托,早上上班前要送孩子入园,下午下班后要接孩子离园;而有的既有日托,又有夜托,即全托。如果您的工作太忙,或因工作需要(如上夜班)来不及接送孩子,建议您将孩子送往有全托班的幼儿园;当然,  相似文献   

16.
我的故事——下岗职工的创业历程创业的路是艰苦而曲折的。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下岗职工队伍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征途中的先行者。他们中有的原来是普通职工,有的是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有的是个人独闯“江湖”,有的是夫妻或同事共创“天地”,有的在生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9.
一次公开活动,一位教师在“谢谢你”的主题活动背景下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雪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欣赏、谈论,一点点挖掘故事的主题——友爱、奉献、学会感谢。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孩子说出了“雪孩子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小兔心里非常感谢雪孩子”之类的话。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提出了“活动说教成分太重”“文学活动不能教”等看法。这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十分困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文学活动究竟该怎样组织?是不是念一遍故事就可以了?”“文学活动怎样为主题活动服务?”“不帮助儿童提升,他们能明白文学作品的内涵吗?”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出现错别字是有规律的:有的是属于多一笔或者少一笔;有的是同音字、形近字混淆;有的是偏旁部首搞错了。但是,根本原因就是对字形、字音、字义记得不牢。这样,我就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办法帮助孩子记忆。歌诀法。如“切”字,孩子容易写成“土”字旁,“分”字容易写成“人”字头。我就编成歌诀: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切”字七刀是横着写,“分”字八刀是竖着写。孩子常分不清“自己”的“己”、“已经”的“已”和“巳时”的“巳”,我就编成一句口诀:巳满已半己当底,以此帮助孩子分清这三个字在写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