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语文”二字解作“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化”都有,但咬文嚼字地讨论“语文”二字作何解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无异于讨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要改革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弄清“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管何种提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即教给学生熟练使用自己国家的母语,运用语言工具感悟文化、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也教给学生利用语言工具表达自己、让他人和社会理解自己的能力。语文教学所谓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说法,最终其实也可概括到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因此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学科中语文学科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还能深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是语文课具有的独特魅力。语文教学其实是用语言教语言,用语言培养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无论是感性知识还是理性知识,学生都要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理解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通过感知、联想、想象、体验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并最终真正领会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语言的掌握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展现。在国家大力推行汉语文化,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语文的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但多年来,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不外乎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分析繁琐等方面,这些把语言本身给人带来的美感,冲刷得荡然无存,学生由此对语文产生了厌烦情绪,这些现象引起了许多教师的深思。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出点“新招”来优化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例姐: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这里,教科书被放在了首位。教科书编选的课文是语言材料的集中体现和文化积淀,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言语材料,是学生课堂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语言资源。深入地研究、充分地利用教材,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要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能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语感成为语文教育的又一支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又要进行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会他们掌握这个工具,更要重视其所负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本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核心,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挖掘文本所负载的思想内容、美学意境,那是舍本逐末。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才是语文课的根本,而朗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等。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情感表达能力,不断丰富其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传承文化、培养情感、提升思维的关键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各个方面。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旨在更好地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更能在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语文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整统一,这是最基本的特点。目前,小学语文课上并没有把最基本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要从根本上找到教育突破途径,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应该是律动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们向往的,才能让同学们沉浸在学习语文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是母语课程,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受到情感陶冶、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丰富而有艺术的口头评价能使学生受益匪浅,既能获得知识的拓展、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如能显示清晰可闻口吐珠玑的诱力,行如流水波澜起伏的活力和荡气回肠勾人心魄的魅力,那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就能将学生带入美妙意蕴的境界,使学生渐入广袤无垠的语文知识天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语文教学在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语言及感悟浓郁的人文思想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将所学所悟所积累源源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语文教学中死读书而不会学  相似文献   

18.
范惠宁 《西宁教研》2000,(5):28-28,24
语文教学不是单一的教与学,读与写的教学活动,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同时它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又有其人文性,属于价值、情感领域,成为学生开发智力,体验人生,陶冶情操的范本,它就必然承担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学科教学语言受自身学科性质、文本解读的需要以及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教师自身价值实现等方面影响,有其内在特点。把握好这些特点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放矢。运用好语文教学语言,将会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受到启迪,审美情趣受到熏陶。笔者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并结合语文新课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