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斑羚飞渡》发表以来,先后被《语文周报》《语数外学习》《小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等多种报刊转载,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它以精炼形象的语言、惨烈悲壮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中奉献与牺牲精神的礼赞。特别是文中那不朽形象的塑造、美丽意象的设计,以及二者和谐的交融,使人读之,像走进一片美丽的风景中,流连忘返。首先,我们来看形象塑造。《斑羚飞渡》是一篇小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核心内容。而它塑造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种像人那样崇高的“物”。文章通过对这种“物”的刻画讴歌了一种精神,一种以长者…  相似文献   

2.
原载《百花园》1995年第二期 《继父》这篇小小说紧紧围绕“我”喊继父为“爸”这条线结构布局,时间跨度大而不显得松散、干巴,形成了一种新颖而成功的小小说写法。小小说着眼于人间真情,成功地塑造了“我”和“继父”  相似文献   

3.
老实地说,笔者原本是一个对小小说有成见的人。心里说:只有那么点儿字数,既要讲述故事,又要塑造人物,那怎么可能写得好?及至有一天我读了斯特林堡的《半张纸》,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  相似文献   

4.
师:谁能告诉大家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哪几类? 生: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师:那大家喜欢哪种小说呢? 齐声:小小说!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小小说通俗易懂。 生:小小说短,阅读不需要太长时间。 生:因为小小说内涵很丰富。 师:很高兴同学们都喜欢小小说,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三篇小小说。上学期,我们曾赏析过两篇小小说,还记得题目吗? 齐声:《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师:谁能向大家说说赏析小小说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要理解小小说的主题。 生:要品味语言。 生:我认为主要还…  相似文献   

5.
小说,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小说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 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 一 《 微笑》是一篇反映现实生活的小小说,读后你对赵伟和见义勇为的民工留下了什么印象? 微 笑 陈永林 赵伟在车站等公交车时,不小心踩了一个人的脚。赵  相似文献   

6.
“小小说,大映现”,是批评家们赋予小小说文体最高的思想价值期待。最近,读到王奎山的《柴垛》,我又体会到“小小说,大映现”的魅力了。这篇小说可称为“生态文学”作品.因为它给读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生态环保问题。它以一个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几个断面和细节.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相处中产生的和谐与对立双重关系的图景,表达出一种深刻的生态生存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小说。本单元安排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变色龙》《杨修之死》《小小说三篇》等四篇课文。这几篇小说 ,从篇幅上说 ,有长篇小说 (节选 )、短篇小说、小小说 ;从类型上说 ,有我国古代的、现代的以及外国的。学习本单元课文 ,首先应该了解有关小说的知识 ,初步掌握小说的特点。小说 ,作为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主题思想。学习小说就要从以上几点去把握和领会。本单元课文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8.
张抗抗的《海龟》是一篇耐人品味的小小说,被收入《中国新时期微型小说经典》。写小小说如同在一根头发上雕刻出花鸟虫鱼的图案,要想出彩绝非易事。《海龟》体现出张抗抗驾驭小小说不俗的艺术功力。笔仅从以下四个方面赏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欣赏或是创作小小说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陈力娇是中国当代小小说写作的重要作家,2007年2月,她的《不朽的情人》作为"中国小小说典藏品"第二辑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明证了陈力娇在中国当代小小说领域的关键地位。《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说:"由于对文学用情太深,几乎每一篇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对纯真爱情的呼唤,对善美人性的推崇,对畸形命运的矫正……透过柔韧遒劲的文风,显出作者的博爱、宽容、悲悯情怀。"[1]自2004年真正涉足小小说创作,到如今美国《国际日报》能够全程转载,陈力娇迄今近100篇(次)作品赢得转载以及隆然的社会回响无疑是在讲述作家的一种获胜。  相似文献   

10.
<正>《她是我的老师》这篇小小说出自于青年作家田洪波之手。田洪波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青年作家,曾当选为"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明日之星"。擅长写情感细腻类型的小小说,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了数百篇作品,他的小小说故事贴近生活,情感丰富,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读者。这是一篇讲述师生情谊的温情小说。读罢心中有一种温暖而又失落的感觉。首先吸引我的是小说的题目,题目简单平实,而不是用  相似文献   

11.
黄自林(1)的小小说虽然没有华美艳丽的语言,没有完整离奇的情节,却用平常的话,平常的事,深刻地刻画和塑造了一系列平凡而又伟大的农民形象,它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读者鼻子发酸,眼眶湿润。他的小小说《妈嫂》已改编成电影《春江水暖》,并先后入选了全国中职校通用《语文》教材以及高中语文新教材《写作与口语交际》(高二下册)。如今,黄自林的小小说创作已告一段落,然而多年前写成的作品却悄然"遍地开花"。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黄自林的小小说正以它平凡的力量感动着全国千万读者。  相似文献   

12.
小说阅读     
【聚焦考点】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小小说篇幅短小、人物少、情节简单,考查的可能性很大。考查内容既有和散文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指:把握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分析环境描写、理解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3.
小小说《做客》反映了这样一个并不鲜见、令人悸动的事实: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孩子们都快忘记他们是“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爸爸妈妈是客人一样,放假去与他们相聚,被孩子们理解为是到“他们家”做客。“家人做客”;反映了一种莫可奈何的社会现象;令人动容的同时,能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以下几点可供写作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这篇耐人寻味的小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奇怪、倔强、可敬的老人形象.让我们心中某一根有些松懈、有些麻木的神经又紧绷起来。  相似文献   

15.
小小说二题     
当代小小说,似乎越来越接近小故事了。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警惕。仅就多年来,小小说创作的重要发表园地《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而言,发出的作品,严格说来,真正属于小小说的并不多,而类似于小故事的东西,却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6.
小小说是一种特别的文体,短小精悍。又含义丰富。其最大的特点的在结尾的精妙,往往翻空出奇。20世纪80年代美国文艺批评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指出。小小说之所以为小小说的三个要素是: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局出人意料。小小说应当是短篇小说的结晶体,它既具有可以辨识的情节。有相对完整的事件,但文字又非常节省,常常在1400字左右。在艺术方面往往要求以少胜多.含蕴蕴藉,显示出文学特别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说起小小说,不禁想起了奥茨曾说过的一句话:“没有大事情,只有大手笔。”是的,小小说毕竟是着眼于某一场景、某一片断的事情,它不可能展示较大的事件和生活场景。但正因为如此,小小说才更需要大手笔,大气度。那么,什么是大手笔、大气度呢?这主要可以从作品突破一般模式,展示它所蕴含的深厚的审美信息上体现出来。读了《一个婴儿的拥抱》,你就会对此有个生动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18.
【考点阐释】 小小说因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独到的艺术构思、个性化的语言特点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等,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因此,小小说已成为语文考试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语料。就小小说而言.设题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二是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三是探究小说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小小说《一条忧心忡忡的蛇》以一种波澜不惊的叙述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未经戏剧化的日常生活状态。读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篇小小说并没有出现一个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性的结尾,其实小说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但细心的读者、善于思考的读者能够从作者平静的叙述中发现小说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汪培君先生最近在《小说界》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另一种孝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中“孝”的问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写了3个人物——阳阳、奶奶和妈妈,而其中着重描写的是阳阳。故事的发生很简单.就是讲阳阳把自己中午吃菜的钱节省下来为奶奶买鸡蛋,先是送鸡蛋给奶奶,然后回家去抚慰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