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网球运动员反应判断与自信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技术动作的结果或运动成绩取决于若干因素--运动员对对方技术的感知、判断和运动员对自己动作的控制等环节,这些环节又直接与自信心和行为控制相关.研究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在这些环节中的反应时、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专业网球运动员和业余网球运动员在反应时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上专业运动员显著高于业余运动员;左强势手运动员的反应时、反应准确度和信心程度略胜于右强势手运动员;反应时与反应准确度的相关关系大于反应时与信心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动自信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运动自信心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探讨运动自信对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4年度全国各专项锦标赛的广东运动技术学院的69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自信心测量问卷对不同等级运动员进行运动自信心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运动员成绩进行相应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运动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1),其中,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均是运动成绩的重要预测因子。结论:运动员自信中技能掌握自信、技能演示自信、对教练能力的信心和对比赛情景的自信对运动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等级运动员,调整有关运动自信培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的自我效能与运动信心模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献资料法,介绍了认知运动心理学中的两个重要理论:班都拉的自我效能和堆利的运动信心模式.并对二从定义上及其与归因、竞技定向、行为的关系作了比较分析,尽管班都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在国外运动心理学界广泛应用.但维剩的运动信心模式更易于被中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刚开始运动的人,最忌讳运动过度,如果搞得第二天爬都爬不起来,很容易因此信心大减,继续运动的兴趣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5.
从运动训练角度论述训练信心对培养少年速滑运动员的重要意义,并对影响训练信心的因素及应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和主要的训练内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运动训练角度论述训练信心对培养少年速滑运动员的重要意义,并对影响训练信心的因素及应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和主要的训练内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进 《体育科学》2005,25(5):95-95
温伯格(Weinberg)和高邓(Gould)在2003年提出运动节奏的效率化问题。在有关焦虑应付、信心训练、注意力增强的研究中,心理学家都提到了运用运动节奏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卡哲卡(D R Czech)博士等最近在《运动行为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实验报告,旨在观察运动节奏对篮球投篮准确性的影响。研究者组织了9名男性和7名女性篮球运动员参加测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就信心技术特色及科研诸方面谈了对发展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意见,可资参阅。  相似文献   

9.
心理准备状况是在运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总的准备前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运动中的准备状态问题时,我们采用了阿·茨·普里的理论。他把心理准备状况分析为运动员个性的整体表现。这种表现具有独特的综合性,它包括对自己力量清醒的估计与信心、把比赛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普通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赞赏教育为施加因素,对排球技术教学、学生态度和师生、学生关系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运动技能、学生的兴趣、信心,师生情感程度指标均超过对照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运动自信心在运动竞赛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运动自信心来源的相关理论、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进行阐述,旨在开拓关于运动自信心来源领域的研究,同时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也有着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永济市心意拳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大融合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缺失文化认同;生存基础的缺失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流失;永济市心意拳消亡现象显现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焦虑。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提升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凝聚力展现文化自信;唤醒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根本与灵魂,树立文化自信;发扬、传承与发展推动永济市心意拳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3.
竞赛自信及竞赛焦虑与注意指向:探点反应时实验的提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Spielberger^「1」关于认知评价与焦虑反应关系的 临床心理关于威胁指向性注意的研究成果,研究假设,在内隐认知的层次上,将注意更多地指向威肋性信息,是低部赛特质自信和高竞赛特质焦虑的特点之一;将注意更多地指向积极性信息,是高竞赛特质自信和低竞赛特质焦虑的特点之一。对40名运动员进行的探点反应时实验表明,高竞赛躯体焦虑运动员的主要注意特征表现为较少关注积极信息。注意指向未能有效地预测竞赛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Confidence and anxiety are important variables that underlie the experience of flow in sport. Specifically,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confidence display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and anxiety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flow.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potential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confidence and anxiety dimensions on flow state in tennis competition. A sample of 59 junior tennis players completed measures of Competitive State Anxiety Inventory-2d and Flow State Scale-2. Following predictiv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nfidence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only directional perceptions) with flow state. Standar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confidence as the only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flow. The results confirmed a protective function of confidence against debilitating anxiety interpretations,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confidence and anxiety on flow state.  相似文献   

15.
A multiple-baseline across-participants design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 Motivational General-Mastery imagery intervention on the sport confidence of 4 high-leveljunior badminton players. Sport confidence data were collected once a week for 21 weeks prior to international and county matches. The imagery intervention consisted of six imagery sessions (two per week for 3 weeks) and was administered using a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with interventions commencing at Weeks 5, 7, 9, and 11 for Participants 1, 2, 3, and 4, respectively. Results of visual inspection and Binomial tests suggest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sport confidence for Participants 1 and 2,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port confidence for Participant 3, and a delayed increase in sport confidence for Participant 4.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using mastery imagery and the usefulness of multiple-baseline designs for furthering imager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确定与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密切相关的14项特质性心理因素,并从中选择特质自信、意志品质、攻击性和情绪特征4项核心因素,对参加2007年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且成绩在前8名球队共106名运动员进行心理测量,将各项数据与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意志品质和特质运动自信心可以预测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且意志品质较特质运动自信心的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智  丁雪琴  赵开强 《体育科学》2007,27(9):49-53,7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7位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表现为:高自信、集中注意、表现良好、理想的唤醒水平、明确的目标、忘我和高比赛欲望.最佳身体准备、理想的环境条件、赛前获得理想情绪唤醒水平、赛前对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自信和积极的思维、恰当的行动动机、赛前和赛中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注意力集中和运动经验9个因素有助于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形成理想比赛心理状态.不理想的身体准备、不理想的环境条件、非理想情绪唤醒水平、不恰当的自信和消极的思维、不恰当的动机水平、不恰当的注意、赛前准备出现问题和表现糟糕是阻碍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获得理想比赛心理状态的8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力为  王晋  张凯 《体育科研》2013,34(1):58-66
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帮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备战、参赛2010冬奥会的过程中,以自信自控为首要切入点,以集体讲座、个人咨询、主题研讨、生物反馈训练、主题参观、心理宣传等为主要形式,以心理测验、自我监控为监测手段,创造性地开展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运动员解决了积极应对困难、大赛稳定发挥和提升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三大难题。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思考建立以辩证思想和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以自信自控和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以培养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为目标的系统心理训练模式。文章全面总结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备战、参赛2010冬奥会心理训练的研究路线、研究成果及心理训练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