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跳远速度训练与弹跳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跳远项目速度训练和弹跳力训练的特点,列出了发展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方法,并提出如何更好、更艺术地把发展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超等长训练之一的跳深练习提高排球运动员弹力.研究表明跳深练习对提高弹跳力有效、可行,为排球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少年时期是发展弹跳力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内的专项身体训练中,应有针对性发展弹跳力的训练。同时根据少年身体发育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合理的训练手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注意事项1.弹跳力训练需要有全年和多年计划,不能搞突击。一般情况下,冬训期间弹跳力训练比重要大些,而且多采用力量素质练习的训练方法;比赛期间比重可减少,并采用与技战术结合密切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的爆发力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和速度是爆发力的主要基础,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组合效应的表现形式,爆发力又是弹跳力的基础。阐述了通过加强对绝对力量和运作速度的训练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水平及扣球挥臂速度,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武术运动是我国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文章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弹跳力训练的最佳时机、在武术中的应用、训练的要点三个方面简要地对弹跳力训练进行探讨,并结合训练实际对武术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提出几点训练方法,目的是使武术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更加合理、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饶县第一中学的12名篮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其弹跳力训练进行了三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而实验组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所采用的负重半蹲训练正好使弹跳所动用的肌肉群(股后肌群和腓肠肌)得到加强,其弹跳力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弹跳力是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在篮球竞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弹跳力的高低能反映出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腿部力量训练是提升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训练中,通过腿部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篮球运动员对腿部力量训练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在训练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进行篮球运动员腿部力量训练时,一定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明确腿部力量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就腿部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提升的效果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点青年女排高大队员弹跳训练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检查我国重点青年女排队员弹跳力训练水平的检测项目体系,指出了影响弹跳力发展最强的素质因素,建立了以“检查、目标、评定”为系统的弹跳力训练实施目标控制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3~27岁优秀女排运动员弹跳力素质中有代表性的3项指标(助跑摸高、5纵蛙跳、弹跳力)的研究,发现13~19岁弹跳力素质工逐渐增加趋势,高峰值在ZI岁左右,26~27岁弹跳力素质呈逐渐下降趋势。建议: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弹跳力素质训练要系统、科学、长年坚持;弹跳力素质发展的第一增长阶段,应以快速小力量为主不可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0.
一、绕筐移动小排球队员的移动采用的是三角移动,把四个箩筐分别放在三个点上和中间一个点上进行绕筐移动,利用这一器材既可提高队员的训练兴趣,又可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脚部灵活性。二、跳筐训练弹跳力是排球队员首选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是多样的,如单脚跳、双脚跳,原地跳,助  相似文献   

11.
弹跳力多因素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四川青年男排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初步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收集黄庚的比赛技术参数,从最快运动速度,助跑最后10m 的分段速度即节奏和快速起跳的能力三大方面与鲍威尔等世界级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黄庚除最快运动速度明显差于对方外,助跑最后10m 的分段速度由于受最快运动速度的影响也均低于鲍威尔等,且节奏正好与他们相反,呈减速趋势即后5m 的分段速度低于前5m 的分段速度。另外,由于助跑速度利用率偏高,起跳垂直速度所占腾起初速度的份额也少于对方,而出现垂直速度,腾起角度的差距,最终导致跳远成绩低于对方0-52m 以上的结果。找出黄庚在技术上存在的差距,将有利于他今后有针对性地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最新排球规则的研究和世界男排诸强队扣球技术的透视 ,指出新规则实行后 ,排球扣球技术的发展趋势应是占有网上高度和后排进攻。  相似文献   

14.
李佳川  季浏 《体育学刊》2007,14(6):114-118
在分析锻炼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锻炼心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学科研究队伍不强、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研究方法与手段落后、课程体系建设滞后等许多问题.提出锻炼心理学在指导思想、学科队伍建设及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健身形式对女性体成分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代毅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106-108
探讨不同健身形式对女性体成分和骨代谢的影响。150名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9个健身组。9个健身组进行6个月的健身运动,测试运动后的体重、去脂体重、肌力、心功能、血AKP、ACP、E2。结果:1)有氧运动与肌肉力量锻炼相结合可使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体重指数明显提高,有氧运动能提高心功能,提示,体成分可作为健身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2)经6个月的锻炼,9个运动组的E2浓度明显升高,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力量训练的AKP活性升高,ACP活性下降,表明,有氧运动对E2的浓度、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力量对AKP、ACP水平的影响较大。建议健身者在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时,应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以提高去脂体重和骨代谢水平,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这一发展极为迅速的新生事物的法律界定还不太明确,认识上还存在许多分歧,造成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很多侵权现象经常发生.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体育赛事转播权概念、特征、发展概况、法律性质、侵权现象及侵权救济.结果表明,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已成锐不可当之势,只有完善体育赛事网络转播的法律制度、加强相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加强新媒体新闻机构行业自律,才能使我国新媒体转播体育赛事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锻炼强度不高、锻炼密度不足、活动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依据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组合的功能及作用,建立了6套运动健身干预方案,研究各套运动健身方案与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功效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体育特色校1 200名中、小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10周的运动健身干预方案教学实验。结果表明,6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只有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才能使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艺术体操队27 届奥运会预选赛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奥运会预选赛上失利的原因如下:动作编排不完美;完成质量不高;基本功不扎实;战术准备不充分。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走、跑结合提高女大学生耐力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走、跑结合的锻炼方法是提高学生心肺功能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由于走、跑练习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强度适中.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同振动模式中小腿肌肉的诱发激活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力量训练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但是,低频率的垂直振动与多维组合振动对下肢肌群激活特征的研究结果尚不明确。 分析不同振动模式下、不同振动频率的全身振动刺激对小腿肌群的表面肌电影响。对20 名健康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振动刺激能够增大肌 肉的放电量;但在多维组合振动中,随振动频率增加,肌肉的激活程度呈阶梯状递增,存在明显的强度梯度,并且在对肌肉的协调激活和针对性激活 上优于单维垂直振动。这为今后如何运用振动训练提供参考,为人们正确认识振动训练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